鳴弓
曾以須發為題,裒輯相關故事,敷衍成章。許是資料較多、可讀性較強吧,有評論稱“寫頭發的故事,縱橫捭闔,舉重若輕,把一部二十五史都糅了進去,好看又不失厚重”。其后繼續屬意于此,又收獲不少新素材,遂有此續篇。頭發胡須的遭遇,在特定條件下端的聯系著人的命運遭際,承載著人的愛恨情仇。顱拋血灑之時,須發也在訴說著歷史的細節??芍^:頭顱伴一擲,毛發共千秋。
一、剃發:男女有別
非信仰的剃度出家,在男人往往是基于政治原因。政局動蕩,國家易姓之際多見。
僧光儀,姓李,唐太宗曾孫。其父瑯琊王李沖隨越王起兵,被武則天誅滅九族。時光儀尚在襁褓中,乳母攜之逃而幸存。剃發到龍光寺為僧,躲過一死。中宗即位,招見慰問光儀,命襲父爵。光儀懇切拒官,愿為僧,落腳終南山法興寺。
唐張柬之知政事,奏引楊元琰為右羽林將軍,定計誅張易之兄弟,及事成,加官晉爵,賜鐵券,恕十死。俄而張柬之、敬暉等為武三思所構陷,楊元琰察覺有變,立即奏請削發出家,辭官爵實封。中宗不許。敬暉聞而笑曰:“向不知奏請出家,合贊成其事,剃卻胡頭,豈不妙也?!痹囗氼惡?,暉以此言戲之。元琰曰:“功成名遂,不退將危。”后張柬之等五王皆遇害,獨楊元琰得免。
楊筠松,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為著名地理風水學家。因其術可使貧者致富,后人稱“楊救貧”。據記載,黃巢破京城,(筠松)乃斷發入昆侖山,以地理術授徒。
南宋何時響應文天祥抗元,兵敗,削發為僧,竄跡嶺南,賣卜自給,變姓名,自號堅白道人。
明清鼎革,明舊臣多有剃發出家以抗拒新朝的。文化怪杰毛奇齡,易代之際曾參與南明的抗清運動,后削發為僧。甬上望族浮石周氏出了“三和尚”:周元懋,任南京右軍都事等職,國變削發為僧,人稱“醉和尚”;周昌會,任湖廣通城縣令,甲申后削發,自署“方外盲吏”,人稱“顛和尚”;周齊曾,崇禎進士,為官民呼“周青天”,明亡,削發為僧,號無發居士,人稱“野和尚”。著名作家陶汝鼐入清后號“忍頭陀”,雖未祝發遁入空門,卻是借此表現對清朝的韌性反抗。他一生承明恩,為明宦,內心不服清;起佛號,著佛書,終身自稱儒。
朱棣武力奪得大位,誅殺建文君臣,及“十族”。葉希賢,明建文朝監察御史,后因連坐被殺,或稱出逃為僧,號雪庵和尚。翰林院編修程濟亦祝發為僧,以逃避政治迫害。梁田玉,建文時官郎中。燕兵破南京,避居佛寺,剃發易服而逝。
與男人政治剃發不同,女人剃發常常是保持貞節的手段。
后漢沈伯陽妻顧昭君,早寡無嗣。其父陰許人,昭君乃引刀剪發割兩耳,以明其志。
《三國志》引皇甫謐《列女傳》:(曹)爽從弟文叔,妻夏侯令女。文叔早死,年少無子,恐家必嫁己,乃斷發以為信。其后,家果欲嫁之,令女復以刀截兩耳,(一說“以刀斷鼻”)以表明自己拒改嫁的決心。
隋鄭善果母崔氏年二十而寡,父欲奪其志。崔謂夫雖死有子在,“棄兒為不慈,背死為無禮”,乃割耳截發以明素心。
史八夫人,姓李氏,史可法弟可經妻??山浌剩朔蛉擞袊?,遼官聶三欲強占,八夫人割發髻、耳、鼻以拒。聶大驚失措,乃罷。
明成祖朱棣憑武力強奪大位,不成想為立新皇后,卻在美女徐妙錦那里碰了個軟釘子。徐妙錦是明朝開國元勛、魏國公徐達之三女,才貌出色。仁孝皇后去世后,朱棣一心要把徐妙錦迎進宮去。可徐妙錦從心底里瞧不起這個暴虐皇帝,她婉言謝絕了朱棣,言稱自己性甘淡泊,一心向佛,愿遠離紅塵,伴古佛青燈了卻余生。徐妙錦可謂奇女子,她不肯與暴君同眠,甘受一生寂寞。
明致仕官員張寧有二妾高寒香、李晚翠,年十六七,寧病革,二妾泣請“以死殉公”,遂引刀各截其發,以示靡他。夫卒后,二妾禁足小閣,且五十年,其去槁木死灰有幾?
與剪發示忠貞相若的還有束發?!缎绿茣信畟鳌罚骸埃ㄙZ)直言坐事。貶嶺南,以妻少,乃訣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無須也。董不答,引繩束發,封以帛,使直言署(讓丈夫直言題名),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貶二十年乃還,署帛宛然。乃湯沐,發墮無余?!薄笆l封帛”二十年,一旦洗浴,發咸脫落。
有時,男人抗婚也得用削發招。南朝江教為拒絕做駙馬,上奏章明言:假如皇帝非要逼我娶公主,我情愿剪了發,去做和尚!
二、塵緣難了須發為媒
紅塵滾滾,癡癡情深。塵緣難了,鬢發為媒。
古公亶長子太伯、次虞仲,知古公欲立少子季歷以傳昌,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歷。
《拾遺記》:張儀、蘇秦二人同志好學,迭剪發而鬻之以相養。
樂羊學書,其妻截發以供其費。
漢代孫敬好學,晨夕不休。預防困倦打盹,以繩系發,懸屋梁。后為大儒。
孫敬懸梁苦學,而邵謁截發則是立志讀書求取功名。晚唐邵謁,年輕為縣吏,受辱逐。遂截髻掛縣門上以明志,發憤讀書,終釋褐赴官。
人為生存或避禍,有時會裝瘋,而裝瘋常常需披發,頭發亂蓬蓬,臉上臟兮兮。
商箕子諫紂王,不聽,乃被發佯狂而為奴。
東漢雷義,舉茂才,讓于陳重,刺史不聽,義遂陽狂被發走,不應命。雷義為讓出功名給朋友,不惜佯狂披頭散發,鄉親為此贊頌雷、陳友誼:“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成語“如膠似漆”即由此而來。
楊伯丑,好讀《易》,隱華山。隋開皇初,征入朝,見公卿不為禮。文帝召與語,竟無所答。賜衣服,至朝堂舍之而去。于是被發陽狂,游行市里,形體垢穢,未嘗櫛沐。
此外,頭發還有多種功用,或應急脫險,或作為信物,等等。
《韓非子·內儲說下》:燕人李季好遠出,其妻私有通於士。季突至,士在內中,妻患之,其室婦曰:“令公子裸而解發直出門,吾屬佯不見也?!庇谑枪訌钠溆?,疾走出門。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無有”,季曰:“吾見鬼乎?”婦人曰“然”。奸夫披發裸奔,居然騙過了丈夫。
周魴斷發賺曹休,戰后,孫權大擺酒宴,犒賞有功將領。對周魴說:“您落發載義,成就孤的大事,您的功名,一定記入史冊。”加授周魴為裨將軍,賜爵關內侯。
晉武帝司馬炎,發委地,手過膝——留長發,手臂超長,被神化為“非人臣之相”。
重臣羊祜卒,晉武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淚沾須鬢,皆為冰。
晉人周圮為平定陳敏叛亂,與鎮東將軍劉準約定:速發兵臨江,己為內應,剪發為信。
面對死亡理須鬢。王恭,東晉外戚,官至前將軍、州刺史,曾起兵討伐王愉,兵敗被斬。王恭臨刑前仍整理須鬢,神色自若,對監刑的人說:“我闇于信人,所以至此;原其本心,豈不忠于社稷邪!但令百世之下知有王恭耳?!焙蠊椒?,追贈侍中、太保,謚忠簡。
北宋名相王旦臨終前對兒子說:“我一生沒有大過錯,惟恨不諫皇帝納‘天書。我死后,當削發披緇以斂?!睌的陙砻糠辍疤鞎濒[劇開演,他身居首輔,違心配合表演,“常悒悒不樂”。為此,懊悔之極,死前猶求以僧禮入葬,懺悔紅塵作為。
有宋名將狄青,戍邊用兵,以才勇知略頻立戰功。每臨戰則被發、面銅具,馳突敵營,令其畏懾,無敢當者。
有人為升官發財而剃發。
五代后梁蕭希甫少舉進士,曾為掌書記、巡官。蕭嫌官小,乃棄其母妻,變姓名,之鎮州,求官未如愿,又游走易州,削發為僧,居百丈山。唐莊宗即帝位,欲以希甫知制誥,因宦官宰相等共排斥未果,希甫失志,尤怏怏。后蕭希甫公干之青、齊,始知其母已死,而妻袁氏亦改嫁矣。希甫乃發哀服喪,人譏之曰:“老母終堂,生妻去室。”時皆傳以為笑。
后周鄭起,聽聞襄州雙泉寺僧有制黃金絕技,遂削發為侍者,欲一夕暴富。久之,知其誑,“黃金夢”落空,乃還俗,舉進士,走讀書做官路,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啊!
也有為太后提供性服務而拔眉剃發的。呂不韋為秦太后進嫪毐,拔其須眉以為假宦官。嫪毐侍寢太后,生二子。事泄,被秦始皇處死。
馮小寶受千金公主推薦成為武則天的男寵,為掩人耳目,武則天令其出家為僧,并改姓薛名懷義。為白馬寺寺主,封為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梁國公,進右衛輔國大將軍、鄂國公。后恃寵日益驕倨,武則天下令將其殺死。
唐中宗之女宜城公主下嫁裴巽。她不喜歡駙馬,但絕不允許駙馬接觸其他女性。她發現駙馬與婢女偷情,就把此婢女耳鼻剜掉,又剝其陰部皮,蒙到駙馬臉上。還把駙馬頭發割斷,以發代首,以示嚴懲。
明吳興人姚廣孝,出家為僧,法名道衍,自號逃虛子。這位出家人遁而不空,逃而不虛,染紅塵,問政治,充當了朱棣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朱棣奪得皇位,道衍論功第一,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命蓄發,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官僧兩棲,人稱“黑衣宰相”。姚廣孝回鄉省親訪友,拜訪其姐,姐避而不見;訪友王賓,賓亦不見,但遙語曰:“和尚誤矣,和尚誤矣?!痹僦]姐,姐詈之。廣孝為之惘然。逝后,以僧禮葬,備享哀榮,謚恭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