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甜甜 張鑫
摘要:我國于2012年開始實行“營改增”,電信業于2014年6月1日加入試點。本文主要通過數據分析,從稅收角度說明“營改增”對電信業的財務利潤產生的影響,并提出增加企業凈利潤的途徑,進一步提高電信業在新稅政策下的盈利能力。
關鍵詞:電信業;“營改增”;利潤分析
“營改增”自2012年開始實行,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將在2016年5月納入改革范圍,其他行業已經完成稅制改革。電信業于2014年6月1日加入試點。經過近兩年的政策運行,電信企業已經完成了業務調整且盈利方式趨于穩定?!盃I改增”作為一項結構性減稅政策,并不能保證每個企業稅負的下降。對于電信企業來說,其稅率從營業稅的3%調整為增值稅的6%/11%,從此角度來講電信企業的稅負是加重的,本文以財務數據為基礎,從稅收角度分析“營改增”實施以后電信業的財務利潤變化情況。
一、綜述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有效地解決了傳統銷售稅的重復征稅問題,很快在全球范圍內使用。Alan A.Tait(1992)比較了各國增值稅制度及執行結果后提出,增值稅包含從生產到零售各個環節更加可取。他的理論為電信業實施增值稅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提供了基礎。
我國于1993年開征增值稅,2012年開始實行“營改增”,電信業于2014年6月1日被納入改革試點。對此,范火盈,朱美瑤(2015)運用SWOT分析的方法對電信業“營改增”進行了分析:S是降低了整個產業鏈稅負使下游企業普遍受益;W是三大運營商利潤下降且部分企業稅負增加;O是4G網絡建設使電信業業務形態改變并使信息消費崛起;T是同行業競爭格局的威脅以及對現有營銷模式的挑戰等。周艷(2015)通過對電信業“營改增”稅負的理論及實證評估,認為應該繼續擴大“營改增”范圍、跨境電信服務消費地征稅以及電信業征稅范圍的動態調整等。至于稅負情況,葉前林,何倫志(2015)從進項稅和銷項稅分析了電信業“營改增”的難點問題,認為電信業的稅負在短期內會有所增加。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財務分析方法對電信業“營改增”的利潤影響及效果進行解讀。首先從電信業的收入成本變化情況定性說明增值稅間接影響利潤的方式,然后利用數學模型定量分析直接影響利潤的程度,最后提出增加利潤的對策。增值稅是價外稅,不會直接對營業利潤產生影響,但是銷項稅、進項稅分別會導致收入、費用的變化,從而間接影響利潤。
三、“營改增”對電信業財務利潤的影響
(一)電信業務收入分析——銷項稅
電信業務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即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語音通話、出租或出售帶寬、波長等網絡元素等屬于基礎電信業務;短信和彩信服務、互聯網接入服務等屬于增值電信業務。營業稅和增值稅計稅方式的差異導致了企業在“營改增”前后稅負的不同。比如,每1億元的基礎電信業務收入中,發生約0.099(1×11%/(1+11%))億的銷項稅;1億元的增值電信業務收入中,發生約0.057(1×6%/(1+6%))億的銷項稅。2015年約70%的電信業務屬于增值電信業務,按此比例來計算,電信業務的總收入產生的增值稅約為0.0696億(純銷項稅的情況下)。若征收營業稅,每1億元的總收入會產生0.03(1×3%)億元的營業稅。收入產生的稅金增長了132%,可見稅收負擔加重很多。
表1是中國聯通近五年的營業收入情況,從中可以看出2014年以后的營業收入增速由正轉負,這主要是受“營改增”銷項稅以及公司營銷模式轉型的影響。在2014年電信公司上半年繳納營業稅,下半年改繳增值稅,近半年的增值稅額就使得中國聯通的營業收入在2014年末降低了近5個百分點。在“營改增”初期,短時間內的增值稅抵扣鏈條混亂,大量的資產購置等未能取得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而銷售行為所承擔的稅負增加,使得公司的收入產生了消極變化。此外在稅制改革后產生了“視同銷售”問題,一時間難以變更的營銷模式加重了稅收負擔,這種顧慮在只征收營業稅時是不存在的。
(二)電信業務成本分析——進項稅
2013年以來,電信三大運營商陸續拿到4G牌照,開始積極在全國范圍內推廣4G。在進行4G網絡建設時,除不動產投資(基站、廠房等)外,大部分的動產(機器、設備等)投資都屬于增值稅可抵扣進項范圍,因此從一般納稅人那里購進的材料設備都能夠取得增值稅進項稅發票,因而可以抵扣應納稅金。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3G/4G基站數僅為109.3萬個,到了2014年就翻倍到212.7萬個,2015年更是增加到320.7萬個?;緮的吭谥鹉暝黾?,電信企業對通信技術的研發力度也在加強。基站的建設屬于房地產投資,不屬于進項稅抵扣范圍,但是伴隨技術研發所同步更新的大量設備等均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購進1億元的機器設備,將會取得約0.145(1×17%/(1+17%))億元的進項稅抵扣,動產投資的成本下降約14.5%。
(三)電信業財務利潤變化分析
量化測算:
我們仿照朱瑋在《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稅負影響量化測算數學模型》(2013)里提供的數學模型思路,來測算電信行業“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量化影響程度。
話音業務適用11% 的增值稅稅率,非話音業務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工信部統計結果顯示,電信業的2013-2015年的營業收入總額分別為11689.10、11541.10、11251.40, 話音收入占比分別為46.8%、41.8%、31.7%。
如果設某年的營業收入為M,話音收入占比為a%,可抵扣項目成本總金額為N。假設當年的所有進項稅稅率均為17%。那么:(見表2)
a.營業稅稅額=M×3%;
b.增值稅銷項稅額=M×a%/(1+11%) ×11%+M×(1-a%)/(1+6%)×6%;
c.銷項稅額比營業稅額增量b-a= 0.027×M+0.042×M×a%;
d.增值稅進項稅額=N×17%;
當c=d時,即0.027×M+0.042×M× a%=0.17×N時,企業的稅負情況不會發生變化;當c>d時,企業的稅負壓力增大;當c 表2是2013-2015年的稅負情況量化分析表(注:2013年未征收增值稅),容易得出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可抵扣項目成本總金額N分別約為5480億元、5058億元、4237億元時,電信業的稅負不會產生太大變化。從工信部2015年發布的數據來看,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約為3755億元、3993億元、4539億元,與上表中分析出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得出2014年電信企業總體稅負略有加重,導致利潤的小幅下降,而2015年,應可抵扣成本與實際可抵扣成本差別不大,利潤有所上升,可以預想2016年“營改增”所帶來的稅收差異將基本上不會再對利潤產生影響。 四、對策和總結 我們從上述的量化分析中可以發現,總體來說電信行業的財務利潤經歷了下滑開始逐漸回升。增值稅在開始實行的半年內加重了電信企業的稅負,電信企業在進行技術更新時建設的大量基站都因為房地產業和建筑業未完成“營改增”而無法進行進項稅的抵扣。在稅制的不適應和營銷模式轉型的滯后效應的雙重影響下,電信企業的財務利潤有所下降。但是隨著改革進度的推進,電信業進銷項的相關制度建設逐漸完善,經過一年的緩沖,電信企業的各項經營調整也都開始發揮作用,財務利潤也開始逐漸增加。2016年的“兩會”中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在2016年5月1日之前完成所有行業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稅制改革,這對電信企業來說是一項福音。這預示著在2016年電信企業將會因為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善而產生大量的進項稅額,最終會使得財務利潤有著大幅度的上升。 另外,電信企業仍需就增值稅的特點合理進行公司財務管理制度以及經營方向的變革。第一,電信運營商要大力發展科研創新項目。現階段電信業的發展已經成熟,用戶已經趨于飽和,只有不斷地進行研發開拓新業務才能維持營業收入的高速增長。4G網絡在建設初期需要大量的基站建設及機器設備投入,因此會產生大量的可抵扣進項稅。但是隨著4G網絡的完善,此項進項稅會大幅減少,這就要求電信企業大力發展科研創新,研發新技術以更新現有設備,維持大量進項稅額的抵扣。第二,電信企業應當積極走向境外,獲取稅收優惠。增值稅法中規定向境外企業提供電信業服務免征增值稅,電信企業應當利用好這項優惠政策,將電信業務拓展到境外。這不僅是一項很好的稅務籌劃方法,而且也能夠增強我國電信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中國品牌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美)Alan A.Tait.增值稅國際實踐和問題[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 [2]范火盈,朱美瑤.營改增對電信業的SWOT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02). [3]周艷.我國電信業“營改增”效應評估[J].稅收經濟研究,2015(01). [4]葉前林,何倫志.談“營改增”對電信業的稅負影響[J].財會月刊,2015(01). [5]朱瑋.“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稅負影響量化測算數學模型[J].稅務金融,2013(08).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