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
摘要:近年來,我國政府正朝服務型政府轉型,事業單位的改革隨之成為政府改革的重點。隨著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實施,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已成為各事業單位的重要任務。針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制度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意識較薄弱以及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提出加強制度建設并加大監管力度、實施合理的獎懲條例等措施,以期更好的健全完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以促進事業長期有效的發展。
關鍵詞:新制度;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
隨著我國新制度的不斷實施,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工作迎來新的挑戰。基于新制度的準則,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也需要做出適當調整,以適應新制度下的改革,形成事業單位運營管理的合力效應[1]。本文就新制度實施的背景下,結合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現狀提出一系列相應對策,以期更好地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一、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概述
內部會計控制是指根據國家會計法規、結合本單位業務特點進行的旨在保證財產安全、會計信息真實、財務活動合法的內部管理活動[2]。目前事業單位正處于轉型階段,受內部控制理念以及傳統的管理體會制度等約束,加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空缺,使得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薄弱。主要表現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意識薄弱、內部會計制度不夠完善、評價體系不健全、責權落實不到位等。
二、新制度為內部會計控制提供重要依據
(一)新制度規范會計報告體系
會計報表作為財務部門以及上級單位了解財政,掌握相關政策并指導預算及執行重要資料,是反映單位財務、收支及收支計劃基礎。新制度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報告相關體系:財務報告均由報表、報表附注及財務說明書構成,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附注構成[3]。此外,新制度還規定:“事業相關單位年度財務報告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這一系列新制度不僅有利于規范會計報告體系,更為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提供重要依據。
(二)新制度強調信息實用性
新制度注重信息實用性,注重資產的價值管理及會計信息的質量,以便信息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現實狀況以及有關部門及時掌握事業單位的收支情況。新制度下,資產類的會計科目由原來的11個增為17個,其中新增的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累計折舊、累計攤銷、財政應返還額度、在建工程、文物文化資產以及待處置資產損益。該種變化反映出事業單位作為公益性的公共部門也同樣重視資產價值管理并注重單位資產狀況的真實反映。在新制度的準則下,負債類會計科目新增“應付職工薪酬”、“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三項,均反映履行的各種現時義務。此外,凈資產類會計科目也有所增加,對于細化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及非財政資金核算以及政府的財政性資金的使用的嚴肅性做出進一步的強調。
(三)新制度注重體現資產變動情況
新制度規定,財務報表以資產的負債、收入支出、財政撥款的收支組成的會計報表、報表附注構成。其中新的資產負債相關表以“資產=負債+凈資產”表達財務情況。新的收支表更加清晰地表達收入來源以及支出去向,對于相關事業單位收支變動情況以及凈資產的變動情況具有更加真實的反映,它以上下排列格式及事業基金形成步驟分別反映各項收支結余情況,其中包括事業類收入、支出,事業、經營、非財政撥款結轉結余以及非財政撥款結余和轉入事業基金。
三、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對策
(一)加強員工內部會計控制意識的建設
內部會計控制意識對于事業單位開展內部會計控制及保證內部會計控制有效實施具有重要意義[4]。然而,由于事業單位的經費主要來自財政撥款,導致目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相比其他企業相對較薄弱。員工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薄弱導致相關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無法完善,因此,加強員工內部會計控制意識,從思想意識的層面上做好內部會計控制的工作,使事業單位得員工能夠正確認識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從而最大化限度的發揮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效能。
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宣傳力度,對事業單位員工進行定期教育培訓,可通過知識講座、交流座談以及在線學習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宣傳,并對不同崗位的員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宣傳方式,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從而使得事業單位的員工從上至下都能形成一股很好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進而激發出事業單位的整體配合工作的效應,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作用,真正達到促進事業單位的長期經濟發展效益,實現事業單位的長期有效發展。
(二)健全完善制度,加強執行力度
目前,部分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仍然不十分健全,其相關核算工作不十分規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而使得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實施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崗位設置不科學,票據等審查監管力度不夠,新措施的執行力度不夠等,使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發揮不到其應有的作用。許多單位對于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導致相關部門無法及時有效的監督內部的相關經濟活動,從而導致單位缺乏應有的監督作用。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水平的提高
在新制度的準則下,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健全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例如:完善財務預算、內部獎懲、資產盤點、考核評價以及風險管理等制度,此外,在健全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后,還需加強其執行力度,這樣才能使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真正起到作用。由于資金及資產是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主要管理的對象,因此,可采用輪換員工的定期檢查、專人負責盤點等方式來杜絕單位腐敗行為并保障資產完整,對事業單位資產增減狀況進行記錄,這有利于事業單位對資金及資產的實際狀況進行全面掌握。
(三)重視評價工作,實施獎懲措施
事業單位通常將審批或經費支配的權利賦予主要負責人,這就導致責任無法落實到位,考核管理無法有效實施。由于權利與責任的不對等,導致出現主要負責人權利不受約束而責任卻不承擔的現象,進而導致事業單位的項目決算及績效評價無法有效實施。因此,為有效保證嚴格實施并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重視員工評價制度,并有效實施內部獎懲措施,從而改善全體上下員工的工作狀態并提高其工作狀態。單位可設置專門部門和專業人員負責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評價工作,以達到有效提高內部會計控制的效果。
事業單位可采用內部評價聯合外部評價的方式,通過內部評價可有效避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出現混亂的狀況,從而達到監督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作用;通過外部評價,引進會計事務所的等相關中介機構,已達到強化監督及執行的作用。對于對單位有貢獻的員工,事業單位可采取精神及物質上的獎勵,也可以是對其未來職業發展有促進作用或其他能夠激勵員工積極工作的形式。同時,對于有損單位的員工也應該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對違法亂紀的員工尤其需要加大懲罰力度。實現權力責任到人,重視員工評價工作,并實施相應的獎懲措施,將有效保障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實施,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伴隨社會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工作迎來新挑戰。健全良好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健康長效發展的有力保障,在新制度的實施下,我國事業單位將以更高的標準及要求來實施內部會計制度。新制度的頒布實施,不僅為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提供重要依據,為大量工作的開展方法及開展形式提供新的方向。因此,在新制度的準則下,事業單位應不斷加強員工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意識的建設,完善健全審計工作、獎懲制度,并加大執行力度,實現責權明確,注重評價工作,以期獲得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其為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
參考文獻:
[1]呂會珍.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創新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于財務,2013(16):119-120.
[2]高海燕.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下內部控制探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5(04): 62-63.
[3]苗萌.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于財務,2014 (02中):103-104.
[4]梁結紅.淺析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J].當代經濟,2014 (24):68-69.
(作者單位:淄博市張店區勞動就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