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柱
摘要:經濟社會向前發展,預算審計工作構成了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重要內容。預算審計工作為決策提供了明確的目標,預算讓不同部門明確了自身擔負的職責,為實現事業單位的總體目標而不斷努力,從而使目標的實現越來越近。本文分析了事業單位預算審計,分別從以下兩個層面開展論述:資產預算審計和收入預算審計,希望為相關研究者提供理論借鑒和參考,也希望事業單位預算審計工作不斷完善。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審計;財務
因為有了預算審計工作,決策目標的實現才更加順利;先開展預算審計工作,事業單位在后續項目工作中才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做出適當的調整,依照預先設定的目標開展工作,確保決策的順利開展。預算審計工作為財務工作創造了條件,對財務各環節產生重大影響,也是財務工作的重要內容。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預算審計工作發揮的作用日漸凸顯。然而不得不承認,企事業單位在預算審計工作還是存有諸多問題,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讓企事業單位擔負解決問題的責任。企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到審計工作的全面性,采取有效的審計方法,推進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從以下兩個層面探究事業單位預算審計。
一、事業單位資產預算審計
對事業單位中的材料資產和固定資產進行相應的、全面的審計,主要審計是否符合有關法律的規定。事業單位中的資產預算審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審計要嚴格遵照預算情況開展,先從購置程序進行審查,審核手續的完整性及簽章是否完備,確保事業單位購置的設備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的要求。購置價格要遵照有關標準,對壽命期超過一年的同類物資采購,一定要依照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落實工作,保障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設備采購一定要嚴格遵照財務會計制度推進工作,在審查中,一定要查看是否將未領用的材料歸入材料列入支出中,審查中密切注意是否出現了漏記資產及重復記固定資產的狀況,固定資產是否匹配固定基金科目余額[1]。事業單位在開展資產審計工作配置時,一定要遵循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原則,此外還要在審計工作中,凸顯預期效益的功效。資產預算審計需要分析資產的各種處置狀況,主要工作在于核查資料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審查中一定要將相關材料提交給有關部分進行備案,健全有關手續。會計處理一定要按照財務會計制度,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事業單位要檢驗固定資產,確保資產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考慮設備是否能夠凸顯預期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事業單位審計各項資產處置情況,保障資產審計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資產處置一定要征得相關部門的同意和備案,如果沒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手續的辦理,務必重新處理,會計處理一定要嚴格遵照會計制度與財務制度的規定落實工作。對事業單位的各項資產,一定要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盤點,資產判斷要依照資產預算管理中的規定進行,保障資產審計工作可以順利開展。
二、事業單位收入預算審計
在預算審計中,預算審計問題的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遵循的原則有完整性原則、真實性原則和合法性原則,針對預算收入狀況做出嚴格化的審查與評價,確保收入預算落實情況能夠在內部審計基本原則基礎上向前推進。在收入預算審計中,主要是收入預算是否按照內部審計的基本要求制定,是否將各種條目的收入歸入預算中,針對不同種類的收入情況,應形成統一化的管理,方能確保有效性和科學性。預算審計工作審查的內容包含收入的各種項目,以保障收入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合法性。在預算審計中,檢查收入中是否出現了虛報和隱瞞少報情況,面對存在的問題要實時追蹤,只有把這些問題從根本上消除,才能提升預算審計工作的水平,提升預算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實效性。
三、結束語
預算工作在財務工作中是基礎,關乎財務工作的各方面,所以,把預算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看待,從真正意義上加大預算管理力度,這是企事業單位擔負的重要職責。事業單位要加強預算管理,拓寬預算管理的深度,確保預算審計工作范圍適當、全面,預算方法要保證合適和高效,嚴格落實監督預算工作,預算結果分析及總結預需要有效結合三個階段:事前和事中控制、事后反饋。另外,事業單位要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與績效評估機制,有效利用事業單位一些可以利用的積極因素,優化預算工作。重視技術和預算的結合,主動探究預算和實際二者之間的聯系[2]。強化信息化管理,探究預算管理新軟件的開發及應用,淘汰落后的手工計算,構建內部信息的一體化網絡,形成預算、會計及項口實施等系統間的無縫銜接,促使管理的統一化和規范化。
參考文獻:
[1]1潘雷.事業單位預算審計技巧[J].新理財(政府理財),2011(10):80-81.
[2]都睿.事業單位預算審計技巧管窺[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2):78.
(作者單位:山西省地勘局二一七地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