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耀榮 李小紅

摘要:氯氣的制備及性質實驗是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經探索對課本上氯氣的制備及性質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實現了在密閉條件下制備氯氣并驗證其化學性質;實驗改進后,現象更直觀、明顯,操作方便,節約藥品,符合綠色環保理念。
關鍵詞:氯氣;微型化實驗;綠色實驗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07—0095—01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lO.3969/j.issn.1008—0546.2016.07.034
一、問題的提出
氯氣的制備及性質實驗是高中化學的重要演示實驗之一。它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化學1(人教版)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中的重要內容。教材中采用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的氯氣方法(MnO2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氯氣,然后在廣口瓶中進行氯氣的性質實驗,該實驗在制取氯氣時,藥品用量大,并且在制取、收集氣體及性質實驗時可能會污染空氣。學生在氯氣制備和性質實驗學習時,顧忌氯氣不慎逸出會對環境及師生的身體造成傷害,教師在課堂上盡量不做有關氯氣的制備和性質實驗,也不讓學生直接操作。
為了解決上述不足,許多教師設計出了這樣或那樣的改進裝置,效果不錯。例如李斌老師用注射器、小號玻璃針水瓶和輸液管改進實驗。又如劉文芳老師使用一只無色透明飲料瓶改進實驗。筆者經過多次研究和改進,設計了下面的微型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氯氣的制備和探究相關性質。
二、實驗裝置的改進
1.實驗用品
具支u形管、小試管1支、注射器(20mL)一個、注射器(10mL)推桿2個、大頭針2個、橡膠塞2個、小燒杯1個、導管、橡膠管、雙聯打氣球。
濃鹽酸、高錳酸鉀固體、無水氯化鈣、紅色紙條、有色花瓣、淀粉Kl試紙、pH試紙、蒸餾水、氫氧化鈉溶液。
2.實驗裝置及制作要點
實驗裝置如下圖,具支u形管底部加人干燥劑,一支小試管放人u形管的左側,注射器推桿(自制檢驗架:截取一段推桿,然后在其莖片上等距離位置處打3圈孔)用大頭針分別固定在左右兩個橡膠塞上,左側橡膠塞上面連接注射器,左側支管口連接雙聯打氣球,右側支管口連接導管,完成簡易實驗裝置。
3.實驗步驟和現象
如圖組裝好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后,在具支u形管中加入少量無水氯化鈣固體并置于底部:將約0.8g高錳酸鉀固體裝入小試管中,然后將小試管放入u形管左側:用大頭針將推桿(推桿上等距離固定了有色花瓣、濕潤的pH試紙、濕潤的淀粉Kl試紙)固定在橡膠塞底部,然后在u形管左側塞上橡膠塞:用注射器抽取15mL濃鹽酸后插入u形管左側橡膠塞:用大頭針將推桿(推桿上等距離固定了紅色紙條、pH試紙、淀粉Kl試紙)固定在橡膠塞底部,然后在u形管右側塞上橡膠塞:右側的導管插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燒杯中。
逐滴向盛有高錳酸鉀固體的小試管中加入濃鹽酸,當氯氣充滿具支u形管時,停止滴加鹽酸,觀察具支u形管左右側內推桿上的實驗現象。反應完畢后,用雙聯打氣球將裝置內的氯氣鼓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尾氣吸收。
通過觀察具支u形管左右側內推桿,得到如下實驗現象與結論:干燥的氯氣不能使紅色紙條褪色,可以使有色花瓣褪色(探究氯氣的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