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鳳娟 沈煥聰
摘 要:B2B平臺“網上輕紡城”,為紹興紡織集群提供著包括貿易信息、倉儲、檢測、物流、報關、支付、金融等一系列便捷服務的一站式服務。本文在調研紹興電子商務平臺運營的基礎上,分析了電商平臺發展現狀,探討了平臺與業內企業的相關關系,并研究了電商平臺與產業升級關系。以期為紹興紡織產業及浙江其他集群產業的發展提供戰略支持。
關鍵詞:電商平臺;網上輕紡城;產業升級
中圖分類號: F06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9-102-3
1 問題的提出
浙江是電子商務大省,紡織業是其第二大傳統產業。而紹興輕紡城,集聚了各類紡織服裝面料、家居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成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多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也開啟了電子商務模式。2015年度,紹興“網上輕紡城”注冊會員達205萬個,開通網上商鋪62萬家,網站日訪問量超過230萬人次,開通網上交易的商家有80178家,實現在線交易額174.73億元。[1]設有坯布市場、中國輕紡城虛擬市場、服裝面料市場、家紡批發市場、童裝批發市場、服裝加工市場、庫存布市場等多個專業市場。
網上輕紡城這類新型電子商務平臺,能為輕紡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目前一部分的商戶已經加入了該平臺。因此,我們需要分析,商戶加入網上輕紡城的原因,加入輕紡城后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以及商戶被嵌入電商平臺后,對其經營方式和戰略的影響。同時,我們需要研究,作為一個勞動密集程度高、對外依存度較大的紹興紡織產業,采用了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后,對產業升級的影響。最終,我們從紹興這個點出發,探索浙江產業升級的方向,從而促進浙江經濟的持續增長。
2 研究的目的
有中國特色的“浙江經濟”中第二產業依舊在三次產業中比重最大[2],浙江省作為一個紡織工業大省,浙江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一直占居工業領導地位。其中典型的紹興輕紡市場(更名為中國輕紡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紹興輕紡城成為了成交額最高、經營品種最多、亞洲最大的紡織品專業批發市場。因此,以中國輕紡城為研究對象,從電子商務平臺嵌入的視角,對浙江產業現狀和升級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重大意義。
在理論上,與其他理論相比,由于電子商務在全球的發展只有十幾年,其理論研究的歷程尚短,尤其是其與產業升級關系的研究就更少。所以,基于紹興輕紡城電子商務平臺嵌入與產業升級的的研究,可以豐富和發展電子商務應用,電商平臺嵌入與產業的關系,電商平臺嵌入與產業升級的關系。如今,關于電子商務的研究特別是具體有市場針對性電商的研究遠遠落后于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對其進行研究有利于豐富這方面的研究內容。很多學者都是通過單純的理論分析電子商務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以類比的方式得出進行產業結構升級的對策。但是理論的分析也要以事實為準繩,因此通過問卷等實地調研考察的方式對其進行研究更為合理,希望能為理論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在現實上,電子商務是一個熱點,是趨勢,但是它初入江湖,對新事物人們需要有一個接受、適應、駕馭的過程。在剛起步的階段下,電子商務平臺對紹興紡織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它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如何得到體現,對這些問題去深入研究,將使浙江產業能更健康地發展。一個理論的發展,離不開現實的需要,也需要現實去進行驗證。電子商務的發展非常迅猛,更讓我們的研究具有實時性和現實性。
3 網上輕紡城平臺的界定
3.1 平臺簡介
網上中國輕紡城投資20億元,整合了具有全球紡織網十余年的專業團隊及資源而成。并聯合微軟、谷歌、交通銀行、信用輕紡城網等行業巨頭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具有五個中心,即貿易信息中心、行業資訊中心、網上交易中心、社區交流中心、公共信息服務中心。并有六項配套,即倉儲物流及檢測服務、樣品展示服務、在線金融服務、市場管理服務、網上辦公服務。
3.2 三個網上輕紡城
①www.qfc.cn,是紹興縣中國輕紡城的網上交易平臺,又叫全球紡織網,該網站內的商鋪須提供營業執照、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入駐合同等材料方能入駐經營,同時該網站擁有在線支付功能。由于該網站定位為B2B平臺,買賣雙方只有擁有執照的企業或個體戶才能參與使用。本文大多以此電子商務平臺網站為主展開討論。
②www.chinaqfc.com,由浙江水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企業相關負責人說,該網站主要提供資訊服務,采用B2C的商務模式(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縮寫。這種商務模式是以網絡零售為主,但是網站本身并不支持在線支付,交易需要買賣雙方在線下自行協商。
③www.cnqfc.com.cn,中文名叫作中國輕紡城網上交易市場,比起以上兩家電子商務平臺,該網站更像金融機構。該網站行政部李主任介紹,該網站主要從事線上掛牌交易,與普通電子商務不同的是這里更像是一個資金和貨物中轉站,主要為了方便服務市場里的商戶,提供一個統一的資金及貨物調動平臺。
3.3 B2B式的電子商務模式
浙江中國輕紡城網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是國內較早開展電子商務研究與開發的公司,主要方向是輕紡行業信息化。公司旗下擁有兩大紡織行業門戶網站:“全球紡織網”和“網上輕紡城”。“全球紡織網”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紡織服裝B2B網站,“網上輕紡城”則是一個專業的紡織B2B電商平臺。一個側重服務,一個側重交易。從主體而言,浙江中國輕紡城網絡有限公司是以企業的角度與企業進行商業活動。不僅在線下為實際輕紡批發商,線上的用戶也是實際的批發性質。
4 紹興產業現狀
從產業鏈來看,紹興輕紡業產品加工深度不足,初級產品比重比較大,雖然半成品從比較劣勢上升為初具比較優勢,但在核心技術、設計、供應鏈管理、銷售和品牌等環節上仍然不足,尤其是關鍵環節的缺失使得發展基礎脆弱。在全球價值鏈中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和加工貿易,其他高增值的研發、品牌銷售環節缺失。而產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過度依賴于投資和價格競爭。過度依賴投資的后果表現為:
一是導致資源和能源消耗比較大,能耗比高。
二是對環境的傷害嚴重,未來的長期治理成本很高。
三是出于價格競爭的需要,對勞動力投入不夠,人力資源水平無法提高;同樣帶來技術更新緩慢,技術提升的動力不足等問題。
因此,紹興紡織產業結構表現為加工制造業的過快擴張與生產性服務業的滯后。
5 紹興輕紡城存在的問題
通過實地調研54家紹興輕紡城商戶,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5.1 對電子商務平臺抵觸情緒較大
原以為以網上輕紡城大廈標榜的市場電子商務平臺會普遍一些,但是事實上至少在我們所經過的幾座大樓中有些夸大其詞。在網上輕紡大廈中,部分商戶甚至以為我們是網上輕紡城平臺的業務推銷員十分不待見。許多商戶也因為固守、滿足于傳統交易模式而抵觸新型電子商務平臺。
5.2 電子商務平臺推廣效果及作用不佳
從商戶中的抵觸情緒,可以看出網上輕紡城確實努力做出了一定的宣傳,但是可惜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以前政府是有一定補貼,相當于基本免費享受電子商務平臺的服務與福利,但是現在進入門檻提高要求收費3000元一年,政府無補貼,對于平臺的推廣也更加不利。商戶的地域性也較為集中,口口相傳對電子商務平臺的不信任也會加以渲染。
當然電子商務平臺自身也存在一些發展障礙,具體如下:
①整個社會誠信制度與網絡安全系統的不完善;
②網上支付系統、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統的發展滯后;
③自建第三方平臺影響力不足,企業盈利困難,淘寶、阿里等服務商的承諾與服務不一致,有吸引人的平臺但是之后對店家的一系列推銷指導信息服務跟進不夠,無法達到店家的期望;
④缺乏高端電商人才及營銷團隊,相關人才不僅僅限于專業知識,更應有本土的知識,即要懂得面料、營銷;
⑤政策扶持力度與電商企業的需求存在偏差,雷聲大雨點小;
⑥相關面料需要實際辨認與搭配,虛擬的圖片難以獲取購買者的信任(如家紡窗簾)。
5.3 產業結構升級緩慢
從企業層面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然對電子商務平臺持有懷疑、保留的態度,不能很好地運用網絡信息的傳遞與共享,使得電子商務平臺對整個紡織產業升級的拉動效應降低。由于采用低成本戰略,其在技術和人力資源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企業技術含量低,產品升級慢。
就政府而言,雖然對紹興的發展做了“十二五”規劃,但是部分企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炒房熱影響了門市部的聚集,大多房地產投資商在其位不謀其事,讓交易市場徒有其表。信息化建設中政府所做的努力,其效果還未充分體現。尤其是如何充分發揮電商平臺對產業升級的作用,政府還有需要完善的空間
5.4 產業集群優勢削弱
紹興輕紡產業集群是由數量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構成,相對于其他產業,市場進入和退出壁壘比國有企業低很多。在出口戰略驅動下,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基本上是價格競爭。在市場中,很多企業認為擁有少量的訂單也能維持生存。因此創建品牌意識不強,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很少。有時為了爭奪游走市場的外國客戶,各企業之間競相降低價格,進行惡性競爭,一些企業甚至把國家給予的出口退稅(13%)也納入利潤范疇,導致出口退稅間接流入了外國商人的口袋。電子商務背景下,卻缺乏品牌,極大地降低了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紹興輕紡產業集群的主要優勢是勞動力成本低。隨著國家在人力資源政策方面的變化,最低保障工資不斷提高,用工制度不斷完善,紹興本地的用工成本不斷提升。比較而言,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勞動力更廉價,紹興紡織業也出現了產業轉移的跡象。另外,全國各地不斷出現的新的紡織服裝市場,也給紹興中國輕紡城造成了壓力。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僅僅2010-2011一年,全國新增紡織服裝市場68個,浙江省內的義烏、桐鄉等地都在謀劃建設紡織品市場。與此同時,江蘇、廣東等地現有紡織品市場的規模和競爭力在不斷提升,盡管在不斷鞏固其“亞洲第一布市場”的地位,但中國其他輕紡市場以及國外更加激烈的競爭,使紹興產業集群的優勢在下降。
6 產業升級的方向與對策
6.1 產業升級的方向
所謂產業升級,是指產業結構的改善和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產業升級關鍵是依靠技術進步。產業結構的改善表現為產業的協調發展和結構的提升;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表現為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產品質量的提高。從國內外的文獻來看,產業升級的方向大致可分為這樣幾類:
一是產業結構升級,即產業不變,但產品向高附加值,高技術方向轉移[3];
二是產業直接轉移向替代技術產業;
三是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重構,運用管理模式的轉變進行升級。[4]
根據紹興輕紡城的現狀和調研結果,本文的建議是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融合采用第一和第三種模式。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傳統紡織業的產業素質,更好地利用供給側改革的政策利好,另一方面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浙江電商發達的優勢,提升紹興輕紡城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更好地布局全球市場。
6.2 電商平臺嵌入后的升級對策
6.2.1 形成政府推動下的產業升級模式
在本地區的產業升級過程中,可以首先轉變政府的管理模式。對政府的職能規劃、引導、投入、激勵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從而更好地為市場各方提供環境、基礎設施等公共品。
規劃優選一些核心企業開展產業升級的試點,為電子商務平臺的嵌入推廣積累經驗。重構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通過提高進入中小企業的優質人力資源的社會保障,引導更多的人才進入紹興中國輕紡城,提升產業的技術能力。投入更多的關注和資金,來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激勵各利益相關者為產業升級所作的各種努力。以構筑利益共享、各環節共贏的紡織產業鏈。
產業結構的穩步升級,需要政府從市場實際出發,通過政策、服務和更完善的信息化基礎建設,更完善的的管理,來推動企業適應電子商務背景下的升級,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6.2.2 引導企業合作共贏
中國輕紡城商戶位于價值鏈基本活動的最末端,即銷售活動。能夠自右而左地拉動生產,對于紡織產業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面臨國內外眾多的競爭對手,商戶們應加強合作,整合產業資源,發揮自身的群體優勢,通過積極的市場調研來了解需求,將產品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轉移為研發方向,最終實現產業升級。同時利用浙江電子商務發達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電商。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強大的信息資源共享功能,依靠價值鏈的協同能力,開展行業內企業的整合,加強上下游企業間的技術協作,整體提高紹興紡織產業在全球生產鏈上的地位。彌補現有商戶、企業在信息技術、生產技術參差不齊的不足。使得整個行業提升素質,進而有能力,也有內在的動力去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并增強中國輕紡城的市場地位。
6.2.3 優化電子商務平臺
充分挖掘發揮現有電子商務平臺的作用,就必須結合現有商戶和市場參與者的實際情況,優化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將政府、企業、平臺納入系統管理范疇,進行系統分析,系統優化。將電子商務平臺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進行統籌規劃[3]。
在具體措施上:
①針對不同的門市部市場或者客源市場分派技術指導人員跟蹤指導,及時地處理商戶的問題,更新信息數據,提供更成熟的服務,完善售后服務。
②首先嚴格把關加盟商戶產品質量,再安排電子商務平臺質檢員,對已經入駐的商戶進行隨機抽樣檢查,后期進行質量匯報,提供給顧客一份實地的檢查報告以減少售假問題,提高平臺信譽。
③開辟新型小規模實驗區,進行稍低層次商品的交易,相比進駐輕紡城的費用相對較低。以實際業績作為衡量正式入駐網上輕紡城的天平,既給予了平臺一定壓力,也能明確服務層次實現產品分流,鼓勵商戶“試水”。
④在年會、商會、展銷會開辟專區,擴大客源,打響“網上輕紡城”的品牌。也可郵寄小樣,讓客戶了解產品實樣。
⑤紡織市場需要大力推進信息化,建立起先進、高效、穩定的行業信息網絡,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紡織業。在建立網站網頁,提供一個有效交易平臺的同時,還需要對洽談、簽約、付款、交貨等一個完整交易過程中每個環節提供相應的配套設施,為不具備能力的企業提供支持,整體提升電子商務平臺的價值。[5]
⑥促進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互利互惠。充分運用平臺共享資源線上收攬客源,線下持續交易。
⑦運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將紹興中國輕紡城幾十年來的成果進行系統開發,更好地定位需求。
參 考 文 獻
[1] 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2015.
[2] 駱品亮.產業組織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3] Recognizing the key part in the function upgrade of an industrial cluster based on grey analysis of DEA inputs.Wang Wenping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2008.
[4] Research on upgrade path from industrial cluster to innovative clusterWang, X.1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WiCOM 2008, 2008.
[5] 王思遠.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國電子商務B2C產業分析[J].品牌,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