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榮方
摘 要: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在不同崗位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有的成了基層的工作骨干,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但是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形勢和日益繁重的新任務,一些青年干部還不完全適應工作需要。一些青年同志一方面不滿足現狀、工作浮躁不踏實;另外自身知識儲備不夠,個人修養不足,自身工作能力欠缺導致他們在處理問題時顯得力不從心,所以提升青年干部自身素質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青年干部;素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 D4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9-28-3
0 引言
青年干部是黨的路線方針的繼承、發揚和實踐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胡錦濤同志指出:“廣大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希望,黨和人民殷切希望廣大青年干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做一個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加強和改進年輕干部工作,要下大氣力抓好培養工作。”青年干部一直是黨中央重點培養的對象,因此我們青年干部更應該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形象去贏得百姓對我們的認可和信任。
1 素質的定義
素質一詞本是生理學概念,它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之上,經過后天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知識、修養和能力的總稱。由素質的定義可以看出,素質一般包括一個人的知識、修養、能力三大類。
2 當下青年干部的素質現狀
青年在不同崗位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有的成了基層的工作骨干,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但是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形勢和日益繁重的新任務,一些青年干部還不完全適應工作需要。
2.1 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工作浮躁不踏實
青年干部剛剛走出校門,一身的學生氣還沒有完全褪去,還有學生時期的自由散漫,閱歷少,工作經驗不足,工作中碰壁、受阻現象時有發生,這樣很容易影響工作積極性。特別是基層,基層工作條件相對艱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小事雜事比較多,然而年輕同志總是抱著遠大理想,認為做些大事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所在,對于領導交辦的瑣碎小事又是根本看不起,也不積極主動,工作就浮躁不踏實,敷衍應付,業務不熟。
2.2 知識儲備不夠,面對新問題、新情況束手無策
一些青年干部走上工作崗位后,忙于工作而疏于學習,或認為出了校門學習已經不重要不再學習,亦或學習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實處。然而,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日益更新,新形勢、新問題層出不窮。這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已有的知識庫已經不能滿足新問題的解決,那么在工作中就有可能出現業務不熟、工作效率低、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等情況。
2.3 個人修養不足
為什么有些人在舉手投足間,甚至微笑或者問候時都會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這里面關系到一個人的修養問題。修養主要是指一個人的氣質、內涵及日常行為舉止是否得體。修養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我們的行為,只有具備良好的個人修養才會被人尊重。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職業禮儀,那么在機關事業單位同樣有著應遵循的公務禮儀規范。一些青年干部剛走上工作崗位,缺乏禮儀規范意識,待人接物不盡如人意。
2.4 自身能力欠缺
青年干部素質不高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其自身能力的欠缺。從總體上說,當前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質比較強,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
①管理能力尚待提高。
科學管理的知識和經驗明顯不足,缺少科學管理辦法。
②解決問題辦法不多。
部分青年干部對民情民意了解不足,不能自如應對復雜局面。對工作中出現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缺乏應有的警覺和思考,說到底還是缺乏工作經驗。
③創新能力不足。
青年干部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抱著老條條、死框框,工作就會難有成就。然而,極少數青年干部卻缺乏創新精神,不敢創新、不會創新,總是在既定的模式下重復處理問題。
④總攬全局能力不強。
面對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青年干部往往認識不足,不善于協調處理各種利益和矛盾,有矛盾找領導成為最常用的“解決”矛盾的方法;有的干部缺乏全局觀和統籌協調的能力,缺少“犧牲”精神,部門間的協調往往因部門利益沖突而阻力重重。
3 打鐵還需自身硬
年輕就是本錢,但不努力就不值錢。臉上可以沒有皺紋,心理不能沒有閱歷。提高青年干部的素質還得從青年干部自身出發,克服浮躁,踏實工作,認真履職,具備過硬、過強的知識、修養與能力。
3.1 轉變心態,克服浮躁,踏實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關心青年成長進步。習總書記多次出席青年活動,與青年談心。習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青年干部要找準定位,正確認識和把握自己,不驕不躁,不急功近利,靜下心來,沉下心來,干好工作,磨煉意志。
一是要調整心態,克服浮躁。我們要迅速完成從學生到職工的轉變,盡快完成從校門到單位門的適應過程。收起學生時代的自由與散漫,克服所謂的高學歷“優越”心態,克服心理上的急躁情緒和得過且過的敷衍態度,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并愿意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鍛煉。
二是要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干一件事成一件事。要從小事做起,埋頭苦干,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踏踏實實干好組織分配的每一項工作。
現在好多用人單位都看中工作經驗,公務員招考崗位時一些崗位注明要基層工作經驗,那有人就想著先去基層混個兩年工作經驗,時間很快兩年過去了幾乎沒做什么事情本領也沒進長,單位要的兩年基層工作經驗,不是一個時間概念,不是說你光有個兩年工作證明就可以了,單位要的是本領,是能上手做事,所以要珍惜自己現在的工作,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職。
3.2 加強學習,儲備知識,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青年干部首先正確認識了自己,有了正確的工作定位后,就得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使自己更好地干好工作,服務群眾。
首先,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內容。
①端正學習態度。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不是搞形式,不是走過場,應將學習落到實處。要克服三種思想:一是“顧不上”,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時間,二是“差不多”,自認為能夠應付工作就行,問題不大,在工作中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應付了事;三是“無所謂”,認為學習沒必要、沒用處,學不學都無所謂。
青年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青年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生活習慣。要堅持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工作能力,在工作過程中提高學習水平,做到學習、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②明確學習內容。作為青年干部,當下青年干部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爭做一名合格黨員,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法律法規,學會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學習老干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學習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工作態度和工作責任心……青年同志閱歷少,缺乏工作經驗,得多向老同志、領導、其他同事學習。
其次,拓展學習路徑,注重社會實踐學習。
知識的習得可以從書本中獲得,也可以從實踐活動中來。書本知識多而實踐經驗少的同志,容易犯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讀書是學習,實踐也是學習,并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因此,青年干部應當倍加珍惜去基層、去農村實踐的機會,因為在那里我們更能得到鍛煉,更能磨練意志。
最后,高效學習,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新形勢下對青年干部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有寬廣的知識面,又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青年干部學習能力強,更應該以正確的學習方法,更高效率地學習,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所謂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既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具有事業發展實際需要的最合理、最優化的知識體系。青年干部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結合自己的專業以及所從事的工作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這樣學習起來更容易接受,也更利于開展工作。
3.3 端正品行,加強自身修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青年干部要端正品行,加強自身修養,做好表率。青年干部的自身修養主要包括黨性修養,道德修養,理論素養,宗旨信念,理想、人生觀、價值觀、責任心、原則性等多個方面的修養。這里著重強調的是黨性修養,黨性修養是指黨員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地按黨性原則辦事,是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這些年來,有少數干部走上腐敗之路,在他們的懺悔錄里,時常出現 “喪失原則”“喪失黨性”這樣的用語。青年干部必須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堅定理想信念,做到為民服務,廉潔奉公,遵紀守法,把握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一人生的“總開關”。
禮儀就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機關工作人員就是單位的一面鏡子,每個員工都代表著單位,所以不能隨心所欲,要遵守一定的工作禮儀規范,不斷提高自身修養,講究禮節、禮貌,自覺接受并實踐禮儀,更為妥善而藝術地處理日常工作。
3.4 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3.4.1 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青年干部要創新要解決好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會不會創新的問題。
一是要解放思想,突破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解決好想不想,敢不敢創新的問題;二是要腳踏實地。創新一定要與本地、本單位實際結合,要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單位規章制度,在制度允許的條件下創新,不是說不具備創新的條件,一味地要搞新特色,為創新而創新,要有利于推動工作,具有可操作性,解決能不能問題;三是要處理好創新與老辦法、老經驗的關系,解決會不會創新的問題。創新呢不是對老辦法、老經驗的全盤否定,一切經過實踐總結行之有效的做法措施還值得我們繼續學習,創新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吸收升級發展,走出一條有特色、有亮點的工作新路子。
3.4.2 提高正確決策的能力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矛盾、社會問題日益凸顯,要啃好這塊硬骨頭,打好這場硬仗,克服和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要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決策能力。
提高決策能力,要注意克服兩個方面的錯誤傾向。一方面,要克服優柔寡斷,該決斷不決斷的錯誤傾向,要在制度上和機制上強化責任,力求做到權責一致,并且多為干部提供鍛煉機會,積累青年干部決策的經驗。另一方面,要克服越權越位,不該決斷亂決斷的錯誤傾向,應通過立規矩使干部守紀律講規矩,把決策納入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軌道。
3.4.3 提高執行能力
黨的執政能力表現在青年干部身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執行能力。青年干部提高執行力,我認為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服從意識。
如何加強執行力呢?我認為首先要講服從,有執行的意愿, 樹立接受任務不找借口的執行理念。工作中呢,我們在接受任務時不要有任何的抵觸情緒,與其過多地抱怨、抵觸,還不如大度一點將這樣的時間用在積極主動的服從上面。更不要想著把工作推給別的同事,把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其實就是不負責任、執行力不高的表現。所以提高執行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服從工作安排。
②目標意識。
我們在做每項工作時,執行前首先要明確任務。其次,在執行的過程中呢又要鎖定目標,任何的工作都是為了完成工作目標展開,全力以赴直至目標實現。
③高效意識。
執行不僅僅是把事情做完,它還要求高效高質地完成任務,注重執行效率與質量。當下我們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使命感,推進各項工作,進一步提高執行效率,保證工作完成零延誤。
④高質意識。
執行不但要注重效率,立足早、干得快,同時呢還要追求質量,干好、干優。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許自己只做到次好。
3.4.4 提高溝通與協作能力
現在的年輕人通常自我意識比較強,在工作中往往更注重個人的努力,而缺乏團隊和協作意識,不愿意或不善于與其他人或其他部門溝通協調。
①提高溝通能力。
戴爾·卡耐基“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于知識和技術,85%取決于溝通——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溝通,按信息流動的方向來分,可以分為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和平行溝通。對于青年干部來說,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青年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
②提高協作能力。
南飛的大雁為什么排成一字型或人字形呢?大雁編隊飛行能產生一種空氣動力學的作用,一群編成“人”字隊形飛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樣能量而單獨飛行的大雁多飛70%的路程,也就是說,編隊飛行的大雁能夠借助團隊的力量飛得更遠。
青年干部要有團隊意識、大局意識,加強團結協作,共同做好工作。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善于搭臺和補臺,形成工作合力,不能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甚至互相扯皮,互相拆臺。
新的形勢,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新的目標,給青年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素質要求。青年干部要克服浮躁,認真履職,踏實工作,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實踐鍛煉,增進黨性修養,不斷提高素質,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有朝氣、有學識、有才干、有作為的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