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鸚錁 高連雪 張紅禎
摘 要: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指導與擇業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對高職學生日后發展有著較深影響。高職院校需要積極找尋以往畢業生職業生涯指導中存在的不良問題,找尋有效措施進行改善。幫助高職學生對自身職業生涯進行良好規劃,轉變高職學生的擇業觀。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為學生日后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就是對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指導與擇業觀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示,促使高職畢業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就業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指導;擇業觀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9-111-2
、
0 引言
引導高職學生對自身有正確性的認知,使得高職學生不斷挖掘自身潛能,滿足社會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幫助高職畢業生找尋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樣才能使得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是高職畢業生對自身充分認知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職業能力進行多方面評估,結合自身的優勢,選取自身最為適合工作的一種方式。目前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建立在擇業觀基礎之上的,對高職學生擇業觀進行調查職能根據總體走向,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生涯指導,從而使得學生從“精英化擇業觀”向“大眾化就業觀”的轉變。對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指導與擇業觀進行探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1 當代高職畢業生擇業觀現狀分析
當代高職畢業生自身的擇業期望較高。所謂的擇業期望過高就是擇業人員對工作崗位有較高的要求,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都有著較高的需求。目前很多高職畢業生都是以“我想干什么”作為自身的擇業目標,這是不符合社會人才市場形勢的。筆者通過實際調查了解了一些高職畢業生對就業單位期望,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職畢業生要求就業單位有良好的經效益,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高職畢業生要求有較高的收入,并且工作單位還需要有良好的福利待遇。高職畢業生對工作單位的知名度非常在乎,對職位晉升的難度性也非常關注,很多高職學生都希望可以從技術向行政轉變。對于工作崗位的薪資報酬,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要求最低月薪需要在2000-2500元范圍內,在一些經濟發展較為良好城市月薪需要在3000元以上。有百分之十的學生要求自己的每月底薪不能低于3500元。更多的高職畢業生希望自己可以往收入較高的企業或者公司入職,當然屬于中外合資的企業更是得到了高職畢業生廣泛青睞。
2 高職畢業生需要樹立大眾化的擇業觀
從高職畢業生遇到的就業瓶頸進行深入分析發現,高職畢業生的眼光不能太高,需要將自身眼光瞄準灰領層次。主要是因為現階段我國對灰領的需求程度較高,依據不完全調查所顯示,我國城鎮企業共有職工2.7億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較少,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存在巨大差距。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現階段至少還需要7500萬人左右的灰領,這也是高職畢業生就業必須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從2001年開支我國高職畢業生總數量就在不斷上漲,但是社會人才市場需求崗位是較為固定的,高職畢業生也步入到了“就業大眾化”的局面中,從資料中可以了解到高職畢業生就業為什么需要瞄準灰領。所以高職院校在引導畢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引導高職畢業生樹立灰領就業觀。灰領就業觀對解決高職就業難有著積極影響,同時也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必要要求,要使得高職教育之間適應這種就業形勢。高職畢業生必須要對自身的就業觀和期望值是進行適當調整,引導高職畢業生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這樣才能幫助高職畢業生找尋一個適合自己的社會工作崗位。
3 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學生擇業觀
從上文敘述中可以了解到,需要使得高職畢業生對自身的擇業觀進行轉變,樹立大眾化的擇業觀。只有這樣高職畢業生才能從高職校園中步入社會,利用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學生擇業觀。
3.1 全程化職業生涯規劃落實策略
3.1.1 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估
高職院校在引導高職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前,需要利用高職畢業生職業測評系統,對高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估,其中包括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等眾多方面,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量化的方式進行呈現。高職學生剛剛步入高職校園后就需要明確自身的職業特點,明確自身的職業方向,積極找尋自身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在高職院校學習期間學生需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方向,也可以說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夢想計劃,并且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個夢想計劃中去。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對高職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幫助他們做好長遠規劃。這一階段主要是以學生綜合職業測評結果為基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就業輔導教育。讓高職畢業生明確現階段緊張的就業形勢,但是學生同時對自己未來就業還能抱有良好的信心和希望,幫助學生塑造最初的擇業觀[1]。
3.1.2 從心理層面對高職學生進行輔導
在高職學生步入到第二學年,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也進入到了心理按摩階段。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從心理方面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得學生可以明確自身具備的擇業優勢,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擇業的不足之處。讓高職學生通過一年時間的學習,對自身有一定認知的基礎上,對日后就業做好相應的準備。在課余時間需要對高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個性方面進行調整。教育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問卷調查和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對學生的就業心理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有目的性地對高職學生進行引導,并且注重給予學生更多鼓勵。
3.1.3 加強實習與就業之間的聯系
高職學生到了大三,他們也就面臨著實習,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將高職學生實習與就業緊密聯系起來。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需要在對學生職業要求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更多地進行實際考察和社會實踐,然后再引導學生對以往確定的就業目標進行調整,加強高職學生對所選職業人才供求情況的了解,選定職業的就業形勢,以及職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從而對職業目標進行適當的修整。并且在學生最后的實習階段,有針對性地對高職學生所選職業相關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培訓。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對學生進行實際就業需求講解,對高職學生的大眾就業觀進行鞏固[2]。
3.2 系統化職業生涯規劃實施策略
3.2.1 明確志向
明確志向也是高職學生確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所在,是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重要內容。此階段,高職教育工作人員需要讓高職學生對現階段的就業形勢有充分認知,使得學生可以適當地降低就業門檻,或者在擇業方面選擇一些偏冷行業,為高職畢業生日后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3.2.2 確定目標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曾經指出,人們成功和失敗最大的區別在于,成功者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失敗者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一些綜合素質相差不多的人,他們選擇了不同方向,但是日后的人生卻有著天差地別的變化。確定目標也是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內容,高職教育工作人員需要為他們提供一些相關崗位和行業的實際就業情況,使得他們對確定的就業目標有充分性的認知。
3.2.3 確定職業
根據相應的科學調查所顯示,在選擇錯誤的人群中,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屬于事業上面的失敗者。在對職業進行選擇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吸取愛好和特長所在,深入考慮自身與職業的匹配程度,職業選擇需要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這一階段是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階段,教育工作人員需要為學生提供符合他們特點的就業信心,幫助學生做出理性的判斷。
3.2.4 確定路線
確定路線值得就是學生在行政管理方面的發展,或者是專業技術層面的發展。或者學生首先確定的是自身技術層面的發展,在對就業目標進行確定后要求自身從技術向行政管理層面進行轉變。因為學生確定的發展路線不同,他們職業的發展需求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需要作出正確的選擇,規定合理、科學的路線,使得學生在日后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沿著這個路線不斷努力,朝著自己設定好的方向不斷前進[3]。
4 結語
高職學生面臨的就業競爭形勢越來越為嚴峻,幫助高職畢業生良好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確定正確的擇業觀是非常重要的。要積極找尋以往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指導中存在的不良問題,找尋有效措施進行改善,促進高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提升,為促進高職教育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 考 文 獻
[1] 徐長江.高職生擇業觀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2(31):14-15.
[2] 劉俊妍.高職院校學生擇業觀現狀及特點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1(01):8-9.
[3] 肖平.對建筑類高職生養成正確擇業觀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