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紅光 陸陽
【摘 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眾多民營企業面臨主業受挫、戰略重新規劃調整的新境況。民營企業需要做出相應調整并進行革新,靈活經營、全力開拓市場,方能從容應對,在劣勢中繼續發展,走向做大做強或長期存續發展的道路。本文通過研究我國民營企業實施多元化經營的利和弊,期望能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民營企業;經營戰略;分析
一、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優勢
多元化經營擴大了企業的發展空間,企業由之前的經營領域跨越到其他更的經營領域,有利于提高民營企業的全方位競爭力,使企業內部資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另外多元化經營的模式能有效降低民營企業的經營風險。在多元化經營的戰略下,企業涉入的經營范圍有很多,當某一領域的經營有風險從而造成虧損時,企業可以從其他經營領域得以補償,這樣就能使企業在經營性風險面前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多元化經營的戰略有其自身的優勢所在,企業如果擁有發展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客觀條件,其可以選擇采用多元化經營戰略。企業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具有的優勢,包括以下幾點:
(一)有利于整合企業的內部優勢,提高企業自身資源有效配置
多元化經營戰略整合了多種領域的經營項目,將多個產業的經營結合在一個廣闊的領域內,實現齊同經營,共同管理。由此一來,企業內部的資源可以在各個領域內實現自由流動,資源共享,另外,企業管理人員能對企業的不同經營領域進行統一管理,節省人力物力,還可以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分配,提高有效資源利用,降低企業成本,資源配置從而得以有效提高。
(二)有利于規避企業的經營風險。
當企業面臨經濟負面干擾時,多元化模式經營的企業具有較強的風險抵抗能力。當企業的某一經營領域遇到風險時,其他的經營領域則不受影響。這種相對分散的經營模式有利于企業規避經營風險,從而使企業的收益相對穩定。所以,實施多元化經營模式的企業比專營企業具有更強的風向承受能力。多元化經營的戰略對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多元化經營戰略對于企業的經營利潤也發揮著重大作用。
(三)有利于充分發揮企業的品牌效應
企業品牌是企業長期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品牌的維護需要投入很長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國內民營企業可以利用其專業經營時創立的品牌,將此品牌效應充分應用于多元化經營戰略中,企業在多元化經營模式的過程中,可將企業的品牌廣泛應用到各個經營領域,擴大企業品牌的優勢,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可以憑借其消費者對此品牌的信任度,將經營領域延伸到企業尚未曾涉足的行業,搶占市場份額。從而可以使企業的品牌效應發揮最大化。
(四)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綜合競爭力對于我國民營企業來說至為重要,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是企業自身發展不斷積累的過程,每個民營企業都有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其他企業難以模仿。多元化經營戰略以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為主要目標,它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將企業現有的競爭力延伸到其他尚未涉足的新興經營領域中去,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第二,將新的經營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與現有核心競爭力相融合,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綜合實力。
二、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弊端
我國民營企業的經營由最初的專業化到現在的多元化發展,面臨眾多因素限制,在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市場信息和專業人才等方面可能出現應接不暇的局面。這些問題對民營企業來講是很大的考驗,處理得是否得當,不僅影響企業的經營利潤,還會使企業的發展帶來眾多外在風險,使企業的發展面臨危機阻礙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因此,我國民營企業采用多元化經營戰略存在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多元化經營容易導致民營企業的資金鏈斷裂
多元化經營戰略使企業的經營領域得到巨大擴張,每個領域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我國民營企業發展規模基本不大,且資金和技術有限。企業在實施多元化戰略時,擴張的經營領域需要有大量的資金作為后盾,并且要不斷提高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其自身發展。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民營企業在進行擴張時很多帶有投機性,并且對擴張項目的選擇十分盲目,忽視了新興行業不僅需要資金投入,還需要培養合格管理人員以及技術的支持。企業在擴張時如果事先沒有做好調研工作,盲目選擇從未涉足過的領域,很可能會因為經營不善導致失去市場競爭力,一旦遭遇市場風險,就會造成資金短缺,產生連鎖反應,就會使原有的競爭力下降,造成多元化發展道路的失敗,使企業經營困難甚至破產。
(二)多元化經營容易導致民營企業發展目標模糊
在實施多元化之前,成功的企業一般都有清晰、明確的主營業務,集中資源,較好地實現發展目標。而企業在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之后,企業的經營領域擴大了,實現了多個領域的共同經營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很難做到主次分明,分別制訂不同的發展目標。企業各個領域的主次發展目標不明,發展方向混亂,這最終會使企業喪失自身的優勢,經營不善便會導致企業破產。因此,我國民營企業在選擇采用多元化經營戰略之前,一定要對企業各個領域制訂明確的發展目標,指明發展方向,確保企業的優勢領域處于企業發展的主要位置,做到各個領域的發展目標主次分明。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多元化經營戰略的模式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多元化經營對民營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求更高
民營企業選擇多元化經營的目的就是使企業迅速地做大做強,但企業在快速成長和擴張的同時,可能導致管理層的注意力分散。多元化經營戰略下的企業經營領域的不斷擴張,對民營企業的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熟悉自己所在領域的業務知識,同時還要對新領域的業務知識進行學習,并且還要求企業管理人員有時間和經歷去管理新的領域。此外,各領域之間的差異性較大,這對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管理難度加大了,復雜性加強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了。
(四)多元化經營降低了民營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環境變幻莫測。多元化經營不利于企業適應市場的變化。相比較而言,專業化經營更利于企業適應市場的變化,隨時對自己的經營方式和目標進行調整,靈活性更強,而多元化經營在這一方面具有局限性。多元化經營的民營企業涉足的經營領域較多,產品豐富,當市場發生變化時,企業很難做到及時調整并轉型。因此,如果一個企業的市場適應性較差,最好是選擇專業化經營戰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培養企業的核心品牌。
總之,多元化經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能使企業快速發展,用不好就成了企業的絆腳石。因此,我國的民營企業一定綜合考慮自身各方面的情況,找到一條適合企業發展的最正確的道路。制訂正確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不斷做大做強企業的核心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