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柳
摘 要:“再設計”是指把平常物品的設計再做一下,可稱之為一種實驗,一種把熟悉的東西看做初次相見般的嘗試。再設計是一種手段,修正和更新對設計實質的感覺。這種實質隱藏在物的迷人環境中,因過于熟悉而容易忽視它。我比較喜歡原研哉的觀點:做設計的實質就是將這無限多樣的思考和感知方式,有意識地運用在普通的物體、現象和傳播上。
關鍵詞:再設計;日常用品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1-0184-01
一、“再設計——21世紀的日常用品”展的簡介
這個項目由日本32位頂尖創作者重新設計出某些很普通的商品。而這些創作者涉及很多領域,且對其所致力的領域均有真知灼見。在展示中,展覽采用對比的方式,每個方案都有一個原型,創作者的新設計放在一個傳統設計樣品邊上對比展示。每位創作者的設計方案都有一個清晰的想法,且展示出其背后的理念與傳統產品的明顯區別,意在這種差異中發現的設計本質。
二、展覽中的專題
從零開始搞出新東西來是創造,而將已知變成未知也是一種創造行為。在這個展覽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屬面出薰的火柴、坂茂的衛生紙、隈研吾的捕蟑盒和深澤直人的茶袋。針對這四個新舊設計的差異,陳述下我的個人觀點。
1.面出薰與火柴。面出薰是一位照明設計師。他的火柴設計方案是:在天然小樹枝的頂部涂上引燃物,讓它成為火柴。他這一理念的特別之處是在這些小枯枝回歸泥土前賦予它們一個最終角色——火柴。這個設計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樹枝的形態在審美上特別美,而且它取之自然,最后完好的歸還與自然,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這令我想起了從搖籃到搖籃的重新設計的可持續發展觀點。(“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理念”是“《從搖籃到搖籃》循環經濟設計之探索”這本書的主要設計理念)試想如果我設計者在開始做設計的時候就具有這樣的理念:將產品的短期使用壽命、便利性、美觀性與材料的回收利用等問題一起考慮,那么我們的環境生態問題不就可以改善了嗎?
2.坂茂與衛生紙。坂茂以用紙管設計建筑聞名世界。在2000年的漢諾威世博會上,坂茂也是用紙管建成日本館。該館建成在博覽會一結束就立刻回收這些紙管的理念上。這些項目使我們認識到他在普通和理性的觀念基礎上,即實現建筑實際所需又避免濫用資源的清晰愿景。坂茂在衛生紙設計上也傳遞了節省的信息,秉承著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理念。傳統的衛生紙設計是圓紙卷,而他設計的是方紙卷。由于是芯是方形的,上面的紙自然而成也卷成了方形,在使用中由于阻力,拉扯時會費力些。而傳統的圓紙卷,使用中輕松順暢,結果拉扯出來的紙要比實際需要的多。這個設計透出了到了批評的味道,從日常生活的角度,設計傳遞了對文明的批評,將已知變為未知是一種創造行為!
3.隈研吾與捕蟑盒。隈研吾是個飽含智慧的建筑師。我很喜歡他的隱形設計理念——讓建筑飽含光線,以削弱其存在感。比如他的隱形建筑的代表作——“龜老山展望臺”和“水玻璃賓館”。而在這個展會上,他要設計的是一個捕蟑盒。傳統的捕蟑盒是要入圈套的蟑螂在入口墊上先把腳上的油擦掉,然后被膠粘住,最終餓死。隈研吾的再設計方案是一卷膠帶。用時剪到需要的長度,并折成一根方管。方管內壁有膠,好像一條黏黏的半透明隧道。其連接處之外也涂了膠,這樣管狀的捕蟑盒便可靠墻立放。他的設計很和諧地融入了室內設計,連蟑螂都將在一種功能美中被捕捉。雖然是一個小的產品設計,卻似乎理解這位大師的建筑思維方式。
4.深澤直人與茶袋。深澤直人是一位產品設計師,他的設計影響的都是人的無意識領域。他的設計在微妙之處引導用戶完成某種舉動。例如他的傘架設計。他只是在大樓入口處的水泥地上開一道8毫米寬、5毫米深的槽,用傘的客人很易容發現這個槽很適合放傘,卻沒有意識到它就是傘架。因此,傘的有序隊列成了無意識行為的結果。深澤直人的方法是去審視人的潛意識行為,并為之設計。這種思維方式與一種叫做“能供性”的發生認識論的原理有異曲同工之效。能供性是對一個行為主體與“提供”某種條件或允許某種現象發生的環境的綜合理解。他的方法試圖在客體與其設計之間建立起這種神奇的關系。深澤直人的第一個方案是一條繩子的末端帶個環的茶包。環的顏色是很濃的茶色。這一設計會使用戶自然而然地意識到茶的顏色與環的顏色之間的關系。第二個方案是一個牽線木偶形茶包。此概念來源于將茶包在熱水中浸泡的動作,這令他想起牽線木偶的舞蹈。不斷重復浸泡動作,用戶便會沉溺于一種玩偶游戲的神奇世界。由此,設計以一種動作為媒介與無意識達成溝通。
我們周圍很多不起眼的東西里面其實藏著很強的設計。設計融入我們的生活,而設計的實質在于發現一個很多人都遇到的問題,然后試著去解決的過程。以上設計師雖然屬于不同的設計領域,但是他們的共通之處是在設計的同時,不但考慮了設計的本身,還考慮了事物的意識、資源的保護、環境的和諧等等,遵循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再設計,我們不指望在短期內超越經典,我們需要的是在差異中明白設計的真理。我們的設計不僅要考慮設計本身的問題,同時還要兼顧資源的保護、環境的和諧等等,這樣設計才會具有生命。設計師的才華就是以一種嶄新的眼光,時時重新審視日常環境,好像是未知的一樣。再設計,令平常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