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美《洛杉磯時報》9月22日刊登了該報記者唐納德?布雷默發自香港的一篇評論,標題是《紅色中國很可能成為聯合國里一支悄悄的力量》,摘要如下:
自從原先的51個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創立聯合國以來,已有幾十個國家參加了這個世界組織。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受到過北京的代表們受到的那種引人注目的重視。
這些代表是被排除在(聯合國)外20多年、在朝鮮戰爭期間被宣判為侵略者、并被敵人譴責為不合適當會員國的政府的代表——一旦進入聯合國,他們將如何行事?
對那些預料會出現激烈情況的人來說,事實很可能證明,北京的代表們是工作努力、有能力并且態度克制的聯合國代表。
在政策問題上,中國人自然會搞他們自己的一套,即往往同其他大國的目標相沖突的一套東西。如果說北京有著一個總戰略的話,那就是要阻止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把世界劃分成勢力范圍,阻止它們專斷地讓事情適應自己的需要,特別是在犧牲中國人或他們的朋友利益的情況下這樣做。可以預料,任何看來是助長這兩個超級大國的野心的聯合國行動,都會遭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反對。
中國共產黨人本著反對大國霸權的同樣的心情,將會利用聯合國貫徹他們的戰略,即聯合較小的國家與大國抗衡。
中國由于在歷史上受過外國人的掠奪,有它的革命信條,并且善于宣揚它自力更生的努力,自然會起到弱國和不發達國家的維護者的作用。
中國人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以及在那以后進行的援助、貿易和宣傳,都利用了在所謂第三世界國家中的這個號召力?,F在他們將得到一個世界講臺來進行他們的長期的宣傳運動,把其他國家從超級大國那里爭取過來。
(1971年10月11日《參考消息》)
點評:這場外交勝利來得突然,也著實不易。它體現了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和不同陣營力量的此消彼漲,也體現了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和外交官們的變通與智慧。重返聯合國45年,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古老東方大國的胸襟與魄力,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