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國歐洲杯如火如荼。
如果你細心一些,就會發現,球員的各項身體數據的分析,運動軌跡,甚至包括門線進球與否的監控,都已經基本實現了數字化。
舉個例子,法國歐洲杯上所有的比賽場館都安裝了鷹眼系統,通過7部攝像機對球門進行監控,通過后臺云數據中心的計算來追蹤皮球路線,在1秒內就做出球是否整體越過門線的判斷,并且將結果發送到裁判的手表上,輔助門線判罰。
毫無疑問,體育與大數據的結合,其實就是為了公平公正,降低人為因素對比賽結果的影響,這就是數據帶來的價值。
時常有渠道伙伴在交流的時候問我,現在大家這么關心云計算、大數據,可是這些跟我們傳統渠道有什么關系?傳統渠道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核心能力,在云計算、大數據時代,難道不是競爭力越來越低嗎?
技術日新月異,市場需求變化日新月異。其實今天的傳統行業市場,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面目全非。舉個例子,醫藥巨頭德國拜耳公司,其實更多是個化工企業,不論是塑料、農藥還是西藥,其實都是化工合成的產物,這實際上也是為什么塑料、農藥和西藥是拜耳曾經的三大主業的原因。但如今,農藥以及相關種子科學的組合,成為未來生命科學板塊的發展方向,于是前不久,拜耳借助歐洲央行的支持,向美國轉基因種子巨頭孟山都提出數百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事實上,中國化工也在布局生命科學,嘗試收購瑞士轉基因種子巨頭。而塑料業務,則被拜耳剝離出來單獨上市;醫藥行業,目前也在發生巨變。
這樣的變化,其實就是未來市場需求的變化,哪一個行業都逃不掉。即便是傳統行業的渠道體系,亦是如此。
再舉個例子。傳統家政服務行業,通俗說也就是保姆介紹所,如今也利用上了信息化的手段:阿姨做完每一次的服務以后,家政服務中心都要求客戶做一個評價反饋,還在社群里與客戶及時進行透明、可視的溝通,圖文并茂,讓抱怨的客戶變成忠實粉絲。
重點來了,家政服務中心通過客戶社群的運營,實時與客戶互動,深化了客戶對家政服務產品的認知,逐漸將客戶聚合到母嬰、生鮮、養老三大主題的粉絲社群中,形成價值認同,向客戶提供增值服務,促成O2O二次購買。
上述的真實案例實際上來自于中國最大的家庭服務平臺,覆蓋全國近百座城市的300多萬用戶,在招工、培訓、服務對接、服務跟蹤、標準化建立等環節的信息化應用都非常專業。而在客戶聚合的時候,家庭服務平臺也是運用了數據挖掘和數據探索的大數據處理手段,形成精準二次營銷。
事實上,如今的IT供應鏈,一如神州數碼的神州商橋,早已實現O2O的訂單管理模式。不過在IT供應鏈體系中,無論是零售還是云服務的終端環節,還有相當的數字化運營提升空間。這方面,阿里云等互聯網云服務企業,正在利用數據價值的挖掘,和O2O管理運營平臺的優勢,迎頭趕上。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