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大數據博覽會,已經是貴陽這個西部城市舉辦的第二屆這一活動。且不說整個大數據產業的熱情參與,貴陽市從政府到民眾對這一盛會的認知和支持,也讓人感受到這個西部城市依托最為先進的科技發展趨勢而崛起的希望。
那么,這座依托國家政策而成為大數據產業示范中心的西部城市,是否真正能向政府,企業和民眾所期待的那樣成為中國未來的大數據之都呢?筆者認為是可以的。
李克強總理強調,在信息產業里,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所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發展趨勢的背景下,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落后的地方甚至可以搶占先機。
這種搶占先機的可能性也是貴陽的機遇所在。與傳統的三次產業革命不同,第四次產業革命帶來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多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換句話說,能否吸引來?并且留得住這些擁有技術能力的人才和企業,才是這座城市是否能夠真正依托大數據崛起的關鍵。
近年來,貴州、貴陽始終致力于在大數據產業中搶占先機,貴陽市已聚集大數據及關聯企業1469家,2015年實現大數據營業收入305億元。
而在更為重要的人才層面,是否能吸引足夠多、足夠好的人才放棄北上廣深的優渥發展機遇來到西部,對于科技密集型產業而言更為重要—在客觀環境上,貴陽擁有全國省會級城市中極其低廉的房價,但除居住成本之外,其他生活成本顯著高于西部地區。高鐵的通車將貴陽與北京、上海的陸路交通時間縮短到8個小時,但這座城市自身的教育和研發條件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要想真正成為大數據之都,貴陽任重而道遠,政府決策者的決心和執政水平,將是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