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盈 唐浚中
20世紀初,英國倫敦有兩百多萬人口,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際化大城市。
當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倫敦僅出租馬車就有上萬輛,馬車夫約15000名。
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
當時,幾乎所有人一下馬車,都會立即掩住鼻子——街上到處是馬尿馬糞,太臭。
不僅是倫敦,紐約、柏林、巴黎等大城市也飽受此煩惱。
而十幾年后,這個問題卻忽然消失了。
為什么?
因為汽車來了。
原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大潮逐漸深入,電氣化技術日益普及,讓自動化交通工具成為現實。
300年間,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引發人類文明的一輪爆發式進步。
百年后的今天,技術革命再次改變了尋常人的生活。
2015年“雙十一”,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子商務平臺“天貓”交易額就達912.17億元。
在驚人交易量的背后,互聯網技術革命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戶知天下,指尖一點貨送來,萬里之外能“見面”……以往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的新技術,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衣食住行。
而互聯網引發的另一場深刻變革,也正在經濟層面凸顯。
生產制造、商貿物流、文化創意,通訊金融……任何傳統行業只要“+”互聯網,就會以“×”的速率催生出一輪又一輪改變,推動從技術體系、生產業態到商業模式的全方位革新。
對世界而言,誰把握住了互聯網技術革命,誰就贏得了未來先機。
“互聯網作為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對此,市委書記孫政才強調。
2016年元旦前一天,重慶市委、市政府公布了《重慶市“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建設互聯網經濟高地,切實貫徹“互聯網+”國家戰略,把握信息新紀元先機。
什么是互聯網經濟高地?它將怎樣刷新重慶經濟,又將怎樣影響尋常人的生活?
為解答這些問題,本刊特推出本組策劃,既為厘清互聯網經濟關鍵問題,更是為建設互聯網經濟高地進行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