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杰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良好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各類院校對學生的普遍要求。而在英語口語實際教學中,類似于“啞巴英語”、“中式英語”的現象卻十分普遍,嚴重影響了英語口語在交際中的應用。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時存在焦慮情緒。本文從焦慮產生的原因入手,闡述了應對焦慮心理的策略,以期為英語口語學習者減輕焦慮心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 口語 焦慮 應對策略
英語學習焦慮是影響各級院校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口語學習焦慮又是英語學習焦慮的突出表現之一。研究表明,適時、適度的焦慮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動力,有利于提升其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但過高的焦慮感卻會造成口語學習時焦慮問題的發生,對口語學習造成消極不利的影響。焦慮心理一旦產生,就會使學生主動放棄口語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從而產生惡性循環,加劇口語學習中的焦慮情緒。
一、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生焦慮心理概述
焦慮是由于個體因不能克服某些障礙或達到某項預期目標而產生的恐懼感或緊張不安的心理狀態。
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中產生的焦慮心理也稱作語言焦慮,它是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的過程中,產生的特殊而復雜的情感、自我認知、信念及行為。語言焦慮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考試焦慮,即因害怕或擔心在測驗及考試中失敗而產生的焦慮;交際焦慮,即對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英語口語感到擔憂而產生的焦慮;社會評價焦慮,即因擔心或害怕自己無法在社會上熟練使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而產生的焦慮。語言焦慮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一般有:聲調單一不變或變化明顯(如發抖或打顫等);不能保持正常的語言節奏,發音過快或過慢;在課堂上站立回答問題時無法表達自己,只能保持沉默等等。另外,不敢與教師有目光交流和逃課等,也是語言焦慮的極端表現。由此可見,語言焦慮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最終學習成績,也會影響學生在日常學習交流中的表現,語言焦慮越高,對學生學習成績和日常表現的影響就越大。
二、焦慮產生的原因
研究表明,焦慮心理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有著顯著的影響,已經成為學生英語口語學習中的一大障礙。以下我們重點從主觀和客觀兩個層面分析學生焦慮心理的產生原因。
1.主觀原因。
(1)學生的性格及其學習期望值。性格內向的學生自尊心強且對自己的學習期望值較高,遇到困難時容易有挫敗感,這是焦慮心理產生的主要因素。由于對口語學習的短期期望值過高,不愿意甚至抵觸口語練習,長此以往,其口語能力得不到提高,反過來又加劇了其口語學習的焦慮心理,形成惡性循環。而性格外向的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開朗樂觀,焦慮心理便很少會影響他們的口語學習。
(2)學習動機及其心態。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其直接表現為學生是否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具有錯誤學習動機的學生,在剛開始的英語口語學習中,他們往往認為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一旦學習難度增大,他們便失去了最初的學習樂趣和新鮮感,他們此時會將英語口語學習看做是負擔,從而產生焦慮心理。而擁有正確學習動機和良好心態的學生,由于目標明確且能充分預估學習中的困難,所以可以有計劃的克服困難,循序漸進的提高自身的英語口語水平,他們很少有焦慮情緒產生。
(3)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即學生在順利完成某種任務時所必備的個體心理特征和行為。在英語口語學習中,要掌握口語中的詞語發音、語句結構及英文表述習慣等,敏銳的觀察力、強大的記憶力、靈活敏捷的思維能力都有助于順利完成英語口語學習。缺乏上述能力,則容易出現焦慮心理,使學習效果不理想;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自信心和積極性較高,英語口語水平提高速度就快,焦慮心理就極少出現。
2.客觀原因。
(1)教師水平低,知識結構單一。某些教師自身英語口語水平較低,導致學生無法聽懂或不愿意聽老師講課而出現焦慮情緒。另外,由于部分教師知識結構單一,無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來傳達口語中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使得學生因無法獲取相關知識,從而產生了焦慮心理。
(2)教師的教學風格單調落后。傳統教育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法和寫作能力,教師多傾向于灌輸式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不懂得用積極的情感去促進語言學習,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漸漸在英語口語學習中產生了焦慮情緒,并逐漸失去了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意愿。
(3)英語口語教材的選擇脫離實踐。在生活和社交中熟練使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是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在語言使用和交際中,語音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大多數英語口語教材卻忽略了它。口語訓練多成了教師領讀式的機械化訓練,缺乏必要的場景和交際環境,因此,當學生真正處于現實的口語交際情境時,無法開口說話,這是造成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中產生焦慮心理的現實因素。
(4)評價機制與教學體制脫節。英語教學大綱對英語口語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而傳統教學體制卻多以理論方式傳授或教師單方面口語教學為主。因此,學生在缺乏練習的情況下,在大庭廣眾之下使用口語,難免會變得焦慮不安。另外,如果教職人員沒有正確的口語教學評價方案,也會使學生出現焦慮心理。
三、焦慮應對策略
1.學生角度的應對策略。
(1)端正學習態度,克服心理障礙。在英語口語學習中,要想克服這種焦慮心理,就必須端正學習態度。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通過大量練習,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際中熟練應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在克服焦慮心理,在錯誤中不斷提升自己。
(2)明確學習目標,注重學習方法。學習時遇到困難無法克服,這時需要明確不同時期的學習目標來克服焦慮。例如,初學者可以先從朗讀或背誦常用英語單詞開始,自我約定在某個時間段內完成;中級水平者可以將準確、熟練地朗讀和翻譯常用語句作為目標,選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常用對話進行練習,并設置合理的學習期限;高級水平者可以選擇英文原聲電影或英文新聞為素材,在某個時間段內提升自身的口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要將英語應用在現實交際中,語境非常關鍵,而我國大多數地區并不具備這樣的語境,學生們要注意學習方法的選擇。可以通過復述英文原聲電影中的語句、朗讀英文繞口令、培養英語思維等方式將自己置入標準語境中。實踐證明,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通過大量的英文電影賞析和復述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在實際英語交際中也很少出現焦慮情緒。
2.教學角度的應對策略。
(1)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豐富教學手段。
1)引進高水平的英語口語教師或外教。英語口語學習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作為口語學習的直接引導者,其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高水平的英語口語教師具備優秀的口語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口語學習的要點因材施教,使得學生的焦慮心理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英語外教作為其母語和文化的傳播者,不僅口語表達精準嫻熟、教學風格詼諧幽默,在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口語使用背景和文化方面也更具優勢。外教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會增加學生使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的欲望和樂趣。引入外教進行英語口語教學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和成就感。
2)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原聲教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英語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語有效的交際,適應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長期缺乏語言環境是引發學生口語表達焦慮的原因之一,若想降低這種焦慮,僅靠教師教學是不足的,利用原聲音樂或電影,使學生通過熟悉原聲語言環境來降低焦慮。音樂與電影來源于生活,它可以通過對情景、語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再現,強化英語口語學習和表達環境,有效降低學生在口語交流中的焦慮心理。
(2)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情感環境。
1)調整教學風格,活躍課堂課堂氛圍。輕松、幽默、自然的學習環境,有助于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以便于有針對性的設計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上課時教師可以讓性格開朗的學生配合調節課堂氛圍;下課時教師可以就時下流行的話題或熱點與學生交流探討,多多參與學生活動,與學生融為一體。使學生既敢說也敢做,教學效果尤其顯著。
2)巧用期待效應激勵學生。期待效應(Pygamlion Effect)認為,人們會下意識地受自己所信任、喜歡或崇拜的人的影響。根據該理論所述,如果教師對學生都有高期望值并熱心的對待他們,讓學生們相信自己都是最棒的、有潛力的,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學生的焦慮。
3)適度糾錯,減少因錯誤產生的焦慮感。調研發現,在學生進行口語交流時,62.3%的學生希望教師在交流結束后統一糾錯,而不是在交流中隨時糾錯。長期以來,英語口語教學中對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度的取舍一直存在,部分教師為了追求口語表達的準確性,不惜實時糾正學生的各類錯誤,導致很多學生內心焦慮不堪,寧愿自己學習的是啞巴英語也不愿開口。
(3)采用多樣化的合作教學模式。小組活動可有效降低學生口語表達時的焦慮感。采用小組交流方式,由于學生間是平等的關系,學生在口語交流時沒有對錯誤的顧忌,可以自由、連續的表達觀點,焦慮感也會大大降低。
此外,通過定期舉辦英語演講比賽之類的活動,讓學生處于純英語的交際氛圍中,也有利于降低學生在后續英語交際中的焦慮心理。
(4)優化教材,改革評價機制。英語口語的教材內容一旦偏離了學生們的興趣軌道,就會帶給學生焦慮的體驗。因此,適當優化教材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實際應用情境相結合,并體現學生的專業特點,避免因教材的偏差而產生焦慮。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疏導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同時,應積極的改革評價方式,改變過去一考定結果的模式,綜合評價學習成績,以緩解學生的考前焦慮情緒。
3.其他應對策略。隨著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英語微課堂、外教一對一、口語陪練等各種形式的口語培訓不斷涌現,由于上述形式大多為浸泡式環境,且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頻次較高,學生在學習時像小時候學說話一樣毫無壓力,因此對于減輕英語口語學習中的焦慮心理較為有效。
四、結語
英語口語學習中的焦慮心理和情緒,不僅是教師突破教學效果的巨大障礙,更是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強敵,它嚴重影響著英語口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交際作用。要想克服英語口語學習中的焦慮心理,需要不斷從教育體制改革、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改進等方面進行努力,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擺脫焦慮情緒的困擾,全面提高英語口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曉波.交際教學法與英語教學[J].教學大世界,2012(11):22-23.
[2]李騰騰.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3(21):125-126.
[3]卿青.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的語言焦慮對策研究[J].神州教育,2013(09):119-119.
[4]張靜.大學英語口語教材編寫技巧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8(03):80-83.
[5]周翠紅.淺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2(28):112-113.
[6]李淑萍.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J].學周刊,2012(04): 35-35.
[7]王亞.英文報刊教學降低高職學生英語口語焦慮的實證研究[J].科教導版,2014,0(12):88-89.
[8]王越.克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口語焦慮的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高教論壇,2014(0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