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英
【摘 要】針對目前中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的脫節現象,本文從教學思維、教學定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等五個方面對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進行了創新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 教學方法 創新 教學思維 教學方法
我國經濟社會近10年來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力資源管理也在適應中求變,在變化中求新,中職培養的人力資源專業人才要適應企業和社會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重新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定位對中職院校來說就很有必要,并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研究與實踐。
一、創新教學思維
心理學認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動機,學生只有具備強烈的創新欲望,才能主動思考,所以激發學生創新欲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第一步。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總是與創造性活動相聯系,因此,在課堂中應盡量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例如開展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活動。
二、教師角色轉換
在人力資源管理課堂教學中,傳統觀點認為教師是講授者。然而,這種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模式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也不利于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因此,教師應將角色轉換為組織者、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大膽嘗試親驗性教學法,為學生創造一種能有效表達自己想法、容納別人想法的氛圍,從而形成整體互動的課堂。
三、豐富教學方法
(一)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最常用的有三種方法:
1.案例教學。選取的案例覆蓋要合理,既要有代表性與分析價值,又能夠反映當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真實情景。如在勞資關系協商與談判技能模塊教學中,教師可選取若干企業勞資糾紛的典型案例,指導學生扮演勞資雙方,組織學生協商談判,從而使案例教學更具有實踐性。
2.情景模擬教學。在情景模擬教學中,學生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起組織、指導的作用。情景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仿真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自覺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從而達到綜合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目的。
3.專家講座。針對相關章節的內容,留出2~4課時的時間,請本土知名企業或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資深從業人員到課堂講解相關內容。專業人士實際的工作方法與從業經驗可以讓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有比較深的認識,從而拉近理論與實際的距離。
(二)實踐教學的多樣化
首先是校內實踐。建立人力資源專業實訓室,在實訓室里通過創設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接近實際工作或生活的場景,讓學生在其中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解決和處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實踐能力。
其次是校外的社會實踐。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實習基地的選擇,基地企業要真正懂得人力資源管理并且能較好地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2)秉承“互利互惠、雙向受益”的原則,為企業多辦實事、辦好實事,如做好人才輸送工作、智力和信息支持工作、員工培訓和學歷教育工作等;(3)實習的內容可以集中在招聘流程、簡歷篩選、初試旁聽、培訓流程、薪酬福利與績效管理流程、社會保險辦理程序、企業文化、人際交往技能的學習等方面;(4)對于實習形式,學校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崗位實習,可以與企業協商后,采用參觀考察、在基地聽講座與答疑等靈活多變的形式。
四、革新教學手段
第一,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來編制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課件,這相比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節省了時間,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選擇適當的人力資源管理軟件。首先應考慮其通用性,選擇未來2~3年內國內企業仍能使用的、市場前景好的軟件。其次是要保證專業性和應用性,要契合當前企業的實際管理現狀,幫助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可以引入多種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模塊,讓學生體會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方式,體會軟件與理論的差異,使學生能以理論為依據,熟練掌握企業人力資源軟件的操作方法。
第三,建立課程互動教學網站。為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和鞏固其所學內容,可以通過建設本課程的專業學習網站,實施課程網上教學,方便學生課后復習與預習。專業學習網站應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網上案例庫、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網上互動教學主頁及相關輔助鏈接(習題庫、資料庫、網上考試系統)等。通過建立專業的學習網站,使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能夠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增強學生課后預習、復習、自習的能力,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主動權。
第四,設立網上案例論壇。為學生與多方人士交流案例、分析心得、了解企業的經營運作提供了平臺。學生在瀏覽相關章節的案例后可到論壇上與大家進行案例分析交流,這樣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又可以克服學生無工作經驗導致案例分析不深入的弊端。同時,還可以做一些管理方面的改進,如每月規定一個時間,聘請一位有相關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人士做版主,引導大家就有關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
五、教學管理的科學化
績效考核科學與否對于教師積極性的發揮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要設置科學、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標進行考核。對于教學效果好的教師要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而對于那些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效果差又不愿意調整的教師要進行批評和懲罰。只有教師的付出得到肯定和回報時,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才能被有效激發。
【參考文獻】
[1]許紅華.基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模式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09):100-101.
[2]魏曉彤.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人力資源管理教學[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6,15(02):27-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