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方衛
摘 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促進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從產業集群的角度研究如何通過產業集群建設來增強縣域經濟的發展潛力和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縣域經濟得以持續、快速、有效的發展。
關鍵詞:縣域經濟;建設;產業集群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6-0055-03
縣域經濟作為區域經濟的主體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對于促進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新時代下,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提高占我國人口70%左右農民生活水平的關鍵,是關系到我國擴大內需的政策能否取得徹底成功的關鍵,也是實現我國下一步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對于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各地亦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路,如進一步加大市場化的改革力度、加強人才開發等等。但各種思路總體上缺乏有助于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優勢的形成。本文將從產業集群的角度研究如何通過產業集群建設來增強縣域經濟的發展潛力和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縣域經濟得以持續、快速、有效地發展。
一、產業集群的建設
產業集群是二次大戰以后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始形成的,并得到迅速發展。它是由大量關聯企業、行業協會等按照一定的聯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所形成。
最初,產業集群的形成大多是自發的,即在某一地區先由數個生產類似產品企業的存在,逐步帶動原輔材料供應商、零部件生產商的發展;在形成規模后,通過集聚效應,吸引更多的同類企業進入該地區,并推動相應研發中心、信息咨詢公司等配套服務機構的形成,使該地區產業呈良性發展,逐漸形成集群。隨著產業分工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初步形成,如何建設適合本地經濟發展的產業集群是關系到縣域經濟能否實現快速有效增長的關鍵。
按照產業集群的特點,將其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傳統產業為主形成的集群;二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形成的集群;三是以資本與技術結合型產業為主形成的集群。任何一種產業集群都需要特定的外部環境來促進其形成和發展,比如以傳統產業為主形成的集群更多關注已有優勢產業的繼承、自然環境以及交通運輸等方面。而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形成的集群則將注意力更多放在創新氛圍、人才供應保證、信息交流等方面。具體到某一縣域要想自發產生一個產業集群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按照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尋找自己的比較優勢,從比較優勢出發來建設產業集群。
1.形成和挖掘自身的比較優勢。形成和挖掘自身的比較優勢是產業集群建設的前提,只有找準比較優勢、順勢利導,才能促使同類企業得以逐步建立和發展,并由點及面,進而形成較大的產業集群。那種好大喜功、不顧當地實際情況、靠“拉郎配”產生的企業大集合,是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集群的。
2.加強各級政府在產業集群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在基礎設施保障、制度建設、人才開發與管理等方面存在較強的外部效應。因此,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可以彌補市場的部分失靈。從而為企業提供較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并促使企業按照政府的產業集群建設規劃進行投資。
3.鼓勵產業集群內企業加強相互合作。一是可以成立專項研究基金。在政府主導下有集群內的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研究基金,對產業集群內大家共同關心的工藝、先導技術進行前瞻性研究,并且研究成果在產業集群內進行共享。二是政府可以設立專項獎勵基金。對在產業集群的建設、發展以及共享中有突出貢獻的企業進行專項獎勵,鼓勵大家積極進行合作,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而群策群力。
二、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促進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為此,各地區紛紛出臺各種政策、措施來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并期望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能實現縣域經濟在新一輪的增長過程中搶占制高點,為縣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現有的經驗看,很多縣在發展過程中,往往一開始速度很快,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就出現速度下降、經濟效益下滑等現象。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制約經濟發展的深層因素未得到有效合理地解決,使得縣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遭遇瓶頸。其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度建設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有反作用,這句話在縣域經濟建設和發展中同樣適用。一些先進縣域經濟地區正是通過制度建設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并且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實現制度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協調從而實現經濟發展的持續和穩定。因此對于那些希望縣域經濟能實現新的突破的地區來講,加強制度建設,調動一切能調動的市場力量,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
2.產業結構調整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目前,制約大多數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產業結構類似。各縣不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只要看到其他縣在某一產業建設上成功了,自己也就跟著建設什么。由于在發展上沒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時間久了,造成經濟發展增長乏力。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然途徑之一就是產業結構調整。只有產業結構調整到位,才能保證在市場競爭中確立當地特有的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3.技術進步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傳統的通過投資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地區經濟發展可持續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術發展水平高低所決定的。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是技術進步,只有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縣域經濟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同時也只有以技術為基礎,縣域經濟才能有效實現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升級,從而幫助實現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成功超越。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的基礎和保證,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因此,在面對諸多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因素時,必須結合當地實際狀況,尋找一條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的特有之路。
三、產業集群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探析
建設產業集群是為了有效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并克服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而產業集群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關鍵在于有助于縣域經濟競爭優勢的形成,即產業集群對縣域經濟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1.有利于加強制度創新。通過產業集群的建設,可以防止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制度制約。很多縣在推動經濟發展的早期,通過技術、勞動、資本等要素投入,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到一定階段后,卻出現為了部門利益而相互牽扯、推諉,經濟發展甚至出現停滯等各種問題。其中的關鍵原因在于制度建設沒有跟上。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發展的深入,必然出現在征地、人員安排以及資源分配等方面的問題。由于缺乏合理、規范的制度作為保障,使政府在處理企業發展、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矛盾時無章可依,因人而定。最終使得矛盾無法調和,甚至出現企業搬遷到其他地區,嚴重損害當地經濟建設的形象并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加強當地產業集群建設可以對以上行為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因為產業集群的建設與發展與普通的開發區建設有著較大的不同,普通開發區建設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資金的引進和到位上,至于企業之間是否有協作關系、是否會產生協同效應等并無明確要求。因此,在開發區的建設上就會出現急功近利的思路。而產業集群建設從培育到成熟最短也需要數年時間,長的話則需要十幾、二十年。在如此長的發展和成長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制度建設做保證,產業集群的發展必定會困難重重。所以,縣域經濟從產業集群角度來推動是一條既促進制度建設、發展經濟,又富裕人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可以促進知識的共享。由于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從事具體的經營內容相似程度高,各企業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創新可以產生新的知識,通過定期交流,可以幫助促進不同企業間員工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生產效率的提升依賴于員工技能的不斷增長。同時通過知識的共享可以促進組織架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相互借鑒,促進大家一起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生產效率。
3.有利于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主要來自于以下兩方面的推動:一是企業內部環境的推動。通過改善管理制度、創新意識、激勵方式等手段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二是企業外部競爭的推動。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創新潛力才會被充分挖掘。由于產業集群內的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客戶具有較大的相似性,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就必須時刻將創新擺在發展的首要環節。同時在外部競爭壓力的促使下,反過來必須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創新體制,使創新成為企業的一種自發行為,幫助企業更好地成長。
4.有利于縣域經濟品牌的創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面臨的競爭和不確定性都大幅提高,因此在投資時企業就必須對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慎重選擇。而一個成功的產業集群可以起到有效的廣告示范效應,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進行投資。比如南通疊石橋的家紡產業集群,由于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外來資本進入,推動家紡產業的進一步集聚和結構升級。同時隨著產業集群的成熟和規模的擴大,會吸引大量服務行業比如金融、物流等加入,使產業集群真正具備起自我完善、自我造血的強大功能,從而樹立起縣域經濟的品牌。
總之,實現縣域經濟持續、快速、有效發展是一個長期工程,而建設好產業集群同樣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堅持。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門實事求是,從點點滴滴的基礎工作做起。只有當產業集群真正形成并能有效促進經濟發展時,縣域經濟才能長久保持競爭優勢,并有利于經濟健康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麗炯.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河南省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49-52.
[2] 成麗,趙禮強,張波.以產業集群促進沈陽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5,(5):44-46.
[3] 邢曉娟.論產業園區建設與縣域經濟的發展[J].邢臺學院學報,2014,(6):67-69.
[4] 劉傳巖.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探究[J].特區經濟,2006,(12):328-329.
[5] 劉再興.區域經濟理論與方法:第2版[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7.
Abstract: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s the important pat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djust th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peoples living level.This article will from industrial cluster to study how to construct industrial cluster to enhance the potentiality of county economy and core competence .And it will promote the county economy to get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t quick and efficient.
Key words:county economy;construct;industrial cluster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