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忠
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語文課堂不論是教學模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也發現,多數教師重視了對學生進行“說”“讀”“寫”的訓練,而對學生傾聽習慣與能力的培養重視不足。學生學會傾聽,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會開啟智慧的火花,更好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也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扎實。為此,我們應該立足語文課堂,創設良好的傾聽環境,落實傾聽訓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和能力。
一、創設傾聽環境,培養傾聽習慣
1. 創設良好的傾聽環境。給學生一個安靜的課堂環境,是培養良好傾聽習慣的前提。但有的學校周邊環境不夠好,街道、馬路上、建筑工地的各種聲音充斥著師生的雙耳,學生無法安心上課。有些學校的班生數比較多,教師用上了“小蜜蜂”、話筒等擴音設備上課,有的因為麥克風音量太大,學生得捂著耳朵聽課,顯得煩躁不安。學校應排除各種干擾,創造條件,為學生創設寧靜的課堂教學環境。學校選址要考慮環境位置的合理性,學校的各種活動要合理調配時間和場所,教師在課堂上要適當控制授課的音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上課環境,以促進學生養成靜心聽課的好習慣。
2. 教師要做傾聽的榜樣。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生心中的偶像,其一舉一動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要學生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參與者,要從“說話的強者”變為積極的“傾聽者”。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結巴,教師都要專心去聽,可偶爾做些提示,但不能打斷學生的發言,更不要在聽的時候做其他的事情。在學生發言有誤時,教師不做簡單的否定,而是滿懷期待的鼓勵,機智地啟發引導,讓學生強烈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和幫助,激起更大的學習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向教師學習,做個忠實的聽眾。
3. 積極評價引導樂于傾聽。正確積極的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手段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恰當地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如,“你看這位同學,眼睛盯著老師,他聽得多認真??!”“你真棒!不僅專心聽,而且指出了別人說話中的不足之處,真是個愛動腦的孩子!”“老師看你聽得特別認真,相信你一定會說得更好!”聽著這些,學生的眼睛亮亮的,更加專注地傾聽別人的發言。總之,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語言鼓勵學生,學生會更加樂于傾聽。
二、落實傾聽訓練,培養傾聽能力
傾聽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能力,傾聽能力的養成有賴于扎實有效的課堂訓練。教師要善于落實傾聽的訓練,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1. 明確聽的要求。課堂上,教師要把傾聽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多,他們表現欲強,多數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缺乏耐心聽別人說,因為他們不知道傾聽也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上常常是一個學生回答問題,其他同學覺得自己沒事可做,就去干別的事情。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先要明確聽的要求:要聽懂別人說了什么,還要在聽的時候發現問題,注意邊聽邊思考,激發思維的火花。教師可以利用教材資源,開展專項訓練。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部分,除了對“說”提出要求外,也對“聽”聽出了要求。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組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我是‘小小推銷員”中對聽的要求是:一個同學介紹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對“顧客”提出的問題,“推銷員”要耐心解答。最后評一評,哪些同學介紹得好。在學生聽之前,教師要給學生提出更加具體的要求:(1)仔細聽,聽明白同學推銷的商品有什么特點、性能;(2)提出你想要了解的問題;(3)聽完后評一評,他哪里說得好,哪些地方說得還不夠;(4)評選出“傾聽之星”。這樣,學生有了明確的傾聽目標,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傾聽對象的語言表述上,就會更加專心地去聽。經過長期的專項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2. 豐富聽的形式。
(1)聽寫訓練。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經常結合所學課文進行聽寫練習。聽寫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選擇一些詞語或一、兩句話進行聽寫,訓練學生對詞語、句子的反應能力,再對學生進行句群的聽寫練習。聽寫要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學生先聽后寫,邊聽邊記,記下再寫,控制聽的遍數,一般聽一到兩次為宜。
(2)聽記訓練。聽記過程是個耳聽、心想、手寫的過程,是訓練學生認真傾聽的好方法。在教學中,要經常開展聽記訓練。教師可將課前幾分鐘作為聽記時間,由教師或學生講故事,其他學生聽。要求學生聽清故事內容,抓住主要情節,訓練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通過聽捕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3)聽讀訓練。讓學生讀書給他人聽,不僅會激發其閱讀興趣,而且對其他同學傾聽能力的培養起著非常直接的作用。聽讀訓練能延長學生聽的持續時間,擴大詞匯量,開啟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聽讀的內容可以是小說、詩歌、童話、新聞、評話、相聲等。實踐證明,每周安排一節聽讀課是很受學生歡迎的,學生樂于傾聽,聽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4)聽說訓練。聽和說是密不可分的有機體。學生傾聽能力如何,傾聽效果怎樣,更多是通過說話表現出來的。有了專注的聽,才會有準確的說,要想說得好,首先要聽得好,所以,把聽和說整合起來是訓練學生傾聽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聽后復述,調動學生有意識聽記的積極性。比如,在課堂上復述教師或同學說過的話:剛才這位同學說了什么,你能再說一遍嗎?當學生聽課走神時,可這樣提醒他們:“等這位同學發言完后,我會請一位同學復述他的話?!边€可以進行聽答訓練,具體做法是:教師口述判斷題或選擇題,讓學生聽后作出判斷或選擇,學會抓住關鍵詞句做針對性的回答。如此進行聽說訓練,可以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檢驗聽的效果,提高聽的能力。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多大呀。培養小學生們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是語文教師應盡的一份責任。學會傾聽,讓活潑可愛的學生增添一種恬靜的美;學會傾聽,讓我們充滿生機的課堂積蓄一份智慧的美。用我們的心去喚醒學生聰慧的耳朵吧,讓他們真正掌握傾聽這把金鑰匙。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侯縣上街小學學區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