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偉
摘 要:“綜合與實踐”這一領域是以一系列問題為載體,綜合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數字編碼的教學屬于“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是積累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載體。
關鍵詞:“綜合與實踐”;創設問題;綜合運用;活動操作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 指出:“綜合與實踐”的實施是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綜合與實踐”的學習活動,落實《新課標2011年版》既定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維度的整體目標,促進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下面以《數字編碼》為例來談談我的教學實踐經驗。
一、學習內容分析
“數字編碼”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本課讓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如學籍號、身份證)的觀察、比較、猜測、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規則與方法,學會運用數字進行設計編碼,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編碼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及簡潔、規范、唯一等特性,感受編碼的用處,掌握編碼的意義和結構,體驗編碼是為了需要而編。
二、學習目標分析
1.通過編制學號的實踐活動經歷規則的建立過程,感受規則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2.通過對身份證號碼結構與含義的了解,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初步學會編碼。
3.體會數學在表達、交流、傳遞信息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符號思想。
三、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試著學習運用數字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學難點
學生如何在辨析、實踐中逐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廣泛應用。
五、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置沖突 “思”規則
【環節一】老師在課的一開始就引入了這樣的一個情境:我們學校三年級舉行了口算比賽,請大家幫助三(4)班的數學老師登記口算成績。老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個班上的花名表,然后不緊不慢地念起來。由于不熟悉這些同學,現場的學生紛紛抱怨起來,念了幾個名字之后,老師問大家:有什么問題嗎?生:老師不按照花名表的順序念,我們一下找不到。師:你們覺得怎么就可以很快找到同學的名字呢?生:要不你按學號念吧,這樣找起來比較方便。老師按照學號念,大家很快都找到了相對應的學生成績。課堂上,學生有兩次記錄的體驗,第一次的感受和第二次的感受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第一次按名字找,很難;第二次按學號找,很容易。這兩次看上去簡單卻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活動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感受到編碼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為下面的進一步研究做了很好的鋪墊。
【設計意圖】設置沖突,“思”規則的價值,這樣的設計直切研究的主題,順暢、流利,既教會了孩子們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現象,又激發了學生研究問題的好奇與好勝心理。
(二)身邊實例“明”規則
老師在這個環節里為學生安排了一個活動:
活動:編一編
廣州友誼賓館有兩幢客房大樓,一幢有 8 層,另一幢有 10層。每幢大樓每層都有20個房間。如果請你來編門牌號,你會怎么編呢?
生:30302、40501。生:10201、20901。生:我能看懂第二位同學的,1 是8 層的那幢樓房,02表示 2 層,01 表示第一個房間。另外一個是……師:再看看這兩幢樓房的有關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呢?對于第一位同學出示的 30402 和40701,大家有什么看法呢?生:這個賓館只有兩幢樓房,你為什么要編 3、4 呢?同學們交流,按照編碼說明書說一說,究竟哪種方法更合理……
【設計意圖】在學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編碼的知識之后,老師不是簡單地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去機械訓練,而是將知識融于解決自己身邊問題中來,通過學生自己為自己編學號和為兩幢不同樓層數的樓房編房間號兩個活動,再次讓學生把數字編碼的好處以及編碼時要注意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予理解和強化。讓學生親身感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協作中互補,感受到合作交流學習的重要,使學生用積極的情感來學習數學。
本節課,滲透了多種數學思想方法:知道數字符號可以編碼,表示各種信息,滲透了符號化的思想;讓學生體會身份證號是按照省、市、區縣的行政地域來劃分的,體會分類思想的實際應用;同時身份證的編制也體現了一一對應的思想,即一個公民對應一個號碼。縱觀整個教學過程,老師通過設計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數字編碼的形成過程,探索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操作和運用中體會和感知數字編碼的簡潔性、統一性和唯一性;在“思”規則、“創”規則、“明”規則等活動中理解和感悟數字編碼的應用價值,把握數學的本質。總之,數學雖然是嚴謹的。但數學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應運而生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條件,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手段,需要教師不斷去研究、去探索、去創造,使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張丹,白水瀟.課程標準案例式導讀與學習內容要點[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秀月.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學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4(3).
[3]肖延華.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策略[J].新課程: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