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輝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發生改變,尤其是近些年來,教育部門著重培養全面的素質型人才,“語文核心價值”理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關鍵詞:小學課文教學;語文核心價值;基本特征
在近期的課程改革方案中,語文核心價值被提到小學語文學科教育的討論中來。語文核心價值觀在最早被提出的時候針對的是中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尤其是語文閱讀板塊的教學。本文將綜合中學語文教學思想的精髓,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來對小學課文教學“語文核心價值”的基本特征做簡要探討。
一、點面結合,相互配合
“語文核心價值”主要是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老師的傳授,能夠將其精華體現在課本內容中去,而書本內容中的“語文核心價值”也是根據其在整體內容中的思想比重,來決定其在整本教材中的位置。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課過程中,主要涉及的是對字和詞的教授。并且新課標的教學方案中也表明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就是對語文文字的運用。所以在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孩子們識字、寫字之外,還應該教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一些能夠表達出語文核心價值的詞語或語句來讓孩子們學習組句、構詞等知識。
比如說,西師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葡萄溝》的教授之前,就可以安排孩子們進行課前的預習,然后安排孩子們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尤其是對于一些維吾爾族人民的熱情描寫,摘出一些重點的詞句讓孩子們模仿學習,進而加深孩子們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以及對葡萄溝美麗景色的憧憬。這些都是語文教學活動中核心價值的體現。而在日常小學生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對于詞句的運用和搭配不再是對于一個方面的運用,主要是由于語文的核心價值觀在很多方面是由多個點組成的一個面,所以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們把教材中的知識點吃透,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學習活動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二、理論結合實際
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的智力發育還不完善,所以對于知識的把握也不是很全面,在理解上也會有所欠缺。所以這個時候教師應該著重對孩子的基本功進行培養。而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要強很多,所以在對他們的教學活動中就應該多個層次相結合,同時也將相對獨立的教學方法傳授給他們,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形成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綜合以上,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應該結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訂適合其身心年齡的學習方案。只有通過合理的教學,才能將語文學科內容中的核心思想傳遞給學生。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語文核心價值”并不是一個學科術語,實則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方法。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一般都更加關注孩子們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考試進行的。
比如,在西師版的小學語文教程中,對于一些藝術表現形式的教授,老師一般都是采取傳統的講解灌輸的方法,但這樣的死板性教學已經遠遠背離了最初語文學科的教學初衷。在語文核心價值中,語文教學要通過一定的疏導讓孩子們自己能夠掌握一些語言知識,進而來對語言文化有著自己的理解。在這里對于思維能力稍差的小學生來說,小學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書本或是教材內容學習之后,能夠形成自己的學習感悟。也可以讓孩子們自由地進行交流,擴展其思維,更好地發揮小學課文教學的作用。
三、課文教學不是唯一目的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強,其注意力也很難長時間地集中,所以短短的一節課時間很難將所有需要的知識點都講到,甚至對于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教師也只能是做出一定的取舍,所以在其教學活動中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將這節課的核心內容理出來。在課文的主要知識點被梳理出來之后,這些就將成為語文課堂上關注的重心,而老師的教學任務就是讓孩子們在學會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到語文的核心價值,所以在對孩子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也應該要重視其人文素質教育。
比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中,文章的主要語言都是描繪景物的生機勃勃,其中也有針對不同的季節,對小興安嶺景物的不同描繪。老師在對課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教導孩子們多留意身邊四季的變化,然后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組織語言,來進行自我創作。
總之,由于新課標的改革,各個學科的教育模式都有所變化。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尤其是小學語文,其教育模式的改變尤其受到各界的關注。語文核心價值的核心又是蘊藏在課文教學活動中,所以,對于學科教育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葛維春.本色課堂彰顯語文核心價值:鄭桂華《安塞腰鼓》教學案例評析[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9).
[2]袁健.追求語文核心價值與獲得分數可以不矛盾[J].語文教學通訊,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