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剛
摘 要: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作業是實現“高分”與“高升學率”的保障,過量的家庭作業擠占了學生正常的休息時間。但是這些所謂的家庭作業,是否真的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呢?經調查發現家庭作業的內容沒有層次性,形式單一,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類作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應試訓練色彩濃厚,失去了作業應發揮的創造性、探究性的作用,更談不上人文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活動的空間,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鑒于此,我國教育部門必須采取相關措施,比如,引導學校教育工作者設計出合理有效的家庭作業,合理配置中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真正達到減負的效果。采用了文獻法、調查法、訪談法對家庭作業的現狀進行了解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啟示,有助于教師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對家庭作業進行再認識。
關鍵詞:中學生;家庭作業;學習能力
一、引言
1.研究問題的起源
近期曾登出一位小學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而反思家庭作業的合理性的報告,題為“想說愛你不容易”,文中寫到家庭作業的種種問題,在這些重復機械的家庭作業的壓迫之下,學生變成了“小駝背”“小眼鏡”“小野貓”。這些現象不得不令人深思,學生的這些付出值得嗎?家庭作業的布置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教學內容的延伸,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措施。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而在新課程理念下,傳統的作業形式已不再適合學生的需求,所以必須對作業的類型、方法和作業批改的方法,家長的參與方式進行改革,使它成為學生張揚個性的又一個舞臺。
2.研究的目的意義
(1)推動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完善
家庭作業是教學內容的延伸,根據遺忘規律及時地鞏固對人們的記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的教學體系中,一直都比較重視教師的“教”,教學被限定在課堂的研究上,把學生的學習看做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必然,使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重視自己的教學方法的應用,而幾乎沒有去重視在教學活動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學生的學習過程。然而家庭作業這一過程的完善和提升恰恰意味著對學生學習的鞏固和升華,更是對整個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完善的推動。
(2)形成教育合力,促進教育發展
雖然目前已經有了對中學生家庭作業的研究,但是并沒有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家庭作業一直都是一個被忽視的領域。所以,本人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研究,引起人們對中學生家庭作業的重視,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加固和完善我們的教育體系中的每一個環節。使得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方法,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保證。
3.研究思路
家庭作業是學生利用在家自習的時間完成由教師布置的作業,顯然家庭作業質量的提升要圍繞教師、家長、學生三個主體展開,我首先通過查閱文獻了解前人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成果,然后結合調查和訪談的情況,了解到家庭作業的現狀,并根據相關理論與調查分析,得出了一些自己對優化作業設計的思考。
4.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本次研究主要是初一年級和初二年級的學生,選擇這兩個年級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年級與初三年級相比沒有升學的壓力,更能體現作業對學習的影響力。
二、文獻綜述
1.家庭作業的內涵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作業這一詞的界定仍存在很大的分歧,大致有以下兩種觀點:一部分專家和學者認為作業通常是學校規定的在課余時間之外,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學習活動;臺灣學者陳龍安認為作業是一種學生課外生活的創造性的活動;筆者認為:作業是教師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給學生布置的實踐性活動,而家庭作業即學生利用在家自習的時間完成由教師布置的
作業。
2.家庭作業的類型
美國的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學生的家庭作業要具有真實感、對話性、重質量、親和力、資源化、有價值。他們認為一份成功的家庭作業主要取決于作業布置的類型和質量。
3.國外有關家庭作業研究狀況
國外學者對家庭作業的量、家庭作業的類型、家庭作業的作用、家庭作業的目的以及家長在家庭作業中的作用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的研究,其結論和觀點是建立在科學心理學和現代教學設計理論的基礎上的,而且其研究的實證性較強。但是,國外的研究很少涉及中學生家庭作業的研究分析。
4.國內有關家庭作業研究狀況
目前,國內對于家庭作業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大眾“減負”呼聲中,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表面博弈中,總體研究是有限的,尤其是實證研究更顯不足。研究的理論視野和領域比較狹窄,程度粗淺,現實針對性有待增強,缺乏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有力支撐,多為一些感性的認識和基于感性的零星實驗,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求。
三、國家教育部門有關中學生家庭作業的規定
在舉國上下都在為減輕學生負擔而歡呼的今天,我國教育部門對中學生家庭作業的量也做出明確的規定。2000年年初,教育部門發出的《關于在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中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準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之內,初中不超過1.5小時。雖然這個文件頒布至今,已有十五年之久,但是廣大中學生的書面作業量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多教師不顧文件的相關規定一意孤行,甚至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把作業當作學校減少工作量的手段,據調查發現,有近45%的小學六年級學生在作業上花費的時間是2~3小時,35%的初中生需要3~4小時,25%的高中生要花至少3.5小時才能完成作業。
參考文獻:
[1]李學書.國內外家庭作業比較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9(10).
[2]Xu,J.purpoes for doing homework reported by middle and high s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5(99):45-46.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談振華.課堂教學理論讀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123.
[5]任寶貴.美國家庭作業幫助體系的構建及啟示[J].國際視野,2007(3).
[6]Harris cooper.Homework for all in moderation[J].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3.
[7]趙世康.適度法:關于布置和處理學生作業的幾個問題[J].學科教育,1998(5).
[8]朱仲敏.美國中小學家庭作業目的的定位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3):37-39.
[9]丁琳,葉立軍.中美中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比較研究[J].教育探索,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