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婷

摘 要:根據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理論可知,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自信心、焦慮和自我概念等,這些情感因素和英語語音學習有著密切的聯系。本研究以浙江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為例,通過抽樣調查和統計學軟件分析了情感因素對高職新生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并就語音教學中如何利用這些情感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情感過濾假說;情感因素;英語語音;統計學;高職新生
一、引言
Stern認為, 發音學習雖然只是外語學習的一部分, 但是初學階段的發音學得好壞對以后的整個外語學習會產生關鍵而深遠的影響[1]。由此可見,打好英語語音基礎對英語專業學生來說尤其重要。本研究以問卷的形式,抽樣調查了浙江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研究情感因素對高職院校新生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
二、影響語音學習的情感因素
根據美國學者克拉申的“輸入假說”,人們習得語言的唯一途徑是通過獲得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有了合適的大量輸入,并不等于學習者就可以學好目的語了,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還要受許多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吸收”[2]??死晏岢龅那楦羞^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認為,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受許多情感因素的影響,這些情感因素包括動機、自信心、焦慮和自我概念等[3]。
情感過濾的高低將影響語言學習者可理解性輸入的吸收。王初明指出,語音雖然只是英語學習的一部分,但相對于聽、讀、寫、語法、詞匯等英語技能和知識的作用,語音對英語自我概念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深層原因是包括自我概念在內的情感因素在起作用[4]。
三、關于高職院校新生英語語音學習情況的研究
(一)研究對象
此次問卷調查對象為浙江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男生12人,女生84人,年齡為18-20周歲。
(二)研究工具與分析過程
2015年12月,126名浙江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英語專業大一新生參與了此次問卷調查,問卷的目的是研究情感因素對高職新生的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此次分發問卷126份,有效問卷96份。該問卷采用的研究工具是E. Horwitz et al.研制的“外語課堂焦慮感量表”(FLCAS)[5]。考慮到該量表與英語課堂的情感因素有關,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所以選為此次研究的測量工具。FLCAS是一份英文調查問卷[6],為了排除英文問卷理解上的干擾,作者將原問卷翻譯成了中文,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度。本問卷共20道題,涉及情感因素的四個方面:自我概念、動機態度、學習焦慮感和交流焦慮感,目的是調查學生在不同情景下的實際感受。
本問卷要求被調查者在5個選項中選擇最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一項,選項依次為“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問卷總分100分,根據選項從左至右順序得分依次為5、4、3、2、1分,學生所得分數越高表明焦慮度越高。問卷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情感因素中的自我概念、動機態度和交流焦慮感占比均超過26%,表明高職學生在這三個方面都存在問題。其中交流焦慮感所占比例最高、得分最高,說明學生存在英語交流障礙。學習焦慮感得分最低、所占比例最低,為20.1%,表明高職學生的語音學習焦慮感偏低。
第1-5題表明學生相信自己的語音水平,但是在語音語調發音方面不夠自信,對自我概念認識不清;第6-10題表明學生對語音學習的態度積極主觀,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學習計劃上,學習動機不強;第11-15題表明學生語音學習心態樂觀,沒有明顯的學習焦慮感;第16-20題表明學生在進行英語發音時有緊張情緒,存在交流焦慮感。
綜上所述,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高職學生對自己的英語語音學習心態樂觀,但是自我概念認識混淆,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焦慮感不明顯,存在交流焦慮感,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英語語音學習。
四、總結
情感因素和英語語音學習有著密切的聯系,情感過濾越低,可理解性輸入經過有效吸收后就能轉化為學習者的語言能力。英語語音學習過程漫長,高職院校教師在語音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情感過濾理論,多創造機會引導學生自我概念的養成,激發學生語音學習興趣和動機,在活動中減少語音交流焦慮感,并適當增加語音學習焦慮感,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語音水平,打下扎實的語音基礎。
[參考文獻]
[1] Stern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UP. 1989.
[2]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31.
[3] 王初明. 自我概念與外語語音學習假設[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
[4] Horwitz, E. K., Horwtiz, M. B., & Cope, 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70): 125-132.
[5] 唐蜜. 高職院校學生典型語音錯誤成因及對策研究[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 2010:74-76.
[6] 姚晶. 非英語專業新生英語語音錯誤矯正及語音知識構建模式初探[D]. 重慶:重慶大學,2011:24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 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