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 劉偉
【案例背景】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處于16、17歲且思維活躍、自我意識較強的青少年。由于他們理論知識欠缺,對實驗課興趣較高,根據這一特點,本節課按“互動型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努力創設出輕松、自然、和諧的生態課堂氛圍。
【案例題旨】
“肌內注射”是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是護士必須掌握的常用護理操作之一,也是各種技能考試、技術比武經常選擇的項目,因此,它一直是《護理技術》的教學重點。同時,肌內注射又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護理技術,方法不正確可能會發生折針、損傷坐骨神經等危險,通過本節課學習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肌內注射方法,將會有效避免嚴重損傷的出現,對學生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產生直接影響。本案例研究的主要問題有:
(1)如何更好地掌握肌內注射的常用部位。
(2)在臀部模型上正確進行臀大肌注射定位。
(3)通過分組練習培養互助精神,開展合作學習。掌握注射手法,并學會減輕疼痛的護理方法。
(4)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態度認真、一絲不茍,培養學生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高尚品德。
【案例實錄】
本節課以操作為主,地點選在示范教室上,示范教室的布局設施是模仿真實的病房設計的,營造一個職業環境。利用理論講授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師演示、學生回示、分組練習等教學手段,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形象,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學開場片段
師:請問同學們生過病、打過針嗎?
生:打過針。
師:恭喜大家,給你們打針的護士都是合格的護士,因為你們現在都健康地在這里學習。請大家看一組圖片(多媒體課件——由于肌內注射不當引起坐骨神經損傷的案例)。
生:(表情驚愕)
師:這是一個8歲的孩子,本應該活蹦亂跳,可是現在卻躺在床上不能站立,下肢肌肉全部萎縮。
生:那怎樣才能避免坐骨神經損傷呢?
師:這位同學問得好,由于注射不當,給病人造成了終身遺憾。護士自己也可能因此惹上官司,同時要受到良心的譴責。但是,如果今天我們掌握了肌內注射的定位方法和注射方法,上面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重點是臀大肌肌內注射的定位方法——十字法和連線法。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骨盆模型了解幾個解剖位置:髂前上棘、髂嵴最高點、尾骨、臀裂頂點。然后引導學生在自己身上摸到這幾個位置,或者同桌之間相互定位,髂前上棘很容易摸到,髂嵴最高點相對來說較難摸到,可以告訴學生先摸到脊椎,向左或者向右距離10公分處的髂嵴上緣,即是髂嵴最高點。確定這幾個位置后,再看平面畫圖,可以清晰看出臀大肌肌內注射的位置,同時可以看到坐骨神經的走向。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避免在注射中損傷到坐骨神經。接著讓學生觀看多媒體,從播放的錄像中看到真人定位及注射的方法。在講課過程中注意啟發式教學,比如提出問題:肌內注射時為什么要進行定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問題,加深印象。利用理論講授(肌內注射的概念、目的、注射部位)、操作演示結合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形象,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習興趣。
本次的難點是肌內注射的操作手法:左手拇指、食指在消毒區域的外側緣繃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針栓,迅速垂直刺入針梗的2/3,固定注射器,松開左手回抽活塞,確認無回血時,緩慢注入藥物。
授課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工作態度及職業道德素質,具體體現在:講課中直接說明在工作中的注意事項;老師在做示教時,關心學生,動作輕柔,如給學生注射時詢問感覺是否有疼痛感。從細微處入手,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案例分析】
心理環境創設是生態課堂環境創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中職學校生態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構造一個輕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環境,有利于減輕學生心理壓力。通過對生態教學的研究和試用,發現從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能動和諧的同學關系、創造優美和諧利學益智的學習環境三個方面入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發揮學生能動性,培養互助精神,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同時要創造優美自然的校園環境,創設溫馨適宜的教室環境,構造自由和諧的精神環境,這些都對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肌內注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職業角色,首先我選擇了具有職場效應的環境,并且身著美麗的護士服,加上淡淡的妝容,給學生一個美感十足的職場環境,創造了優美自然的學習環境。在分組練習時,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培養互助精神,開展合作學習,使學生在生態和諧的環境中快樂學習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