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雨花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數學課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變式教學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初中數學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適應時代發展潮流,探索變式教育應用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目的.本文以變式教育為基礎,分析了在初中數學中應用變式教育的意義,結合初中教學實例,提出了在初中教學中應用變式教育的具體途徑.
一、變式教學在初中數學中應用現狀
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仍然占據重要地位,變式教學在課堂應用中依舊停留在表面,部分初中數學教師依舊沒有受到變式教育的影響.首先,例題講解不深入,教師依賴數學課本,在例題講解時,只根據課本方法來說明,讓學生對數學解題方式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在考試過程中,只能機械模仿老師解題過程,導致數學成績不理想,同時課本例題只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它屬于基礎類知識,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同學來說,這些課本例題不能很好地激發數學創造性思維;其次,課后練習類型單一,初中老師喜歡在課后布置大量作業,來檢測學生學習情況,但是這些課后練習類型大都類似于課本例題,不具備階梯性和代表性,比如數學老師喜歡布置書本上的配套練習,習題偏于簡單,不能全面測試出學生數學能力.
二、變式教育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變式教育這一新型教學理念逐漸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過程,它有利于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解題能力,提升教學效率.
1.變換課本例題條件,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數學能力
“事半功倍”是教師跟學生共同追求的學習狀態,通過變式教學這種方式,教授學生舉一反三、一題多解的數學解題模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達到最佳學習狀態.比如在學習《一次函數》時,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例題,靈活變化題目條件,提升學生思考能力:
例1 某市主要種植甜橙,2014年全市甜橙種植面積為36萬畝.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從2010年開始,該市甜橙種植面積y(萬畝)隨著時間x(年)逐年成直線上升,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如圖1所示.(1)求y與x之間的函數表達式;(2)該市2013年甜橙種植面積為多少萬畝?
解 (1)由圖象可知函數圖象經過點(2010,34)和(2014,36).
設y與x的函數表達式為y=kx+b,
則2010k+b=34,2014k+b=36,
解得k=12,b=-971.
所以y與x之間的函數表達式為y=12x-971.
(2)令x=2013,
所以y=2013×12-971=35.5(萬畝).
答:該市2013年甜橙種植面積為35.5萬畝.
數學教師在講解完這道例題之后,可以變化其具體條件,利用變式教學拓寬學生解題思路:
變式 某市主要種植甜橙,某年全市甜橙種植面積為36萬畝,比四年前多種植2萬畝.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從該年開始,甜橙種植面積y(萬畝)隨著時間x(年)逐年成直線上升且截距為1/2,求y與x之間的函數表達式.
通過類似的實例,變換例題已知條件,讓學生全面了解一次函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數學思考能力,增進學生數學素養.
2.調換問題角度,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數學能力
變式教學不僅可以變換例題條件,也可以調換問題角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拓寬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成績,比如在概率學習過程中的這個問題:
例2 一個不透明的紙箱中裝有2個藍球(記為藍球1、藍球2),1個綠球,1個粉球,這些球除顏色外都相同,讓學生自由抽取,問:從中任意摸出1個球,恰好摸到綠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 裝有2個藍球、1個綠球、1個粉球,共有4個球,其中1個綠球,則抽到綠球的概率為1/4.
數學老師在講解例題之后,可以讓學生調換角度思考,如:在抽取兩次的情況下,且抽完就把球放進紙箱中,那兩次都抽取到綠球的概率是多少?讓學生從問題入手,發散數學思維,多角度切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不管從哪個方面思考,只要依據同樣的數學規律,就能得到答案.
3.適當增加題目難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數學能力
學生是獨立發展的個體,教師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提供多層次、階梯性變式練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數學能力.比如在教授《統計》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從最簡單的“平均數”入手,讓學生熟知了“平均數”的計算后,再教授中位數、眾數概念.
例3 一組數據3,4,8,6,4,則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組數據的眾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簡到難、由淺到深,變換習題難度,平均數是指數據相加之和除以數據個數,得出平均數為5,眾數是指數據中出現最多的數字4,中位數先要將數據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利排列,即:3,4,4,6,8再找出中間的數字,即4,如果碰到偶數個數,則把中間兩個數相加除以2.
4.總結答題規律,培養學生創造性和發散性思維
數學答題原則:“萬變不離其宗”,指的是教師要利用變式教學總結答題規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二次函數題型,梳理二次函數解題思路.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不要把學生思想禁錮在傳統答題模式中,要多利用變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好奇心.
總而言之,變式教學能提升初中教學有效性,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具體學習情況,初中教師要加大對變式教學的重視程度,開展變式教學探討,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數學教師要在組內合作中討論出多層次變式教學方法,同時,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主動接受變式教學給數學課堂帶來的變化,通過改變課本習題、變換問題角度等變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注意從多角度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教授學生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數學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