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靈岳
近段時間,我在校園散步時碰到幾位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與他們閑聊時無意中提到了學習物理的情況,沒想到與他們的交流卻給了我深深地啟迪和反思.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目標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操作卻存在了一些矛盾,使良好的愿望走地舉步維艱.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想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應當對自己以往運用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并且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此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情景輔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上課聽講的過程中,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地情況.即使在新課標改革的時代下,仍有很多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傾重于數量教學,而忽視了教學的質量,運用的教學方法不夠新穎,講述教學內容的方式常重復,導致學生對學習漸漸失去信心和耐心.教師要改善這種課堂狀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延長學生注意力的時間,應當以激發學生作為教學的主導方向,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學生在這種環境學習,自身的學習壓力也會降低,從而對學習漸漸產生自信心和興趣.情景結合不僅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常用來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手段.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學生實際的生活中采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例子,為學生創設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加強教學內容的現實意義.唯有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教材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同時也促進了教師教學目標的完成.
2.實驗參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初中物理中很多的理論知識,如果教師單憑課堂教學中的講述,學生是不能完全理清其主要的意思,有一種懵懵懂懂的感覺,這也導致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充分的發揮所學知識的主要作用.這也說明,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講述理論知識,應當多開展實驗的教學輔助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而且初中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作為基礎性的一門自然學科,物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知總結和思考得來的.例如在講述滑動變阻器的連接使用時,提到在開關閉合前必須將滑片滑到阻值最大處,否則容易損壞電路.為了加深學生對這個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我用了六節干電池將一個3.8 V的小燈泡、滑動變阻器、開關串聯在一起.隨后根據正常的要求做實驗:閉合開關,緩緩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現燈泡漸漸發亮;當滑片移動一段距離后燈泡突然熄滅了,經檢查燈絲斷了.同樣的為了證明短路的危害,將一根0.7 mm的細鉛筆芯連入電路,當開關一閉合后,發現細鉛筆芯在冒煙.這些實驗都比較直觀、形象的說明了教師要落實的知識點,不僅學生的印象深,他們在今后的操作中也會避免這些違規操作.因此實驗輔助教學不僅會更直接、更具體地幫助學生理解,而且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3.情感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任是在感情基礎上建立的,師生間必須培養一種相互信任的感情,建立一種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就是說,教師要把學生當成朋友.這種教育觀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學生的生理實際,以學生的需要作為教育工作的第一選擇,讓教師的教育措施變成學生心理的渴求,達到相互溝通及教育學生的目的.其實學生非??释c老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教師應善于與學生溝通,懂得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學生,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學生才愿意與老師接近,尊重老師的勞動,愿意向老師袒露自己的心扉.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出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的辦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我想,皮格馬利翁效應,是建立在學生對老師無限的信任下才會神奇的發生的.
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情感培養的方式局限性較小,所采用的方法豐富且多樣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盡量以學生為主,唯有這樣才能充分的發揮和諧學習的作用,讓師生之間的感情升溫.譬如我在課堂上會用鼓勵、贊許的目光對待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參與,講到學生難以理解的某個知識點時,我會以自己的肢體參與(如分析身體上存在的杠桿、分析電動機時用身體代表軸,兩手臂代表線圈,再在身體上將衣服半敞開代表換向器)、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如電流用水流來比、電壓用水壓來類比),這樣無形中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他們也會積極地參與.同時為了顯示平等,我與學生談話時就讓他們坐在我的旁邊,真誠交流.有時候談到物理問題時,也會交流與其它科目的關系及其重要性,使學生感覺到你在真正地關心他(因為你不僅在關心他的物理,也在關心他的其他科目.因此他認為你是真正的在關心他).
4.課后整理,促進知識內化
要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和提高應用能力,教師在課后要經常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或本章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和整理,訓練學生的整理思維過程和思維策略,并通過自我評價、自我贊賞,提高學習信心,逐步養成反思的習慣.這是我們學校一直在落實的措施,也是我校在課改中取得的一項效果不錯的成果.學生在課后運用自己的智慧,分別用思維導圖法、框架法、樹枝法等方法整理自己的收獲,加深了自己對知識的縱向和橫向的聯系,構建了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網絡.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師要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物理漸漸樹立起信心,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情景結合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在課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整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