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衛國
物理是初中重要的科學類學科,它讓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諸多充滿魅力的秘密,但是當物理教學發展到今天,我們會發現物理教學并沒有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快樂,相反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排斥感,他們總是被教師拉扯著進行物理的學習,由此一度使物理課堂呈現出萎靡不振的狀態.隨著新課標改革進程的加快,對物理課程改革的呼聲也愈加的急切,新課標要求初中物理教學應該將學生放在教學的第一位置,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地學習.因此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快樂,我們就必須為學生提供快樂的元素,下面就從三個方面指出物理教學中快樂元素的生成.
一、改善課堂形式,綜合利用多種感官效果
物理學科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綜合運用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物理教學更加崇尚采用以往教學中較為單一的說教方式.如教師往往口若懸河地講解45分鐘,而學生在下面只能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對于讓學生動起手和腦等感官刺激上可以說少之又少,我認為我們單從聽覺和視覺上來進行物理的教學,容易讓學生陷入枯燥聽講的境地,長此以往我們又如何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快樂呢?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在物理教學中綜合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那么學生在學習中也更容易體會到快樂的感覺.
例如教學《力和運動》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通過一大堆的理論概述和案例分析來幫助學生理解本章節的有關概念,但是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僅僅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他們根本不理解概念的由來和運用.于是在教學中我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受到力作用的物體才會運用,沒有受到力作用的物體就不會運動呢?同學們,你們是怎樣認為的呢?”下面的學生立刻炸開了鍋,有的學生認為:“受到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會運動.”有的學生認為:“不受到力作用的物體也可能會運動.”針對學生的不同觀點,我又要求他們可以舉出具體的實例.這時支持第一種觀點的學生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吸盤吸在玻璃上時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但是吸盤沒有運動.”支持第二種觀點的學生也進行了舉例說明:“太空探險的宇航員不受力的作用,但是他們一樣可以運動.”為此這個學生還為我們播放了一段太空探索的視頻.
總之在同一個問題上,每一個學生都大膽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樣以來一堂別開生面的討論課便如火如荼的展開來,學生討論的最后,他們的觀點和看法必然會出現一個較為一致的結論,當然也存在某些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有關內容的學習,學生一定可以學的更加的快樂.
二、改變師生關系,建立民主課堂
縱觀近十幾年的物理教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廣大初中生在物理課堂上都是沉浸在極為壓抑的學習氛圍中,而讓學生產生這種壓抑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一種畸形的師生關系.在這種畸形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沒有真正的尊重自己的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不到保障,我們可以試想當學生的自尊心和基本的地位都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的話,那么學生的學習又何談快樂呢?因此給學生提供平等民主的學習環境才是快樂生成的直接源泉.
所以說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師生的互動環節,盡可能的鼓勵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在聽講中也能夠充分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在學生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時,教師能夠真心實意的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走出學習的困境.如我們都知道電學知識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部分,那么教師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就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不要一味的對學生實施批評教育的手段,讓學生感受到尊嚴受到了損害,及時的心理輔導和學習成果上的肯定可以逐步的恢復和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使師生能夠以朋友的方式和諧相處.
三、改革作業形式,讓學生體驗探究的快樂
傳統作業形式無非就是為學生布置大量的物理習題,讓學生以解決物理問題為主,但是這種傳統的作業形式僅能達到應付考試的目的,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開發和成長起不到任何的效果,所以在現如今的物理課堂上,我強調要改革作業形式,避免學生對作業產生排斥心理.如學習“慣性”概念時,我們都會舉例載有人的客車,在急剎車時人會向后倒,客車剛開始啟動時人會向前倒,這種在教師看來非常簡單的生活現象,在學生的眼中卻并非如此,諸如“不動”、“向左倒”的觀點就會應運而生,面對學生五花八門的觀點,我并沒有一味的給他們解釋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或者是幫助他們統一問題的答案,而是將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親身感受一下“慣性”的感覺,這樣學生的熱情就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在親身經歷之后,這些難題便會迎刃而解.此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會專門為學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業,學生為了完成這些作業就需要走出教室,如學習“噪音的危害和控制”這一節的內容時時,我認為不能單純的讓學生背誦教材上列舉出來的危害和控制的策略,這樣機械的背誦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于是我會給學生布置一個探究性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深入到周圍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整理收集到的數據,然后以書面的形式交上來,這樣學生對知識記憶煩躁感的情緒就會降到最低,同時學生在深入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也會體驗探究所帶來的快樂,久而久之學生對物理的看法就會發生轉變,他們自然而然也會沉浸快樂學習的氛圍中.
綜上所述,快樂教學已經成為了現階段素質教育的核心模式,我們只有讓物理學習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學的快樂,學的高效,才能讓物理教學邁向新的里程碑.當然,物理課堂快樂教學法還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要用心去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爭取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只有在這種和諧的氣氛中,才能充分體現出快樂教學法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