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亮
初中時期的數學學習,是學生一生學習數學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重要階段培養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是幫助學生取得良好數學成績的關鍵.指導學生擁有細致有序審題能力的方法,是教師在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本文分析了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細致有序審題的重要性,著重介紹了教師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獲得細致有序審題能力的方法,希望對廣大師生有所幫助.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認真學習教師教授的內容,教師竭盡全力去教授,他們嘗試各種方法,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實際中,普遍存在學生在審題時急于做題,反復出現審錯題,不明白出題人的意圖,導致數學成績糟糕的情況.為此,學生和教師一直都在為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困惑,筆者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正是學生缺乏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下文便做具體探討.
一、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的重要性
審題能力是指學生在面對數學題目時,對題目所涉及信息的提取和利用的能力,是正確解答題目的關鍵.在初中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做數學題時,往往急于解答,題目未讀完,已經有了解題過程,給出了錯誤的答案,錯失分數,學習成績不理想,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和正確的自我認知意識,陷入學習成績差,不愛學習的惡性循環中,讓家長,教師還有學生自身陷入嚴重的困境.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是做對題目的前提條件和必然條件,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一大法寶,也是每位教師應該教授,每位同學應該獲得的重要學習能力.正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學好細致的審題,什么數學習題也就都不怕了.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其著名的理論三段論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必須有大前提,小前提,才可以得出結論.學習嚴謹的科學,需要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因此在初中的數學學習階段,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審題能力的方法
1.做題前,選擇恰當的題目進行審題練習
在初中的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掌握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習慣,讓學生對新知識有所了解,通過簡單的課堂提問環節,收到學生對新知識的初步反饋,進而為學生設計一些適合的教學題目,通過反復多次的練習,讓學生獲得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教師在選擇數學題目時,需要進行一番研究,如果選擇題目不夠合適,將不利于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甚至會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滑.教師在選擇題目時應做到:第一,選擇的題目應該具有一定的隱含條件(隱含條件不能太偏),引導學生通過審題把隱含條件挖掘出來,為進一步解題創造先決條件.第二,選擇的數學題目難度應與學生當前能力適宜,不能跳躍式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教師所選題目的難度不宜太難,如果太難,會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新的一輪教育體制改革下,現在考試題目難度一般不大,如果教師所選題目難度過大,就會脫離考綱要求,不利于學生們的進一步升學考試.
2.做題時,給予恰當的審題指導
教師在教學課堂上,需要面對不同學習能力和水平的學生,及學生在審題過程中的不同表現,對于這些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給予進一步指導,及時地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逐步獲得自主的審題能力.在之后的學習生涯中以不變應萬變,克服一個個學習生涯中的困難.在進一步引導過程中,對于引導度的問題,教師即要防范“過”又要防范“不及”.所謂“過”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給與的指導過多,讓學生的自主意愿受到限制,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動性受到限制,學習興趣下降,不利于學生審題能力的長久培養,長期發展.所謂的“不及”指的是,教師對學生所涉及的問題不能及時深入的發現、不能做出鞭辟入里的回答,學生的疑惑仍然存在,達不到醍醐灌頂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做題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給予科學,恰當的審題指導.教師要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長遠的理念出發,從用眼觀察,動口朗讀,動手操作,復述題意等基本方法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和學生逐步步入數學學習的殿堂.
3.做題后,引導進行必要的審題回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準確地獲得學生的做題反饋,如多做課堂小測驗,給予分數評定,發現同學們的丟失分數節點.如在解題時,沒有運用限制條件等.引導學生注意此類問題,以及找出同類型,同等級的習題,讓學生反復練習做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在之后課時學習中,合理及時地穿插審題教學的回顧課程.在講授課程時列舉學生審題、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啟發學生自主審題,知錯就改意識,并培養其及時發現自己存在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反復回顧審題、解題的方法,使細致有序的審題成為學生一生的良好習慣.其中基本的方法如用眼觀察、動口朗讀,動手操作,復述題意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反復和學生共同練習,直到每一位學生完全掌握審題方法具備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對于學習能力差、學習水平低、學習速度慢的學生,更要跟進做題后的反饋工作.在教學活動允許的條件下,可以成立專門學習小組、一對一幫助學習小組、細致審題興趣小組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興趣.對進步大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獎勵,運用好激勵理論,逐步提升整個班級的審題能力,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進而提升整個班級的數學學習成績,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在初中的數學教育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十分重要,而且極為關鍵,審題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數學教學中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學生只有擁有較好的審題能力,才能夠充分理解出題目的條件、意圖,進而做對題目,獲得較好的成績,不斷提升數學知識水平.筆者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能投入到培養學生細致有序的審題能力的研究中,為提高我國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水平,做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