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源。在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音樂興趣應持有正確的認識,尤其是興趣作用于學生專業(yè)學習,作用于教師從事于音樂教育教學的積極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學生興趣與學生學習的關系及學生興趣與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關系;教師如何積極培養(yǎng)學生熱愛音樂的興趣;如何正確引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傾向;如何利用學生興趣保持積極努力向上的學習熱情與態(tài)勢,保持與鞏固熱愛自己所選擇的音樂專業(yè)的愛好與拓展,保持自己對音樂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并由此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提高,促進學生學業(yè)的鞏固與發(fā)展,促進教師音樂課堂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效,促進音樂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是值得音樂教師為之思考與探究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興趣;探究;教學
如何上好學生的音樂器樂專業(yè)課;如何讓器樂專業(yè)課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效率達到最高;如何讓音樂器樂教學活動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yè),讓學生始終保持著快樂學習的熱情,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積極性,保持著用之不竭的學習動力;如何讓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讓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達到“不用揚鞭馬自蹄”的學習境界,是擺在音樂器樂專業(yè)教師面前值得為之研究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們每一位從事音樂教育者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所必需思考的問題與實踐的課題。根據(jù)自己在從事管弦樂器圓號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音樂器樂教育教學中要有效地解決好這一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首先要發(fā)揮好,利用好學生熱愛音樂興趣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從心里真正地熱愛和喜歡自己的專業(yè),努力勤奮學習自己的專業(yè),要正確引領學生,讓他們健康成長,其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列寧在他的《紀念卡爾·馬克思》一文中說:“幾何公理要是觸犯了人們的興趣,那也一定會被推翻的”。列寧深刻地揭示出了興趣的積極作用與深刻的意義,而將學生興趣作用于音樂樂器教育教學亦是如此,也可以這樣說,興趣不只是成就學生學習的助推器,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助推器。
一、教師對學生興趣應持有正確的認識
1、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一種后天的個性品質(zhì)
人的生物特征特別是先天素質(zhì),在形成他的興趣方面起著一定作用,但并不是決定性的作用,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們的社會生活條件。人們的興趣是在游戲、勞動和社會活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和形成起來的,興趣不是消極的,不起作用的。如果人們把興趣放在認識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上,那么興趣就會讓人獲得知識,成為擴大自己眼界的一種強大的動力。反之,不把興趣用來真正認識自然界和社會,而是把興趣轉移到其他方面去了,那么興趣就會讓人得不到知識而產(chǎn)生偏見,甚至走向積極的反面。由此可見,興趣也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品質(zhì),這種品質(zhì)表現(xiàn)在對客觀物資世界的特殊反映中,它是人對客體的一種自覺的、積極的充滿熱情的認識傾向,學生的求知興趣也是如此,他們對某一方面的知識好奇或受到影響而產(chǎn)生的興趣起始也表現(xiàn)為是一種積極的充滿熱情的認識傾向。
2、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是由客觀事物的意義引起而產(chǎn)生的肯定的情緒和態(tài)度而形成的
興趣是人在心理上對事物喜好的一種情緒的直接表現(xiàn),是人對客觀事物持有的客觀態(tài)度。例如小足球迷對足球感興趣,一旦家長給他買了足球后,他一定會愛不釋手,即使上課,他也有可能把球放在課桌下用腳踩著,一有活動機會,他就抱著球直奔球場,乃至達到了相當迷戀的程度,這種程度乃至會讓家長擔心孩子會不會因足球而耽誤了學業(yè)。也有的學生迷戀圖書,有時一本內(nèi)容好的書能使他們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詩人對詩歌晚會情有獨鐘;音樂愛好者對音樂會或有關音樂的評論等倍感青睞,有不少人成為球星、樂壇流行歌手、鋼琴家、小提琴家、科學家、電影明星等的追星族,他們把不少明星視著是自己神圣的偶像,這些其實都是興趣所驅(qū)。
3、興趣與人的需要有關,它的產(chǎn)生和形成是以一定的需要為基礎的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有各種各樣的需要,如物資需要、精神需要等等。當某種需要產(chǎn)生時,就會對有關事物發(fā)生興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物資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需要愈加復雜化多樣化,人的興趣也就隨著愈加復雜化多樣化。很多深刻而穩(wěn)固的興趣就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例如社會中出現(xiàn)了出國留學熱,立志要學有所成就需要借鑒外國先進的科學知識,有些人就對學外語也就逐漸地產(chǎn)生了深刻而穩(wěn)固的興趣;籃球運動具有特殊的觀賞性娛樂性,從事這項運動還能強身健體,喜歡的人群眾多,有些人對體育運動情有獨鐘,對籃球運動也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動聽的歌聲,奇妙的器樂演奏效果,有些人對此表現(xiàn)出熱愛傾向,于是便產(chǎn)生了想學習唱歌,學習演奏器樂的興趣。
4、興趣與人的情感發(fā)展也是息息相關的,它的存在與消失與情感共存亡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fā)覺有些人對自己所熱愛的人或物,絕不會因其它不利的因素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情趣和喜好,而有的人的表現(xiàn)卻與之截然相反,對人或物的喜歡度可朝令夕改,可以一段時間愛不釋手,也可以一段時間從高溫突然降低到零度冰點。究其原因,其實都是個人的情感所致,是情感導致了興趣的存在或消失。
由此可見,興趣是以客觀事物的吸引和個人的個性特點與情感為轉移的,但又是受他人、集體、社會的影響的。
對學校教育而言,學生的興趣又常常受到教師的興趣、個性特點的影響。假如這個教師不僅課講得好,他(她)的博學令人折服、個人氣質(zhì)與魅力令人欽佩,那么學生就會對這位老師肅然起敬,對這位老師所講的課特別喜歡,樂于安心聽講,并由此對老師所教的學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把老師視為自己的榜樣,對老師的教導言聽計從,在心里決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自己也成為像老師這樣的人,興趣就在這樣的學生身上由此產(chǎn)生了巨大的動力。另一個方面,學生興趣的形成、鞏固與發(fā)展,又受環(huán)境影響。一個班級的歌詠活動開展得好,那么這個班的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是文娛活動的積極分子,因為班級開展的生動活勃的歌詠常常耳濡目染,熏陶、感染和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由此會讓有些人對歌詠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當然,每個人都有各自成長的過程,但這些過程又都具有相對的共性。例如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個人的勤奮、毅力、深思和濃厚的興趣等。德國的數(shù)學家高斯從小就對數(shù)學感興趣,生物學家達爾文自幼對昆蟲感興趣,這說明興趣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將興趣作用于音樂教育教學,其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鞏固與提高,也使之亦然。
學生對某種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可能是由于某項活動很有意思引起好感而產(chǎn)生了興趣。比如觀看了一場音樂會,或者自己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也許又是某些事物帶有神秘色彩而引起好奇心產(chǎn)生了興趣,比如參觀了科技館,不可思議的機器人讓他覺得實在神奇;也有可能是某種知識與他們一擁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矛盾從而激發(fā)了求知欲由此產(chǎn)生了興趣;有的也許是受家長、親友的感染和影響而對某個方面的知識產(chǎn)生了興趣,比如爺爺是個長期受人敬重的醫(yī)生,表叔是個頗具聲望的鋼琴家,鄰居有位魔術師叔叔,諸如此類等等。但是,一般說來,多數(shù)青少年是在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下,受正確的學習動機支配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這說明學生的興趣雖然有著很大的自發(fā)傾向,但更主要的是要靠教育和培養(yǎng)。
所以,就學校教育而論,對于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鞏固與提升,無論是作為哪一級哪一類學校,哪門學科的教師,都應對學生興趣持有正確的認識,不能無視于學生的興趣,不能把學生的興趣看著是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無關的東西,都應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善于愛護和珍惜學生的興趣,善于積極穩(wěn)固和發(fā)展學生積極健康的興趣,善于影響和引導學生產(chǎn)生對美好事物執(zhí)著追求的興趣,善于幫助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興趣,善于把學生消極的興趣轉化為積極的興趣,善于支持和維護學生的正當興趣,善于欣賞和鼓勵學生的良好興趣,善于創(chuàng)造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發(fā)展興趣的快樂環(huán)境。
二、怎樣將興趣作用于音樂器樂教學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是一種個性的心里特征。學生對音樂器樂的熱愛與迷戀往往都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獲得成功的快感中產(chǎn)生新的興趣,從而又推動音樂器樂學習不斷進步。因此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器樂的興趣,鞏固和拓展學生學習音樂器樂的興趣,讓學生以不斷探索,不斷努力的興趣去保持學習音樂器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貫穿于整個音樂器樂教學過程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任務,也是學生獲得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水平,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
1、情感投入,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器樂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學著作《學論》中說:“親其師,信其道”。言下之意是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就愿意親近老師,才能信任老師,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由此可見,音樂器樂教師亦是如此,除去自身的教學工作之外,應特別注意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深入學生之中了解他們的情趣愛好,善于與學生交朋友,同時對學生學習、生活乃至學生家庭之事都應有所了解,并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這樣那樣的困難與問題,從而增進與學生間的友誼,做他們可以信賴的朋友和知心人,讓他們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度,親近感,從中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在師生之間搭建起一座信息相通,相互信任的橋梁,讓師生間的情感轉化為一種力量和動力,讓學生由衷地從心里熱愛自己的老師,并愿意接受老師的幫助和教育,喜歡聆聽老師的教育和教學,更加熱愛學習音樂,對學習充滿積極性和主動性,充滿強烈的求知欲望,對音樂器樂充滿著濃郁的探索求新的興趣,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教師具有這樣的情感投入。
2、巧妙引導,善于鞏固和拓展學生掌握和運用樂器的興趣
讓學生多聽、多看、多感受音樂是鞏固和發(fā)展學生音樂樂器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聯(lián)系教師、學生與教材的紐帶,更是正面積極引導學生學習音樂器樂的興趣,啟發(fā)學生體會音樂,思考音樂,扎實練好音樂器樂基本功,有效完成器樂專業(yè)學習任務的有效途徑。因此,音樂器樂教師在從事音樂樂器教學活動中,應將讓學生“多聽、多看、多感受”音樂列入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并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列入自己的教學計劃。例如筆者在圓號教學中,堅持在適當?shù)慕虒W時段內(nèi),巧妙插入聆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一起去聽音樂會,讓他們欣賞不同器樂演奏出的不同美妙旋律,現(xiàn)場觀賞與愉悅舞臺表演藝術,讓現(xiàn)場觀眾受音樂感染的氣氛,演奏者精湛的表演藝術,格外動聽的音樂旋律等,引發(fā)出他們對音樂器樂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與好奇,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中自覺接受音樂的熏陶與影響。又如組織學生一道傾聽古典CD,讓他們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在聆聽與欣賞中,教師為他們講解每首古典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意境與意義,講解作者作曲所表達的情感與社會背景,讓他們交流各自的感受與理解,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有趣、自由、快樂、敢于暢所欲言的課堂環(huán)境,讓他們在傾聽與交流之中受到啟迪與領悟,激起他們對音樂器樂的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引發(fā)他們對音樂的熱愛與崇尚,進而鞏固與拓展他們的音樂器樂興趣,對音樂器樂學習將“家長、老師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和“我想學”。
3、聯(lián)系實際,善于將消極興趣轉化為積極興趣
眾所周知,學習音樂器樂是在走一條十分艱苦且難行的路。學生初學伊始,只是對音樂的外在美麗與動人吸引而產(chǎn)生了興趣,而當他一旦選擇了走學習音樂這條路后,現(xiàn)實并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容易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理想與現(xiàn)實在他們的思想中產(chǎn)生了很大的距離與反差,音樂美麗的光環(huán)對他們再不那么耀眼,再不那么令人矚目。學習音樂器樂要練基本功,基本功練習往往都是反復枯燥的練習,而且很多時候自己下了功夫練了許久的曲子,往往還不符合老師的要求,下來還得再反反復復再練,一切都是那么令人乏味與枯燥。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對音樂器樂的熱情與興趣也伴隨著乏味與枯燥的基本功練習逐漸淡化,逐漸退去,再加上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也逐步開始改變對音樂的認識與看法,對音樂的態(tài)度與情感也隨之發(fā)生了逆轉,緊隨著抵觸與排斥情緒的日益增加,昔日對音樂器樂的熱情與興趣也在不斷減弱與退化,積極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為了消極興趣,學習也就再沒有了動力。其表現(xiàn)在對老師的教學與布置的學習任務,往往都是敷衍塞責,課后練習時間得不到保障,完成質(zhì)量差,對家長和老師的告誡持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等等。
面對這樣消極的興趣怎樣進行轉化引導呢?
首先應在思想上幫助學生加強對學業(yè)進行再認識,明確自己的方向和目標,通過觀察、談話、作業(yè)完成情況分析等方法,了解他們?yōu)槭裁床幌矚g音樂器樂學習了?不喜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是一直不喜歡?還是最近才不喜歡?這樣,深入細致地調(diào)查了解清楚學生興趣發(fā)展情況,找到失去信心的原因癥結所在。學生對某種器樂缺乏興趣,感到厭煩,會有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感到自己學習的器樂不好掌握,感到越學越難,學習的曲子抽象難懂,枯燥乏味;
2.教師講解與指導不夠到位,缺乏耐心與生動,沒有吸引力;
3.學習器樂還課完成情況連續(xù)受到老師批評,長期受到不好的評價;
4.學習目的不明確,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位置;
5.學生懷疑自己缺乏學習某一器樂的能力;
6.深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
教師根據(jù)調(diào)查和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后,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有的放矢地逐一進行引導與教育,對消極興趣進行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可開展系列教育活動,為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fā)求知的欲望。由于興趣與需要直接相聯(lián),需要越強烈,興趣就越濃,反之,興趣深刻而穩(wěn)固就會發(fā)展成為需要,而動機則是滿足需要的驅(qū)策力量。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就要激發(fā)他們求知的需要,促進他們產(chǎn)生求知的動機。作為音樂器樂專業(yè)教師,要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引導他們明確學習目的而使學習變成自覺的強烈需要,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同時,要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進行創(chuàng)作性的思維活動,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對需要反復練習和感覺枯燥乏味的練習曲,要講清學習的意義,要求他們把自己的學習與祖國音樂事業(yè)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聯(lián)系起來,與家庭的希望和自己的理想前途聯(lián)系起來,讓他們的學習動機向高級階段發(fā)展。
第二,教師要善于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設法控制他們的學習情緒,讓他們的興趣逐步趨向穩(wěn)定。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特點大致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容易激發(fā)起來,但卻難以維持穩(wěn)定,他們的興趣往往易于受老師的影響;2.容易廣泛,難于集中,其表現(xiàn)往往什么都想學,什么都感興趣,甚至有時還有急功近利的表現(xiàn)。例如今天聽到別人歌唱得好今天就想學唱歌,明天看見別人鋼琴彈得好明天就想學彈鋼琴,缺乏一種中心的興趣;3.和所學的器樂的難度有關。如果他們自己感到所學的內(nèi)容太簡單,練習的曲子非常輕松,那么他們會感到?jīng)]有學到什么知識,因而缺乏吸引力而喪失興趣。反之,如果覺得所學內(nèi)容太難,練習過多過難,他們感到壓力大,負擔重,就會產(chǎn)生煩躁、焦慮、畏懼情緒,甚至產(chǎn)生抵觸學習的行為。學生的這些興趣特點同情緒發(fā)展不穩(wěn)定有關。而實際上,學習興趣是學生的情緒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因此,器樂專業(yè)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學習情緒,應當注意讓他們的學習情緒經(jīng)常保持飽滿、積極、穩(wěn)定,這樣才能使興趣高漲、強烈、持久。
第三,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積極興趣。在器樂教學中,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學生易于接受情況而定,所以,采取的教學方法不是唯一的,不是一層不變的。例如筆者在圓號教學中,采取增強所學器樂的吸引力方法,舉辦圓號小型演奏會,教師表演示范,讓學生人人登臺演奏,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給他們以成功感。又如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和示范講解圓號的演奏方法,盡可能做到生動有趣。針對差生采取循循善誘消除心理障礙(即有的學生懷疑自己缺乏學習圓號的能力而缺乏自信心),并在練習方法上給予悉心的具體指導,盡量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當他們獲得點點成功,就馬上給予肯定和鼓勵,點燃他們希望的火花,產(chǎn)生不怕困難,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也可以采取集體團隊活動教學法,如組織學生開展團隊活動,組織積極參與樂團活動和重奏活動等等。在系列團隊活動中,讓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去表現(xiàn)自己,讓他們在感受、交流、互動、友誼、競爭中得到鍛煉,受到鼓舞,獲得成功。又如采取建立目標教學法,即讓學生確立三項前進目標,一是最近目標:攻克一個技術點,完成一首曲子的掌握;二是學年目標:完成學月練習計劃,實現(xiàn)充分準備和成功舉辦一場音樂會;三是長遠目標:大學四年,圓滿完成圓號學習學業(yè),向更高級挺進。學生學習目標建立后,教師結合教學計劃將他們的目標進行一一分解,給予具體的可以完成的各個時段的學習目標任務。同時,為他們制定出每個時段的檢查激勵機制,明確規(guī)定目標完成的時間和質(zhì)量要求,給予適當?shù)膲毫蛷椥裕o予適當?shù)莫剟詈蛻吞帲屗麄儩M懷信心,胸懷志趣,樂于自覺、積極、主動完成學習任務,誠信兌現(xiàn)目標承諾。上述這些教學方法,筆者在圓號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既正確積極有效地將學生消極的興趣轉化為了積極的興趣,同時也引導了學生學習器樂興趣的鞏固與發(fā)展,收到的教育教學效果也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葉·依·依格納奇耶夫.《小學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編.《心理學基礎知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