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俊
近兩年來,在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等相關部委的推動下,國內出現了一波PPP熱潮,各地紛紛推出一批批PPP項目吸引社會投資者,面對數萬億PPP項目天量投資額,許多社會投資者開始高度關注這一領域,但差強人意的是,到目前為止,能成功實施的PPP項目還是少之又少。這說明各地在PPP項目選擇、方案設計、具體推進的過程中,還有諸多不專業(yè)的地方,特別是不能正確理解PPP 的本質含義,致使在操作中“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給政府和企業(yè)都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筆者結合PPP本質的理解,談一談規(guī)避PPP項目風險的“三步曲”。
選擇合適的項目
所謂PPP,就是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服務(產品)而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這種合作一般以特許經營為基礎,通過簽署合同來約定雙方責任、風險與權利,其目的是使合作各方達到共贏的效果。
這里邊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公共服務”,另一個是“特許經營”。把握好這兩個詞的含義,也就把握住了PPP模式適應的項目范圍。
首先合作標的是不是政府負有供給責任的公共服務項目。如果政府推出的是一個商業(yè)運作的項目,投資者就得注意了,這是政府打著PPP的名義在招商引資;如果企業(yè)把一個商業(yè)項目包裝成PPP項目報給政府,政府也要警覺了,這是企業(yè)打著PPP的幌子騙政策或者圈地。前陣子有些開發(fā)商以養(yǎng)老社區(qū)的概念將房地產開發(fā)項目包裝成PPP項目,即是后者的典型手法。
其次是合作項目是否有市場化運作的空間,或者說有經營的可能性。從經驗上看,規(guī)模較大、現金流穩(wěn)定、長期合同關系清楚、比較適合“誰使用誰付費”的項目,如地鐵、高速公路、水務、機場、供電等,比較適合采用PPP方式。
唯有公共服務項目,政府才能合法地給項目予以政策和財政支持;唯有可經營的項目,才能發(fā)揮社會資本的天然優(yōu)勢,使項目本身產生穩(wěn)定的現金流。
選擇合適的伙伴
既然公共部門本該做的事情,為什么要拿出來與私人部門合作呢?雙方的訴求又是什么?
對于公共部門而言,采取PPP模式,一是解決當前資金緊缺問題;二是要降低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政府支出成本;三是提高公共產品(服務)的供給效率,讓公眾在可接受的價格內更快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
PPP模式的理論基石,其實是建立在“企業(yè)比政府在項目建設運營上更具效率”的基礎上,所謂“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因此,政府在選擇合作對象的時候,一定是那些既有經濟實力、又在項目對應的領域有著豐富操作經驗的企業(yè)。具體而言,這個合作機構應該是資金實力較為雄厚、建設運營能力較強,是一個優(yōu)秀的項目運營商,或建設商與運營商結成的聯合體,而不能僅是建設方。
PPP是一種融資模式,但不僅僅是一種融資模式,社會資本除了出錢之外,必須在項目建設運營上比政府做得更加專業(yè)、更加有效率。一個成功的PPP項目,一定是使得政府、合作企業(yè)、公眾這三個利益相關方都受益的項目,而這些利益的來源,就是效率的提高,即“企業(yè)比政府在項目建設運營上更具效率”,如果沒有這一點,項目的三個利益相關方起碼有一方是利益受損方。
而對于社會投資方來說,合作方的選擇,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當地政府是不是擁有一個有水平、講誠信、有效率的領導班子,主要領導要了解PPP,合作意愿較強,能夠親自抓項目,出面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形成合力,有效推進。二是當地經濟發(fā)展前景不錯,財政可持續(xù)性較好。
好的合作伙伴,是走向成功的起點。
科學確定合理的收益水平
PPP項目應該是具有合理收益水平的投資項目:暴利和虧損都不是成功的PPP項目。作為一個公共服務項目,產生暴利,受損的一定是公眾和地方財政;而項目虧損,如果缺乏政府財政的補貼,受損的就是社會投資者。
因此,在項目方案設計階段,首先要做好市場調查,準確掌握項目的市場需求和公眾價格承受度,科學測算公眾服務的供給價格,在此基礎上確定補償或收益分配機制,以確保合理的項目收益水平。
特別要強調的是,要關注項目的市場需求,做好可行性研究,看看需求能不能承載項目。一是比較準確把握市場空間、市場潛力有多大,二是對公眾支付意愿和能力有一個科學的評估,這樣做出來的財務模型才是可靠的。筆者曾經接觸過這樣一個案子,那是南方的一個欠發(fā)達小城市,幾十萬人的規(guī)模,當地有一個冶煉廠要轉型,與當地政府策劃在工廠原址上建一家5000床位的中高端養(yǎng)老院,計劃做成一個PPP項目。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把方案給我讓提提意見,我問他:“你們這樣的一個城市,有那么大的機構養(yǎng)老需求嗎?老百姓有能力、有意愿支付如此水平的入院費用嗎?”他回答:“我們也覺得定價有點偏高,但是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至于床位數,按照我市的規(guī)劃,養(yǎng)老床位要滿足5%的老人需要,我們是按規(guī)劃要求做的。”我對他說,最好是回去做一個詳細的市場調查,“不能只盯著規(guī)劃,要尊重市場。我感覺你們的項目超越現實需求太多了。”他回去做了市場調查,最后把項目取消了。
PPP項目的操作非常復雜,在諸多環(huán)節(jié)中只要出現一些問題或瑕疵,都會導致項目風險的發(fā)生。文中提到的所謂規(guī)避風險“三步曲”,只是選擇其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加以說明,因為這幾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項目的根基和成敗。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