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杜

初見子一,小男孩還有些害羞。二年級的子一,上了五天的文化課,周六早晨,又來到鋼琴教室學鋼琴。“子一的爺爺特別希望他學鋼琴。”對老一代文化人來說,學門樂器,尤其是鋼琴,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鋼琴課上,子一不太說話,學習“樂器之王”并不是件輕松的事。似乎所有的鋼琴老師都很嚴厲,子一的也不例外。在被老師多次糾正后,子一終于基本正確地彈對了一遍,稚嫩的臉頰笑開了花。
周日早上的足球比賽是子一的最愛。子一是球隊里最小的隊員,司職左后衛。足球比賽要求高強度身體對抗,而瘦小的子一還顯得有些畏首畏尾。“要讓他別怕球。”子一的爸爸一直在場邊鼓勵兒子。雖然下半場被換下,子一仍饒有趣味地看完了整場比賽,并要求留在場邊再看一場。
圍棋課上,子一開始慢慢流露出他那個年級該有的活力和調皮。這個年紀的男孩擁有下棋的靈氣,但讓他們老老實實地坐在板凳上,卻并非易事。一到課間休息,子一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空地上,和小伙伴玩起了沙包。
機關王課堂也是子一最愛的課程之一。對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在沒有物理學基礎的前提下,把千百個小零件拼成一個可以運轉的摩天輪,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然而這些孩子們卻做的有模有樣。“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年代,每個孩子都或多或少地超前學習了各類知識和技能。
“所有的孩子都在學。”子一的媽媽感慨道。在鋼琴教室的對面,舞蹈教室里滿滿當當;在機關王教室的旁邊,還有七巧板、模型制作、微型機床等教室。周末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各種興趣班,既是希望孩子培養興趣、學習知識,也是不得已的無奈之舉。
熟人社會解體,孩子們很難在住宅小區或家屬院里找到玩伴,而網絡和移動媒體的高速發展,又誘惑著孩子們宅在家里。“只要他沒課,我都會帶他出去玩。”子一的爸爸說。雖然周末都被排滿了,但對孩子們來說,既健康,又有收獲,還能交友的周末生活,或許這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