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磊
5月最后一天,A股和港股都像打了興奮劑一樣,港股成交量突破悶局,超過了千億港元,A股也是大漲3%以上,一根陽柱橫穿多條均線。
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信號,其中一個因素是市場憧憬A股納入MSCI指數。
日前兩大交易所出臺了限制隨意停牌的規則,目前境外基金管理機構主要關注的問題只剩下一個,所以市場開始炒作這個題目。
港股之所以上量,可能是受到A股利好情緒帶動,因此現時的港股市場,已經埋伏了大量內地出境資金,它們入市只是等待一個炒作的由頭。
港股成交增加的另一個原因是收市后MSCI指數調整成分股,最后一分鐘成交達306.5億元,占全日成交的約三成。
平心而論,即便6月15日宣布納入MSCI,對A股的幫助都非常有限。昨天另一個政策面利好是“土十條”發布,習總也表態孤立技術創新,所以內地創業板也表現突出。
前一天專欄我已經說過此時應謹慎,而且因為外出調研,所以沒有調整1000萬港元港A股模擬組合的倉位,只在收盤后更新一下組合凈值。截止5月31日,港A股1000萬港元的模擬組合凈值為1033.3678萬港元,其中現金余額815.5413萬港元。
6月市場對深港通的炒作越來越強,而對美聯儲6月加息的預期下降(中美月初開始的經濟對話也有助于降低美聯儲加息預期),加上MSCI要在月中公布是否將A股納入,這幾個因素都有利保持市場熱情。
而在下半月會有日本央行議息和英國脫歐公投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本欄認為,可以在6月份上半月抱持謹慎樂觀態度,適當參與題材炒作。而在下半月則應更加小心,畢竟此時仍是傳統的“六窮月”,不可盲目自信,認為這一次會絕然與往年不同。
個人認為,深港通會公布,但時間仍難把握。而如果MSCI覺得先暫時不納入A股時,深港通更應盡快推出,以現實中央推進金融改革開放的決心未收到影響。市場一向喜歡在朦朧中炒預期,目前這種氛圍還是相當理想的。
6月份本欄也將設立A股1000萬元人民幣模擬組合,投資標的為深港通和滬港通的A股。(感謝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供稿,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戰略管理MBA,在制造業、咨詢研究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從業30多年,現在香港某知名中資銀行系投行的資產管理公司負責買方研究和機構財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