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梅 李志茹 張敏
[摘要] 目的 探討通過不同護理思維模式的干預法對實習護生臨床決策能力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理學生152名,分層抽樣抽出測量得分在70~80分段的116名,將其隨機分為模擬情景訓練組、PBL組與對照組。模擬情景訓練組在教學中加強臨床情景模擬訓練;PBL組將PBL教學法運用到實習中;對照組采用傳統臨床帶教法。分別對三組護生于培訓前和培訓后6個月、9個月進行臨床決策能力評分的對比。結果 模擬情景訓練組、PBL教學法組臨床決策能力評分在培訓6個月和培訓9個月后與實習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擬情景訓練組、PBL教學法組的臨床決策能力評分在培訓6、9個月優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護理思維模式的干預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護生的臨床決策能力。
[關鍵詞] 思維模式;護理干預;決策能力;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G42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6-0101-02
Effect evaluation of nursing thinking pattern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of nursing students
YANG Shumei LI Zhiru ZHANG Min
Nursing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161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modes of nursing thinking pattern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of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152 nursing students who practic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July 2014, were chosen and stratified sampling was conducted to choose 116 people scoring from 70 points to 80 poin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cene-simulated training group, PB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ene-simulated training group received strengthened clinical scene-simulated training during teaching, and PBL group applied PBL into the internshi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clinical teaching. Then, the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of the three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before training and six months after the training, nine months after the training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the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scores before training and after 6 months or 9 months in scene-simulated training group and PB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ability scores in scene-simulated training group and PBL teaching group after training 6,9 month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thinking pattern intervention applied in nursing clinical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of nursing students.
[Key words] Thinking pattern; Nursing intervention;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Effect evaluation
在當前醫療事業的改革與要求下,護理教育的改革也在探索著新的教育方式,同時對護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護士的綜合能力不僅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疾病發展、康復情況,更加影響著患者生命質量,而這就要求教育中應重點培養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臨床決策能力[1],以絕對保證護理安全和醫療安全。護理評判性思維是指面對疑難復雜的問題時能夠根據合理的判斷、反思、推理的過程[2];護理決策是針對具體問題做出的專業決斷,護理決策的準確性和護士的縝密思維是密不可分的,面對不同的復雜問題做出相應的決策[3],為患者提供優質有效的護理措施。因此,思維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護理效果。本研究是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思維模式干預法,同時采用葉旭春等[4]研制的護理臨床決策能力問卷進行測試,來判斷護生的實際臨床決策能力。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理學生152名,對全部護生進行決策能力測試,抽取測量得分在70~80分段的護生116名。
1.2 分組
將其隨機分為模擬情景訓練組(39名)、PBL組(38名)與對照組(39名)。模擬情景訓練組護生的年齡19~23歲,平均(20.7±3.8)歲;PBL組護生的年齡19~22歲,平均(20.1±4.3)歲;對照組護生的年齡19~24歲,平均(20.6±3.7)歲,三組護生實習前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傳統帶教方法,由各科室專職帶教老師一對一帶教并考核。
1.3.2 模擬情景訓練組 在教學中加強臨床情景模擬訓練。從實習開始后每個月將實習護生集中在模擬訓練室,選取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各系統的典型重癥病例在疾病治療護理過程中突發病情變化,護生根據疾病的特點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判斷,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急需解決的護理問題和潛在的護理問題,根據護理問題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結合病例的特點來評判護生的現場反應能力。最后通過帶教老師對護生護理決策的正確與否和操作的效果進行評判,從而有針對性地對護生進行思維模式的干預。
1.3.3 PBL教學法組 在臨床帶教中采用PBL教學法[5]:針對實際病例出現的典型癥狀提出相應的問題,制定問題的討論提綱。根據提綱查找資料,確定資料的內容,針對提出的問題及查找的資料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由帶教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討論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對有爭議的問題、疑難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解答,并補充一些重點問題及注意事項。
1.4 觀察指標
采用Jenkins[4]發展的臨床決策能力量表(CDMNS),分別對模擬情景訓練組、PBL教學法組和對照組于培訓前和培訓后6個月、9個月進行決策能力的測量對比,探討護理思維模式干預對實習護生臨床決策能力的效果。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模擬情景訓練組、PBL教學法組護生培訓6個月后臨床決策能力評分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9個月后臨床決策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擬情景訓練組、PBL教學法組在培訓6、9個月的臨床決策能力評分優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1 評判性思維能力直接影響護理臨床決策能力
臨床思維能力與決策能力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按照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護理的能力是評判性思維能力之一[6,14],而評判性思維和臨床決策能力始終貫穿于疾病整個發生、發展過程中。這就要求護士在實際工作中始終保持良好的思維能力。良好準確的思維能力要靠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高超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醫學倫理作保障,只有加強思維模式的培養,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才能保證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效率。通過研究對比可以看出,評判性思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護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護理思維模式的干預是提高臨床決策能力的必要措施
實習護生是從學校到醫院、理論聯系實際的第一個環節,對臨床中出現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感到困惑,特別是面對急危重癥患者更不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決策,缺乏應有的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因此要想盡快讓護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臨床實踐工作中來,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應重點加強思維模式及臨床決策能力的培養。Potter等[7]指出:任何對患者做出正確的護理決策的護理干預措施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確的護理決策才能使護士準確地評估患者的護理狀況,解決護理問題,滿足患者需求[13,17]。
3.3 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實際工作中找到高效、高質量的臨床護理的教學模式是當前高等護理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8]。通過臨床情景模擬培訓、PBL教學模式[9-11]的方法對護生思維方式進行干預,使其身臨其境地進入角色,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思考,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掌握的知識及技能,并對護生臨床決策能力進行評價及對比分析,結果發現這些干預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及臨床決策能力。
3.4 臨床帶教教師的選擇
隋樹杰等[12]提出,評判性思維是臨床推理和臨床判斷運用的一種方法。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同時要設置專職帶教教師,帶教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全面豐富的醫學倫理知識及極強的臨床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高度的責任心,靈活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生的分析、邏輯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這對護生的思維能力及決策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盡快將實習護生培養成綜合能力達到標準的、適合醫療護理發展的合格護理人才[15,16]。
3.5 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
護生在實際工作中應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加強溝通交流,樹立良好的職業情感,尊重患者的權利與義務,同時將這些運用到每一個護理環節中,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滿足患者的需求,減少護理糾紛。
[參考文獻]
[1] 姜安麗. 護理學基礎[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5-139.
[2] 李小妹. 護理學導論[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4-125.
[3] 鄧娟,葉旭春,姜安麗. 國內外護理臨床決策能力培養方法的現狀[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4B):599-601.
[4] 葉旭春,姜安麗. 護理臨床決策能力測量方法的比較及在我國實踐的展望[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6):81-82.
[5] 姜萍,商慶新,郭棟. PBL教學模式在高等醫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5,12(3):104-105.
[6] 胡筠惠,陳麗,文華. 在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 護理學雜志,2003,18(1):50-51.
[7] Potter PA,Perry AG. Fundamentals of nursing[M]. Missouri:Mosby,2001:273-289.
[8] 葉旭春,姜安麗. 護理專業本科生臨床決策能力測量工具的研制[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4):12-13.
[9] 孟紅燕,趙鑫,薛小玲,等. 基于專業勝任力的案例情景教學對護生實習感受的研究[J]. 護理研究,2010,24(10B):2658-2659.
[10] 丁永霞,張培莉. 案例教學法在護理管理教學中運用的探討[J]. 護理研究,2008,22(5C):1400-1401.
[11] 李陽. PBL案例教學法對培養護理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4):256-257.
[12] 隋樹杰,仰曙芬. 在臨床模擬教學實踐中強化護生人文精神培養[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87-88.
[13] 王慶梅,黎寧. 臨床護士臨床決策能力的影響因素[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B):33-35.
[14] 張錦英,金鑫,沈途. 臨床思維與決策能力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J]. 醫學與哲學,2013,34(7B):3-6.
[15] 徐君,徐艷艷,別桂蘭. 年輕護士臨床決策能力的培訓[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6):42-43.
[16] 曲巍,閆佳,姜騰軒. 循證醫學對臨床醫學研究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 國際眼科雜志,2014,14(3):523-525.
[17] 成改平,李雅慧,梁婷婷. 護士臨床護理決策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 當代護士,2014,(3):1-3.
(收稿日期:201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