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摘 要:目前現代化的不斷發展,我們正處于信息時代,在日常工作中,信息技術已成為我們不可獲取的工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電子商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企業和消費者中發展更為迅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本文就結合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列舉本地區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應用,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幾點措施,目的是讓電子商務在本地區得到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 應用 發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2(c)-0000-00
1 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根據我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上)電子商務市場數據檢測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份,國內個人網店數量已達到1200萬家,且增長迅猛,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3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近1000萬人,市場交易額達到2.25萬億元。2013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0萬億元,網絡零售接近2萬億元,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包括B2B和網絡零售)達到約13萬億元,201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18萬億元。國人的消費模式在不斷地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進行網上購物。中國IT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年Q1中國移動網購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4年Q1中國網購用戶數量已超過3.1億人。Analysys易觀智庫產業數據庫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2015年第1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7.4億人。網購正從PC端不斷向移動端滲透,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移動購物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電商交易地迅速發展,正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不僅僅局限于企業與企業(B2B)的交易模式,更多企業打造了面向消費者的交易平臺,即B2C交易模式。另外,還有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C2C模式,企業、中間監管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MC模式,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電子商務模式B2G。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日益活躍。
2 本地電子商務應用
柳州的電商平臺主要有廣西糖網、八桂農網、柳州農產品生鮮銷售網站“回家電子商城”、金嗓子電商平臺等為代表。最有名的當屬廣西糖網,它采用B2B模式,搭建起食糖購銷、結算、倉儲物流和信息服務平臺。
柳州第一家“O2O”模式的農產品生鮮銷售網站“回家電子商城”順利建成,正式向市民開放。截至目前,集配中心、16家生鮮便利店也建成營業,一個集加工配送、連鎖門店、網上商城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生鮮配送體系基本形成。建設“農產品生鮮銷售配送體系”是市政府2014年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之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的具體舉措。隨著配套加工、配送體系的逐步完善,將會給廣大市民帶來更多更大的便利。從此柳州市民的菜籃子有了新的選擇,甚至足不出戶就能選購到新鮮、優質、安全的農產品。
家電類企業“觸電”最早的是尚龍電器, 2014年上半年線上線下銷售總額實現2.85億元,其中線上交易額在穩步提升;柳州市柳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2014年交易額4.5億元,同比增長73.08%,被評定為自治區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2015年廣西糖網電子商務交易額2304.76億元,同比增長29.10%;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電子商務示范園正在建設,旨在打造成為以制造業為主的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3 促進電商發展的舉措
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研,本人認為促進電商發展應做好以下幾點:
3.1 政府部門出臺促進當地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確發展目標、總體思路、扶持政策、實施方案等
通過到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對本地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深入調研、加強政府與企業、行業協會的合作、召集多部門(如發改委、工信委、財政局、人民銀行、國稅局、地稅局等)依據職能范圍,圍繞政策、稅收、平臺、示范項目等方面提出意見與建議,增加符合當地電子商務發展的可操作性,結合自身的產業特點和區位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政府出臺的政策為引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創造條件支持當地電子商務的發展。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電子商務的基礎是企業信息化、政府化、商業電子化和金融網絡化,必須有良好的網絡基礎設施作保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本人認為應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1)電子商務的發展有籟于網絡用戶規模的上升,特別是B2C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完全依靠上網用戶積極地參與。改善上網條件,降低上網資費是加快電子商務普及,提高電子商務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隨著IP承載技術的快速發展,“三網合一”能使運營商在信息溝通的經營中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形成對客戶業務需求響應快、業務適應性廣、運營效率高、網絡維護費用低的高速帶寬的多媒體基礎平臺。因此,加快“三網合一”建設步伐,讓市民有更多的上網選擇,通過網絡接入方式的多樣化來促進網絡接入業務的競爭,提高網絡接入質量,降低網絡資費水平,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有助于互聯網應用的普及。
(2)B2C、B2B交易中,讓企業經營者、廣大網民擔心的,是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問題。網上交易的安全性既有技術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技術方面,電子商務平臺應積極關注國內外網絡安全防范的硬件和軟件技術,通過防火墻、數據加密、認證等技術措施,提高網絡交易的可靠性。人為因素,主要表現在商家信用、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政府部門要加強管理,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網上交易業務的運作,消除老百姓對網絡交易的后顧之憂,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應用環境。
3.3 培育電商企業
積極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本地電商企業。大型電商企業的成功,能帶動中小企業及個人開展電子商務,以點帶面,形成示范效應,形成電子商務產業群。如:柳州市電商企業廣西糖網2014年實現總成交額278億元,被評定為自治區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2015年,更是實現了電子商務交易額2304.76億元的佳績;柳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尚龍電器有限公司等柳州本地電商企業初具規模。
3.4 加強電子商務人才培訓
電子商務需要有網絡技術和營銷理念的知識,人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第一要素。行業分布上,計算機網絡技術、銷售業、市場公關、新聞媒體等領域對電商人才的需求較為旺盛,體現在電子商務促進了商貿業的發展,另外管理、文化產業也存在一定的需求潛力,各行各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領域不斷拓展、數量不斷地增加。對企業而言,技術創新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行業,顯得尤其重要。電子商務行業從業人員方面,具有實戰經驗的對電子商務行業了解深入的電商人才還是比較缺乏。
隨著我國大學本科教育逐漸飽和,我國職業教育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發展空間。本地應充分利用好職業教育院校,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扶持,幫助本地打造真正的職業教育平臺,構建一流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樹立職業教育品牌,加強院校學生市場營銷、計算機應用技術、互聯網技術及電子商務職業教育的知識培訓,為當地電子商務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潘平.淺析計算機信息時代下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2
[2]孫艷斌.中小企業如何開展電子商務.辦公自動化.2006.01
[3]戴德鋒.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發展的契機.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