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慶谷
神話戲充滿奇幻色彩,允許演員發揮奇思妙想,在舞臺上營造出光怪陸離的氣氛。神仙鬼怪都有自己的法寶,一旦斗起法來也是各有招數,奧妙無窮。
按照京劇的傳統程式,戰斗勝利者要?!跋聢龌ā保挫偶迹?,既是表達戰勝者的興奮之情,同時也是為了滿足觀眾需要“看玩意兒”的欣賞習慣。
悟空戲自然不能少了“玩意兒”,孫悟空不僅要耍金箍棒,還要從天兵天將或妖怪手中奪過兵器耍弄一番,以此來顯示他的神通廣大和調皮的個性。因此,演悟空戲的演員必須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才行。對于這種獨特的高難度表演,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出手”,既有單人“出手”,也有多人的群體“出手”,成為南派悟空戲的一大特色。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要在競爭激烈的上海灘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得有自己的看家絕活兒,老話講“一招鮮,吃遍天”,否則是很容易被淘汰出局的。
蓋叫天父子擅長玩“出手”,據說蓋老對樂器頗感興趣,會彈奏琵琶,還將這才藝巧妙地運用在《西游記》的演出中。悟空與四大金剛打斗,從他們手中奪過琵琶和一個圈,他在演奏琵琶的同時,用單腿繞圈,讓觀眾耳目一新。
其長子張翼鵬在父親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創造出“一身四絕”(前文提及,不再贅述)的新招,轟動一時。值得一提的是,這套“出手”是在【萬年歡】曲牌的襯托下呈現的,極其柔和優美,具有很強的舞蹈性。張翼鵬的藝術思維非?;钴S,當時的上海灘西方舶來品很多,他對小提琴產生了興趣,于是進行了中西樂器合奏【萬年歡】的嘗試,舞臺一側是民樂,另一側是西洋樂,這一創舉吸引了無數好奇的觀眾,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化學把子”是張翼鵬的又一創作發明,顧名思義,如同做化學實驗一樣,在傳統的武打中融入新的技巧,包括“出手”等玩意兒。比如用雙柺勾住對方的槍,利用慣性,做跳繩的動作,然后又把槍送回對方手中。再如“搭牌樓”,是各路天神用各自的兵器,在舞臺上搭起一座像牌樓一樣的“建筑”,然后悟空用金箍棒一挑,兵器在空中“開花”,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筆者在演“斗羅漢”時,眾羅漢將多桿雙頭錘和單錘搭起一個門框形的錘陣,與悟空斗法的場面,就源于此。
應該說“化學把子”突破了原先呆板、陳舊的武打套路,將其拆解、重組,并融入新的技巧,增強了視覺效果,使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張翼鵬先后在大舞臺和更新舞臺演出連臺本戲《西游記》長達八年之久,始終保持良好的上座率。據看過他表演的老先生講,他的“出手”相當穩健,幾乎沒有失手的時候。而且他很懂觀眾的心理,特別會逗觀眾,每次?!俺鍪帧敝埃偸遣换挪幻Φ叵茸鰩讉€準備動作,引得觀眾心里癢癢的,忍不住要給他鼓掌。
武生前輩小王桂卿演悟空戲宗張派,他勇于革新,也是一位“出手”達人。《西游記》中龍宮借寶一段,孫悟空要耍槍、大刀、叉等各種兵器,其中耍雙鞭已成為約定俗成的“玩意兒”。雙鞭是木制的,約70公分長,所謂“一寸短,一寸險”,頂、挑、繞、磕、拋接、腕花、落腳等技巧難度極大。小王桂卿首先開創了耍四根鞭的先例,簡直難以想象。十幾年前,筆者帶著疑問特地請教了小王老師,他略帶神秘感地笑著說:“手上兩根,口中銜一根和腳上落一根,這主要玩的是一個時間差,慢一點都不行,難就難在要不斷變化;有時我左手拿兩根鞭,腋下再夾一根,騰出右手來耍腳上那一根……”光聽小王老師講,就已經覺得眼花繚亂了。
小王老師還告訴我,為了練好“錘花”,不知摔壞了多少對錘。后來,干脆自己學會了扎錘,這樣就可以節約練功的成本。到了晚上,他經常在黑暗中練“出手”,訓練自己精準的手感,追求所謂閉上眼睛也能耍的境界。
小王桂卿演《真假美猴王》非常特別,通常的演法是一真一假上兩個悟空,然而他們兄弟三人一起上臺,扮相也一模一樣,就連同臺的合作者都難以分清他們誰是誰。
唯有鄭老演悟空戲是不?!俺鍪帧钡?,他以塑造孫大圣的神韻取勝,一個“棒式”,一個造型,一個亮相,就能讓觀眾得到藝術上的滿足。因此,即便他不?!俺鍪帧保^眾也不會對他有任何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