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扼要闡釋大數據技術及政府治理相關概念和內涵基礎上,主要從現實發揮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問題兩方面探討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應用,最后提出更好應用大數據技術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政府治理,應用
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國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需要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撐。其中,大數據技術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政府不僅深切認識到了大數據技術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具有的重大價值和深遠意義,還專門設立了國家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致力于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設中。鑒于此,不斷探究和完善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應用,無疑具有十分迫切的現實意義。
一、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是一種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出現的新技術革命理念,其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文o托夫勒把"大數據"稱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2008年9月,《科學》雜志刊登了"Big Data: Science in the Petabyte",從此,"大數據"成為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熱詞,并迅速向公共管理、電子商務、環境保護等行業蔓延。當然,僅僅只有靜態大數據是遠遠不夠的,大數據還需要特殊的技術來進行有效地處理,由此便產生了大數據技術。而大數據技術就是指從各種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技術,一般包括:大數據采集、大數據預處理、大數據存儲及管理、大數據分析及挖掘、大數據展現和應用等。1可見,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關鍵在于通過對數據的加工來實現數據的增值。在我國,大數據技術重點應用于商業智能、政府決策和公共服務三大領域。其中,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領域的運用,不僅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政府的組織結構、工作方式、制度體系等,還給其帶來了全新的機遇。2
二、政府治理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指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所謂政府治理,就是在現代政治活動中,政府作為重要的政治行為者,與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社區,以及個人等不同的行為主體,通過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依法、民主、科學地對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事務進行規范和管理,最終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過程。3而我國政府也多次強調創新治理體系,特別是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上都要實現突破,而大數據技術的興起和運用無疑將為政府治理帶來新的機遇。進一步來說,大數據顛覆了傳統的政府治理方式,并直接滲透到政府治理的各個領域。可以說,大數據技術有效集成信息資源的能力,必然會為政府治理能力及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三、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應用
(一)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可以發揮的作用
發展大數據技術不僅是促進國家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首先,大數據技術可以推動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轉變。在政府治理領域,通過讓海量、動態、多樣的數據有效集成為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推動政府轉變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進而加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次,大數據技術可以提高政府治理的工作效率,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工作成本。再者,大數據技術還能夠提高政府治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以降低政府治理的偏差概率,幫助政府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支持。由此可見,大數據技術不僅將政治活動場域擴展到虛擬空間,而且還改造著政府、公民、政黨等政治行為主體的行為模式及其關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穿透政治現象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為政府治理提供更強的說服力。
(二)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任何一個新的時代,其實也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在當今倍加青睞的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治理的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體系也很可能會因為大數據技術的自身缺陷和不當應用而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實際運用尚在探索和嘗試階段,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效能。另一方面,大數據資源管理的意識和思維尚未建立,很多政府部門并沒有足夠重視大數據提升業務的能力。再者,我國大量價值密度高的數據是由政府部門掌控,而各部門、各層級間數據采集重復、數據標準不同、準確性和一致性差以及開發利用程度低制約了政府的協同管理水平和社會服務效率。此外,許多地方和部門建各式各樣的數據中心,不僅浪費資源,而且也造成信息整合的困難。最后,應用大數據技術推進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還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撐,但目前仍然缺乏能夠理解并熟練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創新人才。
(三)應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幾點建議
(1)應盡快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立數據資源監管機構,制定專項發展規劃,引導大數據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首先需要把這種大數據思維融入政府的治理理念,改變固有的治理模式和工作方式。
(2)必須做到信息和數據的全面公開和共享,讓公眾一目了然、心知肚明。當前,信息和數據儼然已成為一種資產,在大數據的創新應用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數據資源的開放。大數據促進政府和公眾互動,讓政務透明,幫助政府進行社會管理和解決社會難題。同時,政府部門還應該定期對數據的共享、質量和應用等情況進行評估,并納入績效考核。
(3)建立切實可行、不斷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體系。如果沒有完備的、有權威的政策和法律供給,大數據技術的無序應用會傷及公民個人權利,甚至會影響社會政治生活的健康發展。所以,應盡快出臺大數據技術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級政府部門在大數據建設中的角色定位,建立數據保密與風險分級管理機制,統一數據的編碼、處理、共享和交換標準等。
(4)構建數據管理體系,確保信息安全。為了充分保障大數據技術的安全應用,就迫切需要在從數據采集到數據加工再到數據存儲的整個過程中建立嚴密的管理制度體系,特別是要加快數據保密與風險分級管理機制建設,明確數據擁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各自權責,區分自由與隱私的界限,以實現政府治理的公開透明。
(5)大力培育熟練掌握和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高素質人才。要想讓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發揮最佳功效,除了上述物質和法律方面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才。其中,特別是要善于培養能夠進行數據分析處理的專門人才,引導他們進行關鍵技術研發,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真正以創新推動發展。
綜上所述,要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支撐,而大數據技術也正在政府治理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顯要的作用。可以預見,大數據技術在我國政府治理中必然具有深遠的應用前景,不僅能為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進一步優化轉變提供有力支持,還能直接加速推進政府治理的科學化、精準化和高效化,甚至于在危機預防、發展規劃等前瞻性工作方面也能提供深刻洞見。
參考文獻:
[1]徐繼華.智慧政府--大數據治國時代的來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97.
[2]趙遠龍.數據時代下政府治理的機遇、挑戰及路徑選擇[J].企業管理,2015(3).
[3]陳家剛.從"政府管理"走向"政府治理"[N].文匯報,2013-11-18.
作者簡介:宋玉霞,女,漢族,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基層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