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物質資本已不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識和能力為核心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已成為經濟迅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企業而言,人力資本的價值在現代企業經營中越來越重要,重視人力資本的開發與投資是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因此,管理好人力資本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構建核心競爭力以獲取競爭優勢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人力資本;核心競爭力;企業
1 人力資本的內涵
從人力資本概念可以抽象出人力資本的內涵為人力資本是經過人力資源投資形成的,是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總和,其投資形式多樣包括教育,培訓,遷徙等,它是具有價值的存量,它與物質資本結合會創造出巨大的價值,從而給人力資本所有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人力資本是經過企業的投資形成的但卻和人力資源有所區別,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源都是以人為基礎而產生的,二者以人所具有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為研究對象,但人力資源強調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關注點是產出問題;而人力資本強調投資付出的成本與收益,關注點是收益問題[1]。
2 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提高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途徑在于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重視能力的應用。知識又分為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通過外在的如圖形完整表述的知識,而隱性知識是難以表述的,是抽象的概括的知識。在以信息、技術、人才、管理制度與決策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隱性知識作為企業的知識資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隱性知識是個人化的有差異的,其所有者和主體都為自然人個體本身,個體對其享有開發,使用的權利,隱性知識也可為個體和組織創造價值[2]。
能力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另一重要因素對企業保持良好健康的態勢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力是個體所具備的并通過行動外化表現出來的為個體所控制的技能,能力與人力資本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人力資本價值與公司價值實現同步增長。能力以知識為基礎,具有完備的專業知識才能作出對事物的價值判斷。能力包括研發和設計產品的能力,具備營銷知識和銷售產品的能力,運用管理知識對產品的分類管理能力。
3 人力資本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3.1 人力資本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外部一致性
3.1.1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征
雖然不同的學者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定義有一定的分歧,但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征的認知卻是一致的。它有以下特征:企業核心競爭力應當成為對被創造出最終產品的價值起關鍵作用的因素;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特有的,不為其他相關競爭者所享有的能力。這一特征表明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稀缺,持久和相對穩定的。
3.1.2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外部特征來源于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比物質資本,知識資本等其他資本有更大的優越性,能夠創造出比其他資本更大的價值,它具有以下特征價值:價值性。人力資本是通過投資形成的,是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載體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的總和,人力資本載體通過發揮其能動性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同時,人力資本是具有高級勞動力的載體的人所擁有的,自然比普通勞動力具有更大的價值量,是價值增值的主體。其次,人力資源具有稀缺性。
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發現二者的特征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系,人力資本價值性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與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本價值的發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的價值大小。人力資本的稀缺性,差異性則決定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獨特性。不同企業在人力資本的開發與投資中側重點不同,但他們都是為了適應企業的發展目標而設計出獨特的培訓機制,人力資本載體在這種培訓機制的影響下發揮知識與能力,從而形成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這種在特征上的對應關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二者在內涵上存在本質上的關聯性,以下將論述二者的內涵一致性。
3.2 人力資本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一致性
3.2.1 企業人力資本的構成要素
在之前的論述中提到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知識和能力共同構建的,而在研究人力資本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一致性關系時,我們需把知識和能力的具體表現:企業文化力,企業技術力,企業管理力三者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二者并不存在沖突。
3.2.2 人力資本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三要素的源泉
技術型人力資本的有效利用程度代表著企業技術力的發展程度,企業中擁有技術的人力資本載體運用其所具有的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而這種能力的整合就構成了企業的技術力。管理型人力資本是指員工利用組織賦予的職權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的能力總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執行則需通過管理型人力資本來實施,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領導者與創造者。
3.3 人力資本管理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人力資本上的關鍵性作用就決定了企業必須加強對人力資本的管理,注重對人力資本的開發與投資,構建對企業人力資本載體的激勵機制。我們就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3.3.1 構建對企業人力資本載體的激勵機制
人力資本效能的有效發揮受人主觀意志的影響這一特點決定了企業必須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企業應從自身實際出發并結合相關的理論構建激勵體系,如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關注員工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著重發現員工的潛在價值并促進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員工在企業中不同層次的需求都得到滿足后,就會極大提高他們的忠誠度,從而降低人力資本的流失率并減少人力資本的投資風險。
3.3.2 企業人力資本載體的招聘與配置
人力資本載體的素質高低是影響企業發展快慢的重要因素。要想獲取這一載體,企業可以從外部勞動力市場與內部勞動力市場招聘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人才。
企業可以通過工作輪換、調崗、晉升等實現人力資本的配置,提高人職匹配度,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3.3.3 人力資本投資
企業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形式,是指由企業組織的,培訓費用全部或部分由企業承擔的員工技能開發。企業人力資本的投資收益相比物質資本的投資收益有較高的收益,故企業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就尤為重要。但人力資本投資也存在極大的風險,人員流失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就要求企業應建立投資風險預防機制,并加強知識管理避免企業知識資產隨人員流動而流失。因此,企業在加強投資的同時也要注意風險預防并構建合理有效的激勵與薪酬體制,從而將人員流失比率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保持人員的穩定。
參考文獻:
[1]董克用.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馬洪波.試論企業人力資本及其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學報》,2003.
作者簡介:
張畑(1995-),女,漢族,陜西咸陽,現為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13級本科在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