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麗萍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讓中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學習更多知識內容,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學生圖書館作為培養中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要場所,應當采取何種方式,充分發揮自身現有的館藏資源,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成為當前中學圖書館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此,本文就將結合中學生當前的課外閱讀現狀,對中學圖書館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不僅能夠增加中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對課堂知識進行有效的拓展,除此之外,中學時期正是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中學圖書館需要加強對培養中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視,充分發揮中學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功能,結合實際情況,改變被動服務模式,主動、積極的為中學生創建閱讀環境,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中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進而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一、培養中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要性
課外閱讀實際上就是指中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擴充以及延伸。蘇霍姆林斯基曾簡述學生在閱讀不同書籍之后:"不論哪類書籍的閱讀,都是課堂教學的智力背景;課外書籍的閱讀,是了解和影響學生個性的門徑,它還能夠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行與深化,也對中學生的閱讀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要求中學生要有一定的閱讀興趣,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學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既要求中學生讀好書,讀整本書。在三年內,中學生的實際閱讀總量應當不低于150 萬字,閱讀材料還需要找適合當前中學生閱讀的報刊或者是各類圖書。所以,中學圖書館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這對于培養中學生讀書的熱情,豐富中學生所學知識,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加快他們的個性發展,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目前,我國多數中學的學生課外閱讀量存在閱讀面窄、閱讀量少、閱讀選擇能力差以及閱讀主動性較差等問題。下面我們就一項調查研究結果,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進行分析。經過調查研究收集到的數據顯示,中學生平均每天閱讀 1 小時課外書的學生比例不超過 20% ,每天能夠堅持閱讀半個小時以上的不超過 40% ,還有一些中學生在選擇課外閱讀時,沒有選擇主見盲目選擇圖書,這部分中學生的比例超過了75% ;除此之外,大多數中學生都喜歡言情、漫畫以及武俠等流行小說讀物,閱讀僅停留在表層,品位不是很高;有一部分中學生會在每周的周末進行課外閱讀,這實際上就是課內閱讀形式的轉化而已,這類中學生的人數達到了50% 以上。
而造成中學圖書館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生每天的課業任務較多,因此,中學生為了更好的完成課業,并沒有太多時間去圖書館進行課外閱讀;其次,中學生對于課外閱讀重視程度不足,認為它無關緊要,并不是考試內容,因此,在課余時間他們更喜歡玩游戲、聊天等[2]。
三、中學圖書館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有效措施
1、構造課外閱讀空間
中學圖書館應當加強與學校的溝通,為中學生多爭取一些課外閱讀時間,例如,在中學生每天的早自習中,為中學生預留十分鐘的閱讀時間,在午休時為中學生開設"自由閱讀",時間最好是在十五分鐘左右,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效率;除此之外,圖書館工作人員還可在教學樓道的墻壁上,懸掛一些作家畫像,旁邊寫上這位作家的至理名言,或者是直接對圖書館中現有的館藏資源進行宣傳,介紹新近圖書的名稱,以此來加大圖書館課外閱讀宣傳力度,在每棟教學樓以及宿舍樓的一樓大廳里面,在顯眼位置增設閱報專欄,給中學生傳遞實時信息,設立閱報欄,讓學生及時了解時事動態;為中學生構建良好課外閱讀空間,圖書館還可以利用校園環境,為中學生營造閱讀氛圍,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在涼亭或者是路蹬旁邊,設置一些小型書庫,里面擺放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報刊,進而為中學生創設自由以及開放的閱讀空間。
2、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
中學圖書館可以開展課外閱讀讀書活動,規定每位中學生在兩周時間內閱讀完一本課外讀物,或者是根據各科教師的實際教學,對課外讀物進行合理劃分,具體來講就是按照中學課程標準,講課外讀物按照一定標準劃分給各個班級,通過班級圖書管理人員負責圖書的發放、回收以及利用,同時,每隔一段時間還應組織中學生開展"讀書成果交流會",以此來激發中學生對課外讀物的興趣,組織中學生通過票舉選出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以及他們最喜歡的一句名人名言,進而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
中學圖書館還應建立健全課外讀物評價鼓勵體系,也就是為每位中學生建立課外讀物閱讀登記冊,在每個學期的期末,對登記冊上的信息統計清楚,然后再將這些信息與中學生的自評以及教師評結合起來,評選出最優秀的"課外讀物閱讀優秀班級",以此來達到相應的鼓勵效果,進而在整個校園中形成一股良好閱讀課外讀物的氛圍。同時,圖書館還可以對中學生的讀書體會進行評比,對優秀讀寫筆記進行展覽,對寫作能力較強的中學生進行表揚,并頒發學校蓋章后的認可獎勵,鼓勵中學生去雜志社投稿,激發中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熱情。
3、做好閱讀指導
中學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當引導中學生選擇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同時還需要結合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例如,部分中學生選擇到圖書館進行課外閱讀,主要是為了放松自己,或者是對一些科普類圖書感興趣。因此,這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可以先結合中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合理引導計劃,推薦中學生閱讀一些經典名著、勵志圖書或者是科普讀物等圖書;其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還要引導中學生,對每一本圖書進行評判,促使中學生找出符合自己閱讀的圖書,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引導中學生在正式開始閱讀之前,先瀏覽一下圖書的名稱,目錄、摘要以及前言,提升他們的選擇效率。
中學圖書館中的工作人員,應當配合各科教師的教學,引導中學生學習更多閱讀技巧,例如略讀方法、精讀方法、跳讀方法、快讀方法以及讀記結合方法,并指導中學生學會利用自身條件,以及閱讀材料的內容,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例如,針對一些長篇小說,可引導中學生學會使用略讀方法,以及快讀方法;而針對知識性較強的材料內容,文章應當選擇精讀方法,進一步體會材料內容的主旨思想;除此之外,還應引導、鼓勵中學生多使用讀記結合方法,讓他們寫出閱讀感受,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夠幫助中學生積累更多新詞匯,還能進一步提升中學生對圖書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以及他們的寫作水平[3]。
結束語: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一件長期任務,它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中學圖書館要想培養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己現有的館藏資源,并對中學生的需求進行及時的了解,通過對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改善圖書館整體的工作模式,在為中學生創建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同時,激發他們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進而促使中學圖書館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秋月. 對中學圖書館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思考[J]. 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02:25-26.
[2]詹小松. 淺談中學圖書館如何培養農民工子弟的閱讀習慣[J]. 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02:26-27.
[3]林婉麗. 淺談農村中學如何利用圖書館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J]. 科技致富向導,2014,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