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洋
摘要: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主要是為社會培養生產、管理以及服務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在高職教育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現階段,一些高職院校依然將專業知識的學習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種教育理念下培養出的人才并不能滿足社會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使得人才培養嚴重脫節,與市場的需求錯位。因此怎樣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高職教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本文就如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
【分類號】G712.0
0 引言
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這就決定高職院校的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當前社會進入到知識經濟的發展模式下,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建設發展的必然需求,學校教育需要提高對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視程度,將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
1 綜合素質的內涵
素質是人在以先天為基礎,在后天教育以及環境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從事某種活動的所具備的素質。能力是素質的實踐表現,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主要有基本素質、職業素質和創業素質,基本素質中又包括科學文化素質、思想政治素質、身心素質[1]。
1.1 基本素質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具備科學的認知理念和方法,具有實事求是和積極實踐的工作態度。有滿足個人發展以及實際生活需要的目標,能夠正確的看待現實,適應外界環境,保持正常的人際交往以及團隊精神和意識。
1.2 職業素質
職業素質就是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富有責任感和誠信的品質。掌握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素質。
1.3 創業素質
學生具備從事某一領域創業實踐活動的專業知識以及能力,在創業活動中具備一定的活動能力。
2 培養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意義
強化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滿足社會對高職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為了使學生畢業后更好的為社會做出貢獻,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和職業素養,并由一定的創新意識。如果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只能應付工作,那就只能是職業工具。需要站在發展的角度上,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不能將高職教育當成職業教育[2]。在高職教育的課程設置以及管理中,不僅要為學生設置專業課,還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
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助于學生精神品質的提升,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在學生今后的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夠強化學生的責任感,使學生在工作能夠積極向上,樂觀,這些都是學生步入社會必備的素質。
3 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對策
3.1 將綜合素質培養納入到人才培養規劃中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需要與培養目標相結合,但是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著片面的現象,主要是沒有認識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就是具備專業素質,能夠實現健康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高職院校在辦學中需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和方向,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的計劃和決策依據。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以及措施需要緊密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層層落實,轉變辦學理念,科學的進行高職人才培養。
3.2 設置科學的高職課程
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應該在是綜合素質的框架下進行專業教育,但是也有部分高校錯把學生專業技能培訓當做了人才培養的全部,出現了以偏概全的現象,這種理念下培養出的人才并不能成為全才。綜合素質培養需要從各項工作中開展,首先是要從課堂教育著手,充分發揮專業課的功能,在專業課的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生思想、身心、人際交往等素質能力的培養。此外還需要建設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的綜合素質課程,在這種理念下,開設《職業素質培養與訓練》、《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3],使學生的人才觀以及學習觀發生轉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3.3 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生素質
在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課堂教育是主要的途徑,但并不是全部,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中,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積極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如校園讀書節、評選學習標兵,師生讀書心得的交流活動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大力弘揚傳統禮儀文化,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平等互助的禮儀文化。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利他主義情懷,讓學生為奉獻為主,樂于助人。加強校園社團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社團活動,開展文學創作、數學建模、發明創造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在豐富的校園活動中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3.4 開展實踐學習,促進職業素質提升
實踐學習就是以強化職業素質能力為基礎,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中,實踐教學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和內容,學校需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建立實驗實訓基地,突出學習重點,保證基本能力訓練,加強各系別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優先扶持建設新理念下的實訓基地和訓練項目,凸顯其特色,更好的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同時注重實驗實訓基地的教學安排,加強各系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積極加強與周邊高職院校的合作。促進學校實訓基地的開放性,有計劃的為學生進行全天開放,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和素質拓展,明確實訓基地的開放時間與管理。
同時還需要加強院校外的實踐,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活動,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幫助社區居民提高生活水平,共同參與社區環境優化。利用寒暑假開展三下鄉活動,讓學生將知識、技術以及愛心送到貧困地區去,給學生創造更多生動的學習機會,在社會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成長。還可以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學生,學校派出專業知識技能強,對學生身心以及生活能夠照顧的教師陪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專業與職業素質相結合,實現全面的提升。
4 結束語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培養綜合素質人才是與社會以及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應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和方式,要將綜合素質培養納入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規劃中,并全面落實和開展,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學校以及社會實踐學習,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樊玉國.行業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模式研究--以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9:79-82.
[2]徐文媛,孫曉瑨,梁承鈺.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探索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5:69-71.
[3]張麗娟.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必要性研究[J].正德學院學報,2010,0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