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婷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消費水平快速提高,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本文通過對大學生日常消費狀況的調查,發現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大學生消費水平普遍提高,其消費水平與家庭的社會經濟背景有一定的相關,經濟尚未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另一方面,大學生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出多元的化的趨勢,在物質和精神上存在著較大的非理性消費和炫耀消費。
關鍵字:大學生 消費情況 消費結構 消費觀念
一、研究背景
中國目前正經歷著快速現代化的過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新技術新知識對人們生活與消費產生巨大影響,人們的消費方式、消費內容日新月異,社會觀念的轉變與社會環境影響了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與消費觀念。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是時代的先鋒,同時是同齡人中知識水平高,思想素質較好的群體,其消費方式具有示范作用。大學生的消費觀反映出他們的生活狀況與價值取向,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的建設,對世界觀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正確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進行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對整個社會的消費風氣產生良好的影響,對促進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對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分析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走訪等多種方式對河南省開封市大學生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為更好的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行為的引導與教育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二、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分析
1.大學生消費來源分析
(1)大學生的消費來源呈多樣化趨勢,但家庭供給是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根據調查,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包括家庭供,勤工儉學,親友的資助,獎助學金等。其中選擇家庭為主要消費來源的大學生占91.2%。
(2)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增強,消費思想轉變,具有一定的超前消費意識。多數大學生表示自己有過兼職經歷,并有一部分學生能夠通過獎助學金提高自己消費水平。有5.1%的大學生積極申請助學貸款,說明大學生有一定消費意識。
2.大學生消費結構分析
(1)消費結構多元化傾向,生存性消費仍然占據主導地位。飲食消費仍然之最主要的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近60%,休閑娛樂消費和社會交往消費快速增長,手機,旅游,電腦,購物,運動成為大學生的消費熱點。反映出大學生走出校園,擁有較高質量的生活的現狀。
(2)大學生理性消費是主流,但也存在其不理性消費的一面 。價格,質量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但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很多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沖動消費。
(3)大學生更側重時尚性消費 。大學生站在時代的前沿,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敏銳的把握時代的潮流,并敢于創新,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3.大學生向消費水平分析
(1)消費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大學生消費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收入,學習消費有提高的趨勢,考取證書的需求提高,休閑娛樂消費也成為一種時尚。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由于全國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平衡,大學生消費水平差異較大。
三、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分析
1.客觀因素。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群體,其消費行為必然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因此大學生的消費觀受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其生活費主要來源于家庭。因此,家庭的收入水平對大學生消費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家庭收入越高,大學生消費越多。此外,商品的價格等因素也影響大學生的消費情況。
2.主觀因素。一是社會文化因素。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觀念的多樣化,新興的消費方式層出不窮,尤其是網絡購物的發展壯大,刺激了大學生的消費需求。網絡消費的便捷性,新穎性對樂于追求時尚的大學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而上網所需的費用又構成大學生另外一項支出。此外,隨著傳媒手段的多樣化,廣告的勢力范圍越來越大。廣告在給觀眾帶來審美疲勞的同時,毫無疑問地加深了產品在觀眾腦海中的印象。這些廣告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廣告將大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指向新的產品和服務。二是家庭因素。家庭是子女人生中第一個受教育的場所,而父母是孩子受教育的啟蒙老師。家長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會在日常生活中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背景使相同階級家庭的大學生在消費心理消費行為上出現相同的趨勢。此外,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孩子受到父母和老人的萬般寵愛,造成對孩子過于溺愛,對于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都盡量滿足,在一定程度上極易助長孩子的不健康消費行為。現代的家庭教育較為注重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三是學校因素。校園消費氛圍的催化。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里面一般都是同齡群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學校周邊環境的風氣以及各類的設施、場所等都對大學生消費行為有一定影響。四是個人因素。影響大學生消費問題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大學生本身,大學生雖然接受的是先進的科學知識,具有理性思維,但還處于未真正成熟的階段,還沒有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許多大學生渴望在同齡人中突出自己,而與眾不同的消費也是方式之一。并且離家到校園獨立生活時缺乏理財觀念,對可支配的生活費隨心所欲,其消費觀受自身的思想、心理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的消費心理有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等,不同的消費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是不同的。除從眾心理和求實心理外,其余兩種心理其實都是出于表現自身的欲望。
四.引導大學生科學健康消費的對策思考
(一)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大學生應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學校是教育、培養人的場所,因此,學校應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和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各種與消費有關的知識。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在思想理論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情相適應。培養和加強大學生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
(三)對于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 (作者通聯:河南大學2013級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
參考文獻:
[1]李巍.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探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1).
[2]吳建明.學生的理財教育與消費引導[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1,(3)
[3]司會敏.大學生消費的誤區及其對策研究[J].市場論壇,2006,(4).
[4]高艷紅.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研究述評[J].中國青年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