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
4月20日在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云宣布與SAP、埃森哲宣布達成合作,聯合為企業提供云計算服務。
一句話,企業級云市場迎來了國內最大的云計算服務商——阿里云。
云落地迎來企業級IT大佬
如果掰開手指頭數一數全球企業級IT核心應用交付的幾大殿堂級巨頭,除了IBM和Oracle之外,SAP是全球領先的企業管理軟件服務商,埃森哲是全球領先的IT解決方案咨詢公司。但IBM擁有自家的公有云平臺,Oracle在中國去年底剛剛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而SAP和埃森哲則更為開放,作為另兩家在全球IT行業均占據主導地位的巨頭,不僅將自身的SaaS應用部署在SAP與中國電信合資的中數通運營的IaaS,而且還牽手阿里云,顯然將更大限度地幫助各個行業的企業,提供完整的基于云計算的IT解決方案。
據悉,基于兩項合作,企業將可直接在阿里云上使用SAP HANA數據庫、商務應用解決方案和SaaS化軟件產品,同時埃森哲為企業提供基于阿里云的技術咨詢,在中國及東盟市場提供更加靈活和高性價比的云計算解決方案。
一方面,企業在阿里云上就可以使用到SAP的數據庫、ERP、CRM等市場占有率高的產品;另一方面,這也讓企業更有動力將整體IT架構遷移到云計算平臺上,為企業提供完善的企業管理軟件,并由全球頂尖的IT解決方案咨詢商埃森哲提供基于阿里云的解決方案。
顯然,SAP和埃森哲牽手阿里云,將為三方生態系統融合提供統一的云計算平臺,加速大中型企業向云計算轉型,享受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和平臺帶來的紅利。
企業級IT就緒厚積薄發
在筆者看來,阿里云此次牽手SAP、埃森哲并非偶然,而是其企業級IT服務能力最近一年得到顯著提升的必然。
阿里云背后是一整套經過全球最為嚴苛環境下磨煉的產品,例如,數據庫產品線中的OceanBase和數據傳輸,這兩款產品此前服務于阿里巴巴集團,在去年雙11中,前者支撐了每秒8.59萬筆的支付峰值,后者實現了最遠距離超過1000公里的異地多活。
以往,阿里云具備公共云的能力。如今,阿里云的專有云(Apsara Stack)解決方案可以為企業客戶在其自己的數據中心內部署完整的云計算服務。這意味著,企業不但可以將阿里云專有云(Apsara Stack)部署在自有的數據中心環境,實現完全隔離的環境下的自主管理運維,同時也具備產品的開放性。
換句話說,企業可以享受一致性體驗的“專有云+公共云”的混合云服務,既能為本地數據中心賦予阿里云同款云架構能力,又能無縫獲取公共云的彈性擴展能力,無需考慮軟件架構的差異。
至此,阿里云自身提供的云計算服務覆蓋了公共云、混合云、專有云三大領域。與此同時,阿里云也與其他云計算服務商一起實現多種架構的混合云形態,充分滿足不同客戶群體對計算的需求。
近年來,阿里云的客戶名單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像12306、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北京國稅、海關總署、中國氣象局等大中型企業,云計算不再專屬互聯網創業者。
不久前,中國石化“易派客”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是國內首個中國石化工業品電子商務平臺。借助阿里云的技術能力,易派客從立項到上線僅用時90天。在過去試運行的一年中,該平臺累計成交金額已達137億元,并以月均近12億元的速度增長。
除了自身的服務,阿里云云市場上還提供了包括用友、宏碁資訊、SAS、Palo Alto Network等近500家海內外知名軟件商的逾3000款軟件。只要企業想得到,他們就能用上幾乎所有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在云計算的發展軌跡上,阿里云從一開始的創業公司,到企業的新增業務,現在真正走到了企業級市場,背后既是阿里云本身的成長,同樣是中國產業成熟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