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進一步完善了貪污賄賂犯罪刑罰結構,對行賄人懲處從“輕處”走向“重罰”。
兩處修改
兩處重要修改:一是對行賄罪增加了規定罰金刑,二是進一步嚴格對行賄罪從寬處罰的條件。
“刑九”規定:“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情節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專家表示,“刑九”增加罰金刑,首先是考慮行賄大多是追求經濟利益,所以從經濟上來打擊經濟犯罪;其次是對行賄人從寬處理有所收縮,對行賄采取比較嚴厲的懲治態度。
增設“新罪”
“刑九”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或者向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行賄的”,設“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
專家表示,增設“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一些行賄者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親密關系的人員行賄,而逃脫法律的制裁。
從業禁止
與此同時,“刑九”還新增了“從業禁止”條款:對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違背職業要求特定義務實施犯罪被判處刑罰的,法院可以禁止其在執行完畢之日或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
雖然在相關的行政法中早已有類似規定,但過去并未規定拒不執行這些規定的法律責任,所以之前執行并不理想。專家認為,“從業禁止”條款,可以對行賄者形成有效的制裁。
(摘編自《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