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榮 何玨
李萬強——虹口區第十三和十五屆人大代表、上海典當行業協會副會長、上海龍門典當有限公司董事長。在近十年的履職征途上,他深深扎根在6000多名選民中,成為選民的代言人、群眾的貼心人、百姓的解憂人。李萬強,“強”在哪里?“強”在他有強烈的代表意識、群眾意識和責任意識。
勤履職
助力舊改促發展
虹口區78街坊是虹口區今年舊區改造重點收尾交地地塊之一,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提籃橋街道舊改分指揮部、舊改征收事務所和居委會正不遺余力做好剩余居民思想工作,積極促進舊改工作。如今,這支隊伍又加入了一名新成員,他就是李萬強。他不僅是該地區選出的人大代表,更是幾十年扎根在這里、生活在這里的“提籃人”。該地塊舊改工作啟動以來,有一戶動遷居民由于家庭結構復雜,矛盾突出,遲遲不肯簽約,耽誤了動遷進程。李萬強代表得知消息后,多次上門拜訪,對居民進行心理疏導,他說:“我是你們的老鄰居,也是人大代表,你們有什么問題可以告訴我。”在了解到他們不予簽約的癥結以后,李萬強代表一邊當好紐帶,協調舊改分指揮部和征收事務所,共同為居民研究動遷房安置方案;一邊當好“老娘舅”,調解家庭矛盾,幫助居民對動遷安置房進行合理分配。在得知部分居民身患重病、生活困難時,李萬強代表更是為他們介紹醫生,并聯系街道為他們辦理大病醫保。最終,居民深受感動并簽了約。他們說:“李萬強和我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老鄰居,為這里的老百姓作了很多好事,每年還會邀請困難老人吃年夜飯,我們的母親也參加過幾次,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家人,我們愿意聽他說話、講道理?!?/p>
在李萬強成功促使部分居民簽約,對78街坊的動遷工作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后,他又積極投身到其他地塊的舊改工作中。出于對他的信任,居民們紛紛找他咨詢政策、調解矛盾、尋求幫助。李萬強當起了“調節器”、搭起了“連心橋”,在為居民爭取合法權益的同時,更為虹口的舊區改造工作貢獻了力量,他的履職事跡刊發報道后,受到了區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區委書記吳清同志批示:“感謝李萬強同志”。
訪民情
傾聽民意解民憂
作為提籃橋土生土長的人大代表,李萬強代表常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社區,深入選民,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小孩入托要找他出主意,老人看疑難雜癥要他當參謀,鄰里間、夫妻間鬧矛盾也要請他當“老娘舅”,公共活動場所缺少文體用具也要請他想辦法,里弄街坊里多了違法建筑要請他寫代表建議。面對群眾的呼聲,作為人大代表的他,總有使不完的勁。虹口區創建國家衛生區期間,有選民反映“東長治路溧陽路周圍沒有公共廁所導致環境臟亂差”,李萬強代表聯合選區其他人大代表向有關部門和保潔公司反映情況,在代表們的共同努力下,保潔公司快速有效地回應了選民呼聲,在溧陽路和東長治路交界處建起了一處公用廁所,較好地解決了行人如廁難的問題,同時該地段臟亂差、蚊蠅滋生的現象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他也多次贏得選民的贊譽。
重奉獻 為民服務展風采
李萬強代表時刻把社區困難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連續20年為120余位孤寡老人組織除夕團圓活動,并向特困老人發放新年紅包。今年元旦他出差到吉林,又特地購買20盒吉林人參,給吃團圓飯的老人送上新年禮物。李萬強代表得知新建居委有兩位80歲貧困老人后,他毛遂自薦主動“助養”,為他們每人每天訂一瓶牛奶,每年夏天送上防暑用品,冬天送上保暖衣物,逢年過節更是上門送上營養品。更讓老人感動的是,李萬強還給他們“發工資”,每人每月1000元,資助他們生活,至今已有七八年。李萬強還出資1萬元在自己所在的居委會設立“老年人特困基金”,對社區貧困老人進行資助。社區有一位小青年,父母長期生病,因經濟拮據打算“裸婚”。為此,他主動和居委干部商量,出資4萬余元,并為他們選定良辰吉日,邀請30多位愛心人士捧場道喜,為這對新人舉辦了一場夢寐以求的溫馨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