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姣 羅慧嬋
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常委會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既是規范常委會依法履職的需要,更是保證常委會充分行使職權的基礎和前提。去年以來,黃浦區人大常委會根據新修訂的地方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以及中央、市委和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人大工作和建設的新要求,堅持以強化制度建設為抓手,圍繞監督工作、代表工作、自身建設等方面陸續制定、修訂了一系列工作制度,有力地推動了常委會各項工作的開展。
完善監督工作制度,不斷增強監督實效
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常委會的一項基本職權,黃浦區人大常委會按照中央、市委、區委文件精神和監督法的規定,圍繞監督的內容、形式、方法等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堅持問題導向,增強監督實效,修訂“貫徹實施監督法若干意見”。結合新形勢、新要求,系統梳理監督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短板,從增強監督工作的權威性、實效性、針對性等角度出發,對年度監督工作計劃制定、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法律法規實施情況檢查、審議意見形成和辦理等條款進行修訂,使監督工作目標更集中、要求更明確、責任更落實、程序更完善,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新要求。拓展監督途徑,明確步驟要求,制定“開展工作評議試行辦法”。開展工作評議是常委會依法履職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重要途徑。試行辦法對工作評議的主體、對象、形式、方法、步驟及評議結果運用等方面作了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使開展評議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常委會試點對區民政局、房管局等部門開展工作評議,推動不少民生熱點問題得到關注和解決,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強化預算約束,規范收支行為,修訂“預算審查”、“經濟工作監督規定”。計劃和預算審查是監督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為公眾看好“錢袋子”,對人民群眾負責的重要內容。新修訂的規定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新預算法關于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審查監督的要求,在一般公共預算監督的基礎上,將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舉債等財政收入和支出全部納入常委會審查監督范圍,為預算精細化監督打下扎實的基礎,進一步拓展了常委會預算審查、經濟監督的廣度與深度。
健全代表工作制度,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人大及其常委會職權的充分履行,依賴于代表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黃浦區人大常委會注重構建保證代表作用發揮的有效機制。明確代表權利,擴大代表參與,修訂“加強代表工作意見”。對代表參加工作評議、約見常委會組成人員、向選民報告履職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補充和修改,進一步明確代表參與區人代會各項選舉時的權利,不斷創新完善代表工作格局,努力提高服務保障代表履職的工作水平。提高議案質量,促進建議落實,修訂“代表議案和建議處理辦法”。分別對代表議案的基本要求、提出、辦理、信息公開,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提出、辦理、檢查、督促等條款作出更明確的規定,改進和完善關于交辦、答復、跟蹤辦理等重要環節的要求,促進辦理與督辦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科學化。密切聯系群眾,及時回應民意,修訂“代表集中聯系社區(選區)工作意見”。明確代表聯系社區(選區)的目標任務,細化聯系的形式、內容、時間等各項工作的標準和要求,并完善群眾意見處理的分類、反饋監督、輿情分析機制,豐富了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途徑和方式,為密切代表與群眾的聯系從制度上提供了保障。
加強自身規范化建設,提高常委會工作水平
“打鐵還要自身硬”,黃浦區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強自身制度建設,保證履職行為的規范、有序、高效。踐行法治理念,積極規范履職,修訂“常委會組成人員守則”。新修訂的守則條文從十一條調整為十六條,內容更加全面,重點更加突出,針對性更強,更好地體現人大工作的法治精神、群眾觀念,進一步細化了組成人員的責任義務,規范和引導組成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增強責任意識,提高會議質量,制定“常委會會議請假若干規定”。召開會議是常委會履行職責、行使權力的主要形式,常委會組成人員出席常委會會議是履行國家權力的過程,也是法定的職責要求。若干規定從年度初步安排、告知、會議準備、請假和報批程序、出缺席情況通報等方面進一步規范了常委會會議請假制度,提高了常委會會議質量,增強了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責任意識,促進他們更好地依法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