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榮紅
中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學教學內容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和拓展”的模式展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探究活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情感卷入認識對象,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達到自覺參與并主動學習,這是數學教學成功的重要環節,如何創設情境,采取哪些方式,才能既有利于學生探究,又能取得教學的實效呢?筆者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幾種方式,僅供參考。
一、從學生實際生活中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最終服務于生活。因而,從學生實際生活中創設問題情境,主學生們在自己怕生活中尋找數學,發現數學,探究數學,認識數學和掌握數學,讓他們置身于現實的問題情境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可以以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星期四下午,學校通知各班開家長會,家長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不巧班里剛剛調整過座位,還沒有來得及畫座位表,請問,你將如何向你的家長描述自己的座位情況,以便你的父母能準確、快速地找到你的座位?”因為創設的這個問題情境學生非常熟悉,所以學生很快就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熱情,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后較快地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二、從游戲中創設問題情境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最重要最直接的內部動力,是發展學生智力最活躍的因素。如果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強烈的求知欲。如講“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時,可以設計以下的問題情境:下面我們大家來做一個游戲,請大家隨意在紙上寫出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別讓其他人看見,只要你告訴我所寫的方程的兩根,我就可以寫出一個新的一元二次方程,與你的方程同解,并且要是你再告訴我二次項系數,我就可以立即說出你寫的方程。好!現在咱們不妨試一試。”大家聽說做游戲很感興趣,都踴躍地寫出一元二次方程,說出方程的兩個根,教師根據根與系數的關系很快猜出原方程。學生因此會感到驚訝,就想弄清教師的秘密在哪里,從而調動了學生的情緒,激發了興趣,為了揭開這個秘密,學生就要根據游戲中透出的信息:已知兩根就能確定原方程,故會猜想,兩個根可確定三個系數,從而在情境中發現了要解決的問題。
三、從實驗中創設問題情境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獲得知識和應用知識是一個漸進的就知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必要的材料,在自我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意義建構、主動獲得的。因此,教師應把課本中現成的知識轉變為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探索的對象,調動學生的多種參與對新知的主動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比較、交流、評價等實踐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講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可以這樣設計教學過程:首先要求學生將事先準備好長度為3cm、4cm、5cm、6cm、10cm、12cm的六根小木棒拿出來進行動手實踐,任取三根將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著提出下列問題:
問題1:任取三根小木棒能否拼成一個三角形?.
問題2:有幾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一個三角形?
問題3:有幾組三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一個三角形?
問題4:通過上述的動手實踐,請猜想三角形中任意兩邊的長度之和與第三邊的長度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
問題4:試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你的猜想?又如何證明你的猜想?
在教師的誘導下,通過同學們的實踐操作會很快得到答案和猜想三角
形三邊的長度之間關系的結論。這是學生動手、觀察、想像、歸納和論證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訓練,是學生再現了發現數學結論的全過程,通過實驗,手腦并用,既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數學程序,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在古時候起源于日常生活,而其發展的結果已使之成為包含廣泛門類的龐大系統。盡管我國現行的中學數學教材經過眾多專家的不斷編輯精簡,甚至望而卻步。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提高課堂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擺在每一位數學教師面前的現實問題。毫無疑問,多媒體技術以其強大的圖、文、聲、像信息的綜合加工處理能力,以及形象直觀吸引著學習者,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會提高教學效率,而成為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和“提高效率”的有效工具。如在講《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時,首先利用自編動畫《分甘蔗》,在大街上,有四位學生在玩耍時都感到又熱又渴。這時看到賣甘蔗的老奶奶,于是就買了一根甘蔗。其中一人提出要將這根甘蔗四等份,這可怎么辦呢?四個學生都難住了,動畫最后放在可看成平行線的人行道上,放大停留在大屏幕上,設置懸念。這樣創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給學生以思考問題的啟示。
總之,我們要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各種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問題情境,將數學改革落實到實處。同時,情境問題要切合實際,要生動有趣,要具有挑戰性、刺激性、誘導性,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信息,激發探究問題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