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巧莉
【關鍵詞】 幼兒園;情智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5—0037—01
“幼兒園情智教育實踐研究”是我園獨立承擔的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基礎教育研究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形成了“情智潤澤,歡笑通遠”的辦園理念。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從“以情育情、以情萌智、智中生情、情智共生”策略入手,探索出了幼兒園的創新特色之路,同時也推動著幼兒園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一、以情育情——營造良好的人文情感氛圍
愛有著一種無窮的力量,“以情育情”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之間具有深厚的師愛之情。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我們幼兒園里掀起了讀書熱活動,園內訂閱各級各類有價值的書籍,用閱讀來陪伴教師的生活,用閱讀來提高教師的素養。
園內還組織“感恩之心,感謝有情”黨組織活動、“我和我的小伙伴們”教師論文大獎賽、教師攝影競賽活動,這些活動都包含著“愛”。在黨組織下,每個黨員教師牽手幫扶一個貧困幼兒,讓教師記住自己要幫扶的幼兒,然后平時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幫助,讓愛在師幼中傳遞。
“做有愛心和激情的教師”,這是幼兒園趙淑英園長經常對教師們說的一句話,也是她常常做的事。她說:“愛首先表現的就是情感的萌動。我們要用管理的情引發教師的情,以教師的情萌發幼兒的情!”我們幼兒園一直實踐著。
二、以情萌智——運用豐富多樣的教育策略啟迪幼兒
有情智的教師育有情智的幼兒。祖國媽媽我愛你、溫馨三·八贊媽媽、五·一親子運動會、六·一大型開放日、大班畢業典禮等活動讓幼兒動情講述、動腦操作,教師們注重了“以情萌智”,使幼兒的活動既生動又靈動。
再如,在閱讀活動中,我們注重繪本閱讀,選擇富有情感教育的內容讓幼兒進行閱讀,達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并對幼兒感興趣和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拓展。
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在學會歌曲的同時還學會唱,學會帶著情感歌唱,感受音樂的魅力。
在美術活動中,打開幼兒情感的閘門,讓幼兒發揮想象,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活動中。比如,在小班美術活動“我的媽媽”中,幼兒拿起手中的畫筆一個個畫得活靈活現,臉上顯示的都是對媽媽滿滿的愛。
在科學活動中,教師關注幼兒在探索科學奧秘的時候是否有驚奇感和疑惑感。
幼兒園還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很多這樣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感受到快樂的情感,因為我們的老師對每個幼兒都傾注了深深的愛,所以也激發著師幼的情智不斷生長。
三、智中生情——在總結與反思中促進師幼共同成長
以智生情——我們幼兒園對幼兒教育時始終堅持蹲下來說話、抱起來教育,從走進幼兒的生活來了解和解讀幼兒,這已經成為教師們的良好習慣。因為我們知道,教育的前提基礎首先就是要了解幼兒。但了解需要智慧,解讀幼兒更需要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技巧,幼兒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我們都一路收藏,用心品讀。
在每一次的研究活動中,我們常常會問自己“情智在哪里?”教師經常會查找、翻閱大量的參考資料,或進行集體學習、互相交流探討,然后對照設計的目標進行檢查,這樣反復自問自答,無數次的推敲才有了教師和幼兒智慧的成長。
四、情智共生——教師和幼兒都有了明顯的變化
“情智共生”是我們“以情育情”、“以情萌智”、“以智生情”的結果。正是有了對“情智教育實踐研究”的分解、細化,才會有教師和幼兒的“情智共生”。如,在組織角色游戲“媽媽生病了”時,我充分利用創設的情境啟發幼兒思考:媽媽生病了,我們該如何照顧媽媽呢?有的幼兒說:給媽媽倒杯茶;有的幼兒說:幫助媽媽揉揉酸痛的地方,要比平時更乖巧;有的幼兒還說:要和媽媽聊聊天,讓媽媽多笑……
再有,我們以關心弱勢群體為依托,讓幼兒體驗關愛別人的感受。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會看到一些需要我們關愛、幫助的人群。在為四川地震受災的捐款活動中,孩子們都把自己的零花錢捐了出來,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給災區孩子帶去了光明和溫暖。對于生活中的智殘兒童,我們開展了“小巧手義賣獻愛心”活動,孩子們用自己的小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全園孩子把義賣活動中的所有收入捐給了六位品學兼優的聾啞兒童。孩子們用自己的一片愛心來幫助他們,希望他們能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每天的小舞臺活動,幼兒輪流上臺表演,從最初的膽怯到后來的自信、大方;每天的區角活動,幼兒笑聲連連……家長們也感受到了幼兒園管理的精細、精致和精心!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