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6部門聯合印發的《2016—2017年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訓工作規劃》,根據中國文聯九屆八次全委會統一部署,按照《中國曲協會員培訓實施方案》的總體安排,2月24日至28日,中國曲協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首期研討班,標志著全國曲協會員大培訓正式開始。
3月12日至15日中國曲協在重慶市舉辦了第二次培訓。
研討班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開展全國曲協會員、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訓,團結引導曲藝工作者學習掌握講話精神實質,把握事業發展重要機遇,為推動社會主義曲藝事業繁榮發展作出新貢獻。中國曲協第七屆主席團成員、理事會理事、各團體會員負責人、專業藝術委員會負責人、有關曲藝院團業務團長、曲藝小劇場負責人、曲藝英才培育行動首批入選者、中國曲協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部分演員、體制外曲藝自由職業者、基層曲藝中青年骨干等人員參加了培訓。
專題輔導入腦入心 報告錄像感人化人
六部門聯合制定的用兩年時間在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中開展輪訓工作的規劃,是切實加強黨的文藝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舉措,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和巨大鼓舞,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文藝事業發展歷史上的第一次。與會代表在學習討論交流中一致認為:全國會員大培訓重在加強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文藝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藝界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重在加強對文藝工作者的思想引領、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要努力學深講話原文、領會講話原意、悟透講話原理,理解和把握講話的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將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融入到曲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在結合、貫穿、轉化上作文章,努力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曲藝答卷。中國曲協主席姜昆回憶了親臨文藝工作座談會時的情景和感受,他說:“親耳聽完總書記的講話,我就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出作品。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創作是中心環節,永恒主題、立身之本。一定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精益求精搞創作。離開了創作,其他事情搞得再花哨,也只是表面文章。”中國曲協副主席崔凱認為,包括曲藝界在內的文藝界要高度重視文藝評論工作,面對一些“臟口”、“粉詞”等低俗庸俗媚俗的搞笑表演和創作,要善于使用文藝評論的手段和方法,敢于發聲、善于發聲、積極發聲。越是思潮涌動、眾聲喧嘩、標準混亂,越要站穩腳跟、明辨是非、堅守立場,把好文藝評論的方向盤。中國曲協副主席黃宏從馬街書會歸來后感慨道,700年傳承下來的馬街書會,以地為臺,把天作幕,一千多名趕會的說書人在此唱盡天南地北大奇觀。我去了一趟馬街村村民張滿堂的家,民間仍然傳承著“沒有君子不養藝人”的傳統道德理念,他免費接待前來趕會的說書人,說書人在他家也那么自在自由。讓我深深地感到正像總書記講的那樣,人民需要文藝,文藝更需要人民。只有把根扎到百姓中去,扎到生活中去,才能有底氣、接地氣、充滿靈氣。
董耀鵬書記在專題輔導報告中,從五個方面對講話和《意見》進行了精彩的解讀。他強調,曲藝作為一門雅俗共賞的藝術,雅中帶著俗趣,俗中透著雅意,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黨中央在《意見》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扶持發展曲藝藝術,對曲藝事業的發展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曲藝工作者一定要抓住并用足用好當前曲藝事業黃金發展戰略機遇期。一要牢記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最根本的是要為人民群眾奉獻更多更好精神食糧。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清楚地認識到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創作生產無愧于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應該時刻牢記并身體力行,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拿出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二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使核心價值觀形象生動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曲藝創作要學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通過詩意的筆觸、精彩的故事、鮮活的語言、豐滿的形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質成文、升華為美。三要堅持用審美方式把握世界,創作生產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曲藝創作要傳承中華美學精神,積極生產創作給人以溫暖、信心、力量和希望的優秀曲藝作品,不斷增強曲藝作品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明白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自覺將人民群眾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五要切實履行文藝工作者作為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曲藝工作者不僅要在創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養上追求卓越。要自覺擔負起歷史使命和責任,做到志存高遠、甘于寂寞、心存敬畏,力爭成為新時代德藝雙馨的曲藝工作者。
研討班上,學員們集體觀看了“時代楷模——閻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錄像,引發大家熱議。陜西省曲協原副主席、咸陽群藝館干部姜德華今年已經82歲了,是參會學員里年齡最大的代表。他說,有生之年,還能參加這樣的培訓感到十分幸福。聽了閻老先進事跡報告會,特別是他說成功要有四“fen”,天分、勤奮、緣分、本分,我覺得十分到位。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早一天知道這些成功之道,成功的正道,就會少走很多的彎道兒、歪道兒。76歲的河南墜子表演藝術家、中國曲協河南墜子藝委會主任宋愛華說,自己干了一輩子曲藝,唱了一輩子墜子,大家都說宋老師為墜子付出了一生。今天我是流著淚看完錄像的,與閻肅老師比起來,我覺得自己差得還很遠。我要向閻肅老師學習,再努力大干10年。中國曲協評書藝委會主任、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說,聽了閻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我很受啟發,很受感動。他一生創作了1000多件作品,是一個高產的令人尊敬的藝術家。但他卻始終保持了普通黨員、普通一兵的本色。他說,得意時不要凌駕組織之上,失意時也不能游離組織之外。作為一名老黨員,首先要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其次才是演員。這一點,我們這一代人都深有同感。深圳笑滿堂曲藝劇場負責人趙梓琳看完錄像后馬上找到工作人員,說一定要把這個視頻帶回去,和自己的小伙伴們一起好好學習,學習閻老這種精益求精的創作作風,學習閻老勤奮好學的治學精神,學習閻老德藝雙馨的做人品格。
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培訓收獲頗豐
培訓過程中,學員們緊緊圍繞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這根主線,結合董耀鵬書記的輔導報告,進行了深入地研究,開展了熱烈地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次培訓把講話精神傳達到了基層工作最前沿,讓與會代表感到是上接了“天線”,下接了“地氣”,收獲頗豐。一是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自覺性,對牢固樹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工作導向的堅定性,對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新認識、新提高。陜西省曲協副主席王茵談到,基層藝術院團是地方文藝發展的重要陣地,在長期的群眾文化工作實踐中,深深地感受到廣大基層群眾對曲藝的欣賞,對藝術家深入生產生活最前線的期盼,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的群眾對藝術的渴求更加強烈,作為一名基層曲藝工作者,就應該做人民的學生,與群眾打成一片。二是對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的優秀曲藝作品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增強。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聶為斌說到,一部優秀的曲藝作品不僅能夠給人帶來歡樂,而且能讓人在笑過之后感受到正能量的傳遞,曲藝創作要突破從“高原”到“高峰”的瓶頸,不能成為口號式、標題式的宣傳品,更不能成為標新立異、博人眼球的娛樂品。重慶市民營相聲團體逗樂坊的負責人宋好表示,作為小劇場曲藝工作者,要堅持正確的創作理念,加強創作學習,要通過加強學習,力爭實現從“想寫不能寫,能寫不會寫,會寫不敢寫”跨越到“敢寫不斷寫”的階段,用清新、幽默的表演和情趣健康的作品,為人民送去更多更好的歡笑。三是對曲藝工作者擔當崇高使命和神圣職責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明顯提升。陜西省寶雞市曲協主席史淑寶在分組討論時激動的說,作為一名老黨員、老曲藝人,參加完學習后深感使命光榮,任重道遠。我們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曲藝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曲藝人,做一個有良心的曲藝人。黨和國家把我們定位為靈魂工程師,人民把我們稱為藝術家,我們要秉持操守,對得起國家和人民。重慶市曲協副主席劉靚靚以“幾分使命感,一片責任心”,對當代重慶曲藝工作者肩負的歷史使命作了形象的概括。她認為,當前曲藝藝術正處在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關鍵時期,曲藝藝術與其他傳統文化一樣,需要不斷發展、不斷創新,但如何將傳承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是一個現實而又重要的課題。通過認真學習研讀講話精神,我清楚地認識到,傳統藝術雖然不是現時代的產物,但必須要與時代結合,反映時代的精神,表達時代的心聲,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和美的藝術享受。四是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抱團取暖、守望相助的意識更加強烈,共同繁榮發展曲藝事業的動力更加強勁。青年相聲演員苗阜結合自己多年曲藝小劇場從業的體會,談到當今曲藝事業真是處在黃金發展期,曲藝人都應做出自己的努力,要刨除門派之爭、去掉江湖習氣,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發揮年輕的優勢,努力讓曲藝這門傳統的藝術在年輕人中流傳開來,曲藝人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施展更大的魅力,只有放下成見、相互尊重才能成就更輝煌的事業。五是抓住并用足用好當前曲藝事業黃金發展戰略機遇期,認清不足、開拓進取,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提高。遼寧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遼寧省曲協副主席田潔和北京城市學院文化學院書記陳琳提到,國家對傳承與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與扶持,必將為曲藝事業的再度繁榮和薪火相傳帶來歷史發展新機遇,在高等院校中開展曲藝學科建設是一項具有重要開拓意義的偉大工程,對于繼承與發展民族曲藝藝術,推廣與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為從事文化教育戰線的曲藝工作者,應當牢牢抓住機遇,努力開創曲藝事業新格局。
在大會交流發言中,黃群副秘書長對培訓作了總結,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文藝工作的重要地位、根本方向和歷史使命,為文藝事業的繁榮興盛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發展方向。面對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廣大曲藝工作者一定要找準定位,清楚認識自己在新時期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并提出了三點意見:一、緊緊抓住培訓這一契機,在曲藝界掀起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雖然集中培訓的時間較短暫,但卻為廣大曲藝工作者提供了學習提高的寶貴平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一項長期而又系統的過程,要持之以恒、學思踐悟。二、緊緊抓住曲藝工作的中心環節,推動曲藝創作繁榮發展。參加中國曲協舉辦的培訓研討班學員,大部分都是一線曲藝工作者,應該自覺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用自己熟悉和擅長的藝術形式,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放歌,讓人民群眾成為文藝作品的主人公,讓人民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成為文藝作品的主基調。三、緊緊抓住曲藝藝術本體特征,彰顯曲藝本土特色。我國擁有悠久的曲藝歷史、多姿的曲藝形式、多彩的曲藝作品、眾多的曲藝人才,希望各地曲藝界要以培訓為契機,以打造精良的曲藝品牌為目的,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將傳統曲藝藝術與歷久彌新的中國精神有機融合在一起,努力推出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地域特色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有藝術震撼力的優秀曲藝作品。
研討班特點鮮明 成功圓滿
研討班概括起來呈現出幾個鮮明特點。一是突出導向性,做到示范帶動引領。前兩次培訓的成功開展對中國曲協后續的培訓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鑒意義。中國文聯、省委省政府領導到會并做動員講話,讓與會代表感到了溫暖,受到了鼓舞。培訓班還召開了專題會議,印發《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培訓實施方案》,面對面地動員,點對點地指導,通過有效發揮前兩期培訓班的示范帶動引領作用,為中國曲協會員大培訓吹響了沖鋒號。二是體現廣泛性,覆蓋行業內體系內。此次培訓的學員代表十分廣泛,有主席團成員、理事、省區市文聯分管領導、團體會員負責人和基層一線的普通會員,有體制內人員,更吸收了投身演藝市場、自謀出路、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小劇場班主及演員,年齡最大的91歲,最小的22歲。培訓覆蓋到了曲藝表演創作、理論評論、管理經營、傳播教育等領域。大家匯聚在一起,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職業特點、外部環境,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講感受、談體會、謀發展,交流了經驗、互通了有無、達成了共識。三是著眼深入性,實現入腦入心入情。為了更好地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中國曲協在課程設置上下了一番功夫,在日程上循序漸進,內容上見事見人見情,方式上靈活多樣。通過現場觀摩“我們的中國夢——中國文聯、中國曲協文藝志愿服務團送歡樂慰問演出”、聽取開班動員輔導報告,觀看閻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錄像,原原本本地自學教材、聽取工作報告,聽取優秀團體會員和先進基層曲協組織大會發言,小組充分討論,大會交流和總結等,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先進學習,做到感性認知和理性思考相結合,集中學習和課后交流相結合,吸收借鑒和建言獻策相結合,實現了入腦入心入情。四是貫徹服務性,營造勤儉務實又溫暖高效會風。研討班規模大,人數多,內容豐富又環環相扣,會議組織任務較重。中國曲協在培訓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格遵守財務紀律,明確注意事項和時間節點,選好各組召集人和聯絡人,做好報到登記。在會議材料和后勤方面,循環使用代表出席證、工作證,統一回收結余學習資料,采用自助餐設置,合理規劃和統籌接送站安排,無不體現了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辦出了一期既節約又高效,既勤儉又務實,既溫暖又貼心服務的研討班。正如快板表演藝術家張保和的評價“組織規范,有眼有板;代表踴躍,情緒不散;講話精神,光芒耀眼;閻老事跡,照人肝膽;大會交流,個個經典;縱觀大會,成功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