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萬秀
摘要:隨著生態文化建設進程的逐步推進,對于造林工程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相應的造林面積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對有害生物的防控重視程度也越來越強。本文從營林技術的具體種類入手,對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體控制過程中的應用進行了集中的闡釋,旨在更好地輔助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相應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營林技術;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0.078
對于國家林業來說,主要的阻力就在于相應的有害生物,不僅嚴重制約森林的持續發展,也對森林的基礎綠化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相關管理工作人員要強化對其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對于防控工作來說,以預防為主,控制為輔,要對相應的技術進行基本的革新和推進,就要保證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
1 營林技術
實際的林業生產中,需要進行種苗的培育、林業的基本建造、林木的基礎撫育以及管控和治理,直到最后的成林收獲,整體的操作形成了基礎的林業生產。有生產就要有相應配套管理,因此營林技術應運而生。營林技術是一項整體工程,首先是對于樹種的選取,相關工作人員要進行細致的選種工作,保證樹種的基本抗性和優良。其次是培植地域的選擇,保證適宜的土地種植適合的樹木,對于混交林也要保證科學化的育林選擇。再次是對合適的壯苗進行實際造林。最后再進行必要的除草、施肥等基礎管理措施,為幼林的生長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并且根據情況設置相應的隔離帶,對林區進行進一步的衛生環境的改善。另外要注意,要保證林業的基礎植被形成層次化的生長情況,保證林區內樹木的順利生長。無論是任何形式的營林技術,在實際運用中都要保證基本的技術理念和技術目的,要保證林業的基本防護,促進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 營林技術對于林業防控的關鍵意義
大自然中發生的情況是無法實際預料的,森林資源隨時會受到各種有害生物的侵襲,甚至會導致樹木的死亡。因此,林業管理人員要進行必要的原因分析,將工作進行在情況發生之前,運用適宜的營林技術保證林區的可持續發展。管理人員只有將有害生物的發展情況控制在相應的可控范圍內,才能保證林木正常生長,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林業的利益優化。任何防治工作都要求相關人員進行預防為先,要保證基本的隱患在萌芽狀態就被清除,才會對后續的治理工作形成良性的開端。營林技術是以治理為優化的基本預防技術,保證對其基礎預防策略的合理化運用才能保證整體林業的順利持續發展。
3 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的實際應用
3.1 優質選種,提升基礎林區素質
對于林區的建設來說,最關鍵的就是最初的選種過程,這需要相應的管理人員進行精細化的工作,對基礎樹種進行優質的選取要保證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對于災害的預防和治理,一定要保證樹種具有一定的抗蟲性,要認真甄別其中的差異,保證最優化的資源配置。在選種的過程中,不僅要考量相應樹種的差異,還要保證適宜地域的差異,保證樹種的抗病性在相應的地區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形成優質的林區。林區管理人員要根據營林技術的基本準則,保證在合理的地區進行科學化的選種,培育基本抗性強,且實際產量高的適地性樹種,形成優良的基礎林區。選種對于基礎林區的維護和管理起到原始化的作用,能從根本上提升整體林區的質量,并對林區的良性發展產生正向的助推作用。例如,內蒙古烏審旗一代林區就非常適宜種植檸條、山杏等樹木,不僅樹種的基本質量優良,而且也非常適宜當地的基礎環境。
3.2 優選地質。強化混交林業發展
對于林區的建設,混合林占有絕對的優勢。由于混合林內樹種的豐富多樣,基礎的樹木生存條件良好,不僅減少了病蟲和有害生物生長,而且還為病蟲害的天敵形成了天然的保障,益鳥益獸也助力整體林區的防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混交林為病蟲的天敵提供了基本的生長環境和食物源頭,保證了非人工滅蟲的優化操作;二是混交林由于樹木豐富,形成的天然光合作用也很強,形成了對不良天氣因素的自然抗體,保證了整體樹木的生長旺盛;三是混交林內相互生物形成良性的生態系統,進行自行的生態消化,保證了基礎的自然守則,完善了整體林區的基礎抗性。
3.3 優化防護。保證基礎防御手段
對于林區的基礎防護,除了運用樹木之間的自然防護,也要進行必要的人為干預,保證基礎防護措施的完善。相應的管理人員要進行必要隔離帶的建立和搭設,控制病蟲害的惡性擴散,減少基礎林木受到的損傷。另外還要進行相關人員的工作設定,進行林區內定期的衛生監督和管理,保證林區資源的最大化應用,從根本上促進樹木的健康生長。在實際的林區保護過程中,管理人員要結合人為力量充分發揮林區樹木多樣性的功能,必要時進行適宜的封山育林,強化人力對于林區的監管力度,從整體上提升林區的基礎防御能力。
4 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林業發展進程中,只有運用相適宜的技術手段,才能保證基礎林業的順利發展。生態環境的治理和防護已經成為了基本的社會要求,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自然生物的自控,然后結合相適應的人工操作,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對基礎森林資源的破壞,真正維系森林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