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皓 劉雙恩
摘 要:推鉛球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推鉛球的技術也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但是在真正的田徑比賽場地上,推鉛球的技術主要還是以背向滑步技術和旋轉式技術為主。隨著近年來對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研究和以及在推鉛球教學中的大力推廣,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在我國得到普遍運用。然而,經過這幾年對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推廣,一些問題也伴隨著產生。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要點和難點尚難以全部掌握,在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教學中缺乏一定的規范。文章在闡述推鉛球技術的演變的基礎上,借助對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要點和難點的分析,擬對旋轉式推鉛球運動的教學提供一定參考,使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在國內田徑場上得到更加普遍更加有效的發揮。
關鍵詞:推鉛球技術的演變 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要點 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難點
中圖分類號:G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5—0121—03
背向滑步技術和旋轉式技術作為推鉛球技術的兩大支柱,近年來在田徑賽場上屢見不鮮。中國早期的推鉛球技術主要是背向滑步技術,對于旋轉式推鉛球技術還處于認識的空白。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中國體壇開始對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加以重視,并展開了初步研究。經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在我國開始推廣。然而在推廣過程中,一些技術性問題顯現出來。根據推鉛球技術的演變趨勢,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將繼續在推鉛球技術中占重要地位。因此,為了讓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在國內得到更有效的發揮,對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已經勢在必行。
1 推鉛球技術的演變
推鉛球運動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蘇格蘭地區,當時的人們還沒有運動的概念,推鉛球僅是作為一種游戲流傳下來。一直到十九世紀,推鉛球才正式作為一種運動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甚至成為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的比賽項目。進入二十世紀,推鉛球運動開始講究技術,并且不斷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刷新紀錄。從二十世紀發展到今天,推鉛球技術的演變大體經歷了初步發展階段、過渡階段、跳躍式發展階段和創新發展階段。(注:本文僅以右手為例進行討論)
1.1 以墊步推鉛球和側向滑步推鉛球兩大技術為主的起步階段
推鉛球運動作為田徑比賽項目其技術開始引起人們的思考,在最初階段,推鉛球技術基本以墊步推鉛球和側向滑步推鉛球兩種技術為主。墊步推鉛球技術要求運動員側身站在投擲線之后,利用左腿的擺動采取跳躍式投擲鉛球。這種推鉛球技術主要依靠身體上身的力量,尤其是臂力來投擲,屬于較為原始的推鉛球技術。最早運用這項技術的人是加拿大人格雷,在1893年投擲出14米的成績。側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要求運動員側身站在鉛球投擲圈的后半部分,投擲時左腿擺動幾次后右腿緊跟做單腿跳,指出鉛球。這種技術借助物理力的延長作用做功以增加投擲鉛球的力量。最早運用這項技術的人是美國人羅斯,投擲出15.54米的成績。這昂成績被認為是當時人們所能達到的最好的成績。
1.2 以半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為主的過渡階段
推鉛球技術的過渡階段是指由墊步推鉛球和側向滑步推鉛球技術向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的過渡階段,一般稱為半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此技術要求運動員側身與投擲鉛球方向成四十五度,身體稍微向后傾斜,以滑步調整姿勢,最終與投擲方向成一百三十五角投出鉛球。這種技術增大了運動員的用力空間,提高了投擲鉛球的速度。使用這項技術的杰出代表是美國人弗克斯,投擲出17.95米的成績。
1.3 以滑步推鉛球技術為主的跳躍式發展階段
標志著推鉛球技術實現跳躍式發展的技術時滑步推鉛球技術。這項技術要求運動員背對投擲方向,以平行滑步為預備動作,最后支撐腿彎曲,轉身投擲出鉛球。這項技術比起半滑步推鉛球技術有了更大的進步,美國人奧布賴恩曾用此項技術投擲出21.78米的成績。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滑步推鉛球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背向轉體滑步技術,這種推鉛球技術要求運動員在滑步中右腿向內,將重心提高,增加身體的扭曲程度,加快投擲速度。這種技術以沒有費爾巴哈為代表,他使用這種技術投擲出了21.82米的成績,當時打破了世界紀錄。另一種是背向短長步滑步技術,這種推鉛球技術要求運動員首先穩定左腿,左端滑步距離。這種技術以德國基斯為代表,才采用這種技術投擲出了21.27的成績。
1.4 以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為主的創新發展階段
推鉛球技術的創新發展階段是指在滑步推鉛球技術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技術的創新,出現旋轉式推鉛球的技術。此后,滑步推鉛球技術和旋轉式推鉛球技術成為推鉛球技術的兩大支柱。1972年旋轉式推鉛球技術首次被世人知曉,前蘇聯人巴雷什尼克夫運用此技術投擲出22米的成績。旋轉式推鉛球技術要求運動員背對鉛球投擲方向,身體稍微前傾,以左腿為旋轉軸進行180°旋轉,右腳著地又以360°旋轉投擲出鉛球。
經過對推鉛球技術演變的梳理,不難發現滑步推鉛球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得到普遍運用。從推鉛球技術的澶變來看,在今后的練習中,在投擲鉛球中做功的距離和李東的速度還需要增加重視程度。而旋轉式推鉛球技術作為后起之秀還需要一定時間來推廣。在推鉛球的教學與運用中,其要點與難點還需更加注意。
2 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要點和難點分析
2.1 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動作上的要點和難點分析
2.1.1預備姿勢的要點和難點
運動員以五指自然分開,用大小拇指固定鉛球,其余三手指自然貼于鉛球。身體背對鉛球投擲方向,兩腳分開,使身體的重心落于兩腳之間。身體稍微前傾,屈膝。預備姿勢是推鉛球最基本的準備,不存在過于困難的地方,只需注意手持鉛球的力度和角度,同時身體保持放松狀態,將身體的重心壓低。
2.1.2搖擺動作的要點和難點
搖擺是旋轉式推鉛球的熱身,包括身體搖擺和雙腿的擺動。身體自然的擺動,同時擺動腿使前腳著地,身體保持平衡。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存在前腳著地遠近的問題,這也是旋轉式推鉛球過程中的首要難點。著地距離與鉛球投擲方向過遠,則容易增加旋轉幅度,降低投擲效果;同時著地距離與鉛球投擲方向太近,則會影響旋轉速度,使旋轉產生的力不能與推鉛球產生的力不能完全銜接,因此這個過程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2.1.3旋轉動作的要點和難點
旋轉過程主要包括雙腿旋轉、單腿旋轉、騰空旋轉三個動作。雙腿旋轉要求運動員支撐雙腿,使左腿外旋,左臂稍微向前,保持兩肩平行,以左腿轉動帶動左肩的轉動,進而擺動右腿。在右腿離地后即開始單腿旋轉,這個動作要求運動員以左腿為旋轉軸進行單腿旋轉。單腿旋轉使得左腳蹬離地面,這就進入騰空旋轉的動作。騰空旋轉是為了使下肢的半徑縮短,從而加快旋轉速度。騰空旋轉要求運動員以轉動盆骨來加速下肢的旋轉,為投擲鉛球的最后動作做好準備。
旋轉是旋轉式推鉛球運動的關鍵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般有以下難點:第一,單腿旋轉動作中右腳的旋轉程度以及著地角度,這個動作關系到旋轉式推鉛球最后的用力姿勢和旋轉過程中形成的預先速度發揮的效果。第二,騰空旋轉中的下肢旋轉動作,這個動作關系到旋轉式推鉛球所獲得的預先速度的程度。第三,一連串旋轉動作中身體的協調程度,這是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難點,也是關鍵所在。在這個動作中注意左腿、左肩與右腿右肩的協調以及上身與下肢的協調程度。
2.1.4投擲動作的要點和難點
投擲時旋轉式推鉛球運動的最終動作。這個動作要求運動員協調旋轉產生的預先速度,在旋轉的基礎上以適合自己的速度和投擲角度將鉛球投出。運動員結束右腳的支撐,改由左腳著地。以左腿為支撐,右腿旋轉,右臂隨著右腿的旋轉速度將鉛球投出。這個動作的主要難點在于對鉛球離心力的控制以及鉛球運動軌跡的控制。
2.2 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在推廣上的難點分析
旋轉式推鉛球技術作為推鉛球的創新型技術,不僅在技術上具有諸多難點,同時在我國的推行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困難。
2.2.1作為新興的推鉛球技術一時難以為接受
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一定時間得到人們的認可,旋轉式推鉛球技術也不例外。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在三十幾年前就已經引入國內,但是對我國推鉛球技術沒有深刻的影響。其原因就在于旋轉式推鉛球技術還沒有達到普遍的接受,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在我國推鉛球技術中仍然占有主導地位,新興的旋轉式推鉛球技術難以入主推鉛球運動。
2.2.2國內推鉛球運動員缺乏創新意識
由于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被我國長期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推鉛球運動滿足與現階段的推鉛球技術,缺乏創新意識。此外,推鉛球教練也受傳統的推鉛球技術影響,認為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更適合中國運動員,加之旋轉式推鉛球技術過程復雜,也都不愿采取這項新的推鉛球技術。
2.2.3體育教育缺乏完備的推鉛球技術訓練系統
我國田徑項目一直在體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對于推鉛球運動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對推鉛球運動缺乏完備的訓練體系。尤其青少年難以接觸新興的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對推鉛球技術難以形成體統的認識,甚至在青少年心中新城思維定勢,心理上難以接受旋轉式推鉛球技術。
3 結語
綜上所述,推鉛球技術已經有了較長的發展時期,從早期的墊步推鉛球和側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發展到滑步推鉛球技術,到了新世紀旋轉式推鉛球技術也登上歷史的舞臺,成為與滑步推鉛球技術并行的大二大推鉛球技術。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在當今推鉛球運動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但是在運用過程中仍然還有一些技術性要點和難點需要注意,從旋轉式推鉛球的準備姿勢到搖擺、旋轉,到最后的投擲,都需要運動員加以注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推鉛球運動中,運動員保持適當穩定的心態,沉著操作旋轉式推鉛球個各個環節,這將是在田徑賽場上創造佳績的重要因素。除了技術上的這些難點外,推鉛球技術在我國還面臨著難以推廣的困境,作為新興的推鉛球技術,旋轉式推鉛球技術尚難以被接受,同時國內推鉛球運動缺乏創新意識,體育教育缺乏完備的推鉛球技術訓練系統。
參考文獻:
[1]毛 永,鄭 峰,何 明,等.推鉛球技術的演變暨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的要點和難點[J].山東體育科技,2002(1):1-4.
[2]王憲紅,張玉泉.旋轉式推鉛球技術特征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0):177-178.
[3]劉瑞江.旋轉推鉛球技術之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0.
[4]黃 健.旋轉式推鉛球技術難點分析及教學研究[J].田徑,2007(2):44-46.
Evolu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Rotational Shot Putting Technique
Wen Hao1 Liu Shuangen2(1. P.E. College of Jinzhong University, Jinzhong Shanxi 030600, China )
Abstract:Shot put spor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shot put technique is also various and colorful. But in the real match of track and field, the playing of shot put technique mainly based on step backward sliding technology and rotary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as the study of rotational shot put technique and promoted in the shot put teaching, rotational shot put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China. However, after these years for the promotion of rotational shot put technique, some problems are also produced. Rotational shot put techniqu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are import for the sport teaching and training, such as: rotational shot put technique teaching is lack of a certain specification.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hot put technique, with the help of the rotational shot put techniqu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analysis, the study is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sport training and teaching, and have the sport technique exert better effect in track and field games.
Keywords:Evolution of shot-put technique Rotational shot put techniqu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