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旺
語文作業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可以檢驗學生對學過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技能、技巧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掌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于減輕學生負擔。”語文作業在形式上要精心設計,要設計啟發性的作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語文作業的批改同時又是對學生學習的具體指導,這種指導又比較充分地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具有針對性,可以使學生及時發揚優點,糾正錯誤,提高教學質量。
一、自主性作業
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師要有的放矢地設計多種多樣的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如,學習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課后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幾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背誦。如,學習了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課后可給學生布置一兩首描寫有關送別的古詩背誦。這樣靈活多變地給學生布置作業,可以使學生的被動作業轉變為學生的主動作業。
二、多類型、多層次性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覺學習的不竭動力。老師布置的作業要多類型,讓學生感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完成。所以,老師布置的作業應該富有色彩,充滿情趣。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因材施教,因材布置差異性的、多層次性的作業,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做作業。
三、實踐性作業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學習要貫穿于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之中。語文作業設計要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以及其他各學科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學習整體。鼓勵學生在逛街、逛商場時留意廣告詞,宣傳標語,從用詞簡練、生動活潑的語言中汲取營養,對廣告詞中的錯別字加以改正,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使語文知識得到內化。
四、探究性作業
新課程理念更加強調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小學語文探究性作業應該以教材為憑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如,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后,可以想象一下,五壯士在狼牙山上會遇到什么情況?他們會怎樣戰斗到底?結合語文每一單元的基礎訓練進行探究,語文基礎訓練側重于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對基礎訓練內容的探究,激活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如,在教學“春聯”時,通過讀春聯,析春聯,對春聯,體會春聯的特點,自己編寫春聯。還可以結合單元訓練,重點進行訓練,如學習了《林海》,提示學生哪些語句是抒發感情的,是怎樣表達感情的,同時想想自己平時習作時是如何表達真情實感的。
五、分層性作業
教一些篇幅較長的背誦性課文,例如教《開國大典》時,讓一些平時學習基礎較好的、記憶力較強的和學有余力的學生背誦全文。而語文基礎較弱的學生,背誦有困難的學生不要求他們全文背誦,可背誦重點段落,如“這莊嚴的時刻……是全國人民的心一起歡躍起來”。再如,在“假如我是導游”的作業布置上可分三層:(1)找出家鄉的優美景物或名勝古跡寫簡單明了的導游詞。(2)找寫得較好的導游詞并加以分析好在何處。(3)找寫得較好的導游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語。如此,語文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訓練并獲得提高。
六、學生參與作業批改
在老師的帶領下,老師教給學生批改作業的方法和批改作業的要求,讓學生批改作業,可采取以下批改作業的方法:
1.師生共同批改作業
批改作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師生共同有針對性地批改優等生和學困生的作業,批改中盡量保存學生的意愿,不要大刪大改,要批出錯誤的地方,要求學生及時糾正。再通過對優等生和學困生作業的對比,教給學生批改作業的方法,讓學生獨立批改自己的作業。
2.學生互改
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好的差的搭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共同批改簡單的作業,然后老師檢查。
3.學生自己批改
老師講清批改要求,讓學生獨立批改自己的作業。批改后交于老師檢查。
七、改革作業評價方式
在作業批改中分層評價,主要以鼓勵為主,激勵當先。尊重每個學生,發現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在作業評價中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的方式,對一次作業進行多次的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優化語文作業的設計,一定要轉變過去機械的、無用的、重復的作業形式,切實減輕當前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完成語文作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感受到做作業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和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