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鳳嫦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那么,怎樣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呢?可從藏頭詩入手。
一、藏頭詩引領,激發興趣
藏頭詩是古詩詞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讓學生接觸一些藏頭詩,可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感受和感悟,獲得情感的熏陶。
以柳宗元的《江雪》為例:
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境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我在教學這首古詩的時候,先說出這是一首嵌字藏頭詩。藏頭詩一出口,學生就產生疑問了。我接著跟他們解釋:藏頭詩,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中的一種,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首聯與中二聯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點破題意,直到結聯才點出主題;二是將詩頭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將所說之事分藏于詩句之首。現在常見的是第三種,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作者的某種特有的思想。把《江雪》中四句詩的第一個字抽出來,連成句就成了“千萬孤獨”。好一個“千萬孤獨”,明白如話的四個字,卻蘊含著詩人萬千難言的情意:孤寂清高、傲然獨立。詩人言淺而意遠,用藏頭的詩體道出心中情感:不僅僅是孤獨,而且是千萬孤獨。經我這一分析,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陡增,而“千山鳥飛絕,萬境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文也早已悄然印進了他們的腦海。
二、藏意詩拓展,感受詩的內涵
以擴展學習《手》為例,讓學生感受詩的內涵。《手》是一首藏意詩。藏意詩為藏頭詩的“遠房親戚”,指全詩以某事物為題,該物卻不可見于詩中。
手
纖細如蘭輕撫琴,
空握羽扇戴綸巾。
賴有五指點化在,
興君霸業笑古今。
全詩無“手”字,但是讀者卻可會意,知道描寫對象為“手”,其中“撫琴”“握”“五指點化”都給了讀者足夠的想象空間,而全詩又好像是在描寫三國的周瑜,令人嘆服。
三、臨摹創作,展現詩的魅力
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云:“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讀得多了,這些規律就能逐步了解,有時也就能順口吟上一兩句。教師可從形式多樣、內容有趣的藏頭詩開始,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如某校小學五年級一學生以“迎奧運,講禮儀”為題,創作的一首迎接奧運的藏頭詩:
喜氣洋洋迎奧運,
迎接奧運在零八。
奧運會上奪金牌,
運動場內拿鮮花。
禮儀接待內外賓,
遇困解難人人夸。
嘉賓豎指贊祖國,
賓客陸續來我家。
將詩每行的第一個字連接起來讀則是“喜迎奧運,禮遇嘉賓”。這樣,通過典型事例,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接著,可指導學生在原詩句上改寫,根據具體語境換上一兩個詞。如:為表達同學之間的深情厚誼,可將李白的《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改寫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和我情。為表達學校小小足球守門員守好球門的決心,可根據王昌齡的《出塞》中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改寫出:但有我方守門在,不教足球入門欄。這樣的訓練不僅幫助了學生學習古詩詞、運用古詩詞,而且也逐步培養了學生創作詩歌的能力。